诡三国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地的流民或者说是佃户的成分很复杂各个地域的人都有口音习俗都不尽相同如果随意分配亦或是像是大多数情况下任由各地域自行组织聚集那么很可能关中三辅之地就多出了许多国中之国县中之县来

    合理的规划使得在不管是哪一个区域里面都不会因为某地乡人占据多数而导致乡党的产生再加上相互之间的贸易和商品流动使得这些原本可能生出的壁垒被打破最后成为一个大体上的整体。

    等到这些佃户转化的农夫在关中三辅生活了两三代人之后也就渐渐的从外乡人成为了关中人。

    如今关中三辅工商发达贸易繁盛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等无论那个行当都有利可图再加上和西域的商贸开通之后大量西域的金银刺激了关中三辅的经济使得这些行业的经营者不论大小都吃到了相当多的红利因此这些士族子弟才在斐潜一而再再而三的严肃处理整风治吏的手段之下服服帖帖。

    就比如司马一家为什么风评很好甚至可以说不仅没有吃拿卡要甚至还从家族之中拿出钱财来补贴一些贫困子弟寒门学子?是因为司马家族有那么博大的胸怀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支援斐潜的伟大事业么?

    并不是。

    司马家之下在平阳在安邑在长安在临晋都有店面有庄子而且在西域祁连山还有金矿的有限年限的开产权

    庞氏黄氏还有其他士族韦氏杜氏等等一样如此。

    要不然呢?

    真以为上嘴皮碰下嘴皮喷点口水画个大饼到了年终就各种找理由将做了一年的老员工一脚踹飞再招新人同样的姿势再来一遍的公司会有多大出息?

    当年西凉大乱期间不少关中河洛士族举家搬迁了后来等斐潜重新治理好了安稳了便是一大堆的士族子弟抖着各种地契房契又重新回来了

    斐潜的做法便是尽数不认!

    并且还将这些逃离的士族子弟痛骂一顿叱责这些家伙无守土之德。

    然后留在关中三辅没走的士族便是跟着斐潜一起骂最终这些抖着房契地契什么的外迁士族子弟最终只能是骂骂咧咧的退出了群聊。

    之所以关中这些士族会跟着斐潜一起骂是因为这些人真的觉得守土之德是多么重要么?并不是只不过这些无主之地斐潜拿了大头这些留在关中的士族拿了小头而已要是需要根据这些什么田契地契退还土地斐潜固然重大损失这些留守的关中士族也同样受损。

    而那些骂骂咧咧退出群聊的士族去了哪里?

    大部分都在老曹同学那边。

    毕竟这些家伙原本还想着要依靠天子去收拾斐潜可是没有想到连老曹都被揍了两回就更谈不上什么依靠天子给斐潜找麻烦了。

    就像是某个人祢衡原来想要找麻烦的现在么

    祢衡早在邺城的时候自我感觉是天下的救世主是匡扶社稷是随身携带正平之力的人一腔狂热一意孤行一根筋崩断了之后被有心人利用一起一落之后也算是多多少少能够看清楚一些现实了。

    现实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利益。

    在邺城的一课让祢衡知晓了在明面之下的利益他以为是看见了丑陋和邪恶多少还有一些清流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批判着一切藐视着一切。

    可是到了长安之后祢衡隐隐的觉得有些什么不对劲了

    其实祢衡他来到关中之后对于斐潜治下制度的了解日益加深很多地方扭转了他在邺地对于骠骑这边的想象。

    祢衡本以为山东之人都应该是经书传家也应该是秉承着圣贤的有教无类为政以德等理念是圣人之徒传承圣贤风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