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宗对此无所谓最好汉兵吞并安南然后封他做安乐公余生可以平平安安过日子。

    兴安乡下。

    郑柞分出数千兵马四处前去征粮。

    所谓征粮就是县社(类似镇村)官员带着小吏逼迫百姓交粮食。哪个村镇的粮食没交足立即出动军队烧杀抢掠也要弄来。

    与此同时那些军队直奔大地主家中因为地方官无法在大地主家征讨。

    “官爷我家真没粮食了啊这是家里的救命粮!”一个农民抱着士兵的大腿他的妻儿子女则在屋里痛哭。

    士兵一脚将农民踹开:“没粮就去地主家里借!”

    农民摔倒之后又爬过去磕头:“哪里借得来去年的租子都还没交足。”

    士兵笑道:“你还有个女儿卖了就有粮食。”

    这队士兵抢完一家立即又去下一家。

    至于地主同样逃不掉乖乖交粮还好不听话的就破门而入说不定妻女都要被士兵欺辱。

    如此行为再正常不过。

    当年的安南莫朝就是因为连年战争不断向地主和农民征粮最后闹得全国起义不断。郑氏和阮氏趁机在士绅的支持下带着农民起义军推翻莫氏统治。

    兴安以西二十里南定以北二十五里。

    甘家。

    甘氏属于本地望族虽然距离首都很近但一直不怎么出大官。因为安南的朝廷被清化、义安贵族把持着他们联手排挤其他地方的士绅。

    “父亲今日被强征800石谷子家中所剩粮食已经不多”甘守道气愤道“若是继续打仗官兵肯定还要再来到时候甘家上下都得饿死了!”

    甘瑜叹息:“又有什么法子?”

    甘守道继续说道:“那些清化贵族越来越目中无人。就说这兴安城好些清化、义安人来做官一到地方就盘剥百姓。就连地主都被他们逼得破家卖地。这兴安府早晚要被外地人侵吞干净!”

    “你到底想说什么?”甘瑜问道。

    甘守道说:“不如投了汉军把失去的都拿回来!郑氏刚大败一场数万军队尽丧而今清化、义安又失连养兵的粮食都不够。他们哪打得过汉兵?”

    甘瑜担忧道:“万一汉兵输了呢?郑氏秋后算账那可是要破家的!”

    甘守道说:“一直这么下去咱们迟早要破家!”

    郑氏政权常备兵力是56500人。

    其中5000人拱卫国王6000人拱卫郑主30000人分布于各地10000多人驻守义安和各大布政州剩下4000多人驻守清化。

    由此可见义安和清化有多重要平时的驻军比边疆守军还多。

    正常情况下非得强攻不可大同军是钻了空子两地兵马都被郑梉带出去打仗而且一败涂地给打得几乎没有了。

    而郑氏的地盘总共才三百万人口要养五万多常备军赋税有多重可想而知。

    更扯淡的是还要供养王室和郑主。

    安南王室的岁入是一千社(一千个村)占全国的八分之一。郑主的汤沐邑同样接近一千社又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还有宗室供养大概占全国二十分之一。

    全国三分之一的田赋就用来供养这些人剩下的才能进国库养兵养官。

    安南百姓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也经不起这样盘剥啊便是地主家都没什么余粮了。

    顺便一提郑主的一千社汤沐邑全都位于清化。

    郑梉的老家大宅已经被李定国给抄了!

    甘守道带着家奴日夜不停赶到南定城河对岸。河边有袁时中的军营李定国则带兵驻扎在城里。

    甘守道被当成细作抓住一番哭诉之后又被带去见李定国。

    “将军救命啊!”甘守道噗通跪地。

    李定国问道:“你是何人?来此何事?”

    甘守道回答:“草民是兴安府百姓那郑氏残暴无道强掠百姓口粮以充军资。稍有反抗便破家灭门请将军速速出兵挽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

    李定国当然派了探子出去也知道郑梉在派兵掠民。

    不过嘛只看甘守道的穿着就知道是一个地主。能把地主逼得投敌可见郑氏已失去民心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李定国让甘守道留下当向导随即下令:“明日进兵沿途分粮于百姓!”

    大同军不缺粮郑梉的清化老家每年征收全国八分之一的田赋。除了运去升龙府的除了做粮食生意的剩下的粮食全堆在仓库里。

    更搞笑的是驻守清化的四千安南官兵平时有一大半都在城外给郑梉守粮仓。

    那里的粮食全便宜了李定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