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带吃的也不现实。

    所以,就不要回去。

    丁兰英跟张翠花商量,能不能把晌饭带着路上吃,这样去娘家也不用吃东西,耍耍就回来。

    张翠花没有意见,让她去食堂和何桂兰说。

    周诚志一合计就给每个要回娘家的妇女发一顿饭的干粮带着,让人家食堂给热一下就好。

    丁兰英也没带孩子,毕竟冰天雪地不好走,她觉得自己回去一趟就行,这样侄子们不用再出门。

    莫茹也和周明愈商量,“小五哥,要不我们也回一趟”

    两人之前计划好的,孩子大一些就去莫妮儿家看看情况。

    毕竟她穿了莫妮儿的身体,就应该替她担负起赡养爹娘的一部分义务,周明愈自然同意。

    张翠花担心孩子太小跟着在路上受冻,随即一想,大仙怎么会受冻啊,肯定有办法的,要不也不可能去拉石头还带着孩子呢。

    她都不敢细想

    不过她还是委婉地说一下,问莫茹要不要把孩子留家里她帮忙看着。

    莫茹原本想把周七七放在空间的,既然张翠花说,那她就留下。

    张翠花现在也没事儿,就是和几个老婆子拉家常,看孩子,孩子交给她绝对可以放心。

    “那就麻烦娘了。”莫茹就和周明愈去领了两人的口粮,收拾一下回娘家。

    她不知道莫家庄的情况,但想来莫家条件不会太好,否则当初不会把一个傻闺女换一麻袋地瓜干。

    她就装了一小口袋窝窝头,带了几斤絮棉,两斤红枣,还有一小口袋地瓜面,两个大吊瓜,反正她的囤货基本都在空间里,挎着一个小箢子掩人耳目,到时候看情况给东西。

    因为都回娘家,他们自然也不会去队里借牲口和车,也步行过去。

    她穿着棉袄外面再穿上军大衣,走一会儿都觉得热。

    莫家沟距离周家村和宋家村差不多距离,只不过一个在西北角一个在东北方向。

    莫家沟在东北方,十一里路,现在俩人腿脚轻快,个把小时就能到。

    一路上所过之处都光秃秃的,没有树木少了很多景致,田野里白雪皑皑,要么就是稀稀拉拉的麦苗,要么就是厚得吓人的麦苗,要么就是翻得很深的沟什么庄稼都没种。

    他们经过几个村的时候,有的冷冷清清的见不到人影,偶尔见到也是一个个面黄肌瘦,神情呆滞,行动迟缓,眼神都木然得很。

    莫茹看得有些心惊,感觉像穿越到末日游戏里,随时都能有什么东西跑出来拦住他们的去路。

    看这些人跟他们生产队简直是两个世界呢。

    “小五哥,他们这是饿的”

    周明愈点点头“看这样子是,好像比咱们那俩队饿得更厉害呢。”

    两人一边走也探讨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不是所有大队都像先锋大队那样把男劳力拉到钢铁厂炼钢,还是留一部分人秋收。

    造成眼下这种情况,两人觉得,一个原因是秋收的时候社员们磨洋工,粮食直接挖坑埋在地里,浪费很大。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些大队干部、生产队干部瞎指挥,能力低效率低下,干活儿的时候只顾得耀武扬威、盯犯人一样盯社员不许偷吃偷拿,却不管工作效率。

    而粮食收回来又没的吃,很大原因是一些基层干部素质低,领会上级指示太过火,为了表现就把口粮当余粮卖掉。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只手遮天,在村里当“土皇帝”,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全是他们的势力,把大队、生产队的粮食当自家的卖掉捞好处,或者自己大吃大喝,却只给社员最低标准,鱼肉百姓。

    前世周明愈看到的很多资料,只要是大队干部自述的,都说灾难没那么重,自己多敬业,想想也是,谁会说自己当值期间鱼肉百姓呢

    更何况资料都是读书人写的,那么多不读书不识字的百姓,又能写什么呢不过是跟自己的孙辈嘟囔一下而已。

    所以两人真的很为周诚志这样的干部值得骄傲,不说能力大小,却能秉公办事,尽可能地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