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这要是自己队还能吃饱饱的,传出去,怕是全公社的人都要来讨饭。

    说他心狠见死不救,他有那个本事救吗

    这要是好年景,就小面积受灾,不用说他也乐意救。现在是大部分没吃的,就他们队有点,怎么救

    很快上面下来指示,要求各大队清查自己社员人数,严禁农村人口进城乞讨,严禁出门流浪,严禁逃荒

    各路口都设卡子,如果抓到有想北上东北逃荒的,就当“盲流”抓起来。

    因为这是给新社会抹黑

    这么一来,先锋大队的那些亲戚们都陆续回家。

    还有极个别想赖在先锋大队不走的,比如赵佩兰娘家之流,周诚志直接说抓去公社,吓得他们灰溜溜地走了。

    不过少不得有人说坏话,埋怨先锋大队有饭吃,不管别人死活。

    他们丝毫不想就一个大队,那么多人讨饭,给谁不给谁难道只有给他吃就是大方,就是不心狠

    对于这些嘀咕,周诚志才不管呢,他只知道不能饿死自己队任何一个人,不能饿死任何一头牲口

    其他的,他管不了,他只是一个生产队长,不是公社书记不是县委书记,那些不归他管

    周明愈却也没闲着,他跑了好几趟公社,和高余飞等技术员一起研究如何帮助公社救灾,接济灾民们。

    虽然其实不交公购粮不逼着卖余粮,可能就不会出现所谓的灾民,可公购粮交上去,至少可以保证城市和军队的稳定。

    可农村饿肚子也不是好事,只能扩大干旱和虫灾的破坏力了,否则谁来背锅

    莫茹原本还想再夜探莫家沟的地窖偷点粮食帮助公社救灾的,不过她敏锐地感觉崔发忠加强了那一片的管理,生怕出什么意外就没再去。

    就在社员们觉得过不去年关的时候,公社传来消息。

    虽然救济粮没下来,但是县委召集了各公社的技术员和劳模们自己研究一套救荒措施。

    终于先锋大队两位劳模莫茹和周明愈了很好的办法把秋天收的那些蝗虫晒干,然后磨成粉,再加上各种粗粮,再加一些代食品,诸如豆荚庄稼杆儿等磨碎,这样捏成窝窝头或者是大丸子,然后蒸熟。

    虽然吃不饱,但是比代淀粉有营养,而且蝗虫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了就不会得厉害的浮肿病。

    这么看,今年蝗虫超多,似乎也不是坏事,有抓蝗虫利器反而救了当地老百姓一命呢。

    窝窝头每人一天发一个,再加上各食堂的稀汤,虽然吃不饱,却能保证饿不死。有这个支撑着,就能坚持到春天万物复苏,地里长出野菜来。

    为了避免各生产队敷衍了事,所以公社统一执行。要求各生产队派人把所有粮食集中到公社,由各生产队自己派人跟着公社学做救荒窝窝头。

    同时公社把应急粮拿出来借给各大队,等年景好的时候再还给公社。

    这时候那些拿蝗虫不卖力的生产队就开始懊悔,因为他们交的少,到时候救荒窝窝头自然也少。

    莫茹就把自己拿的蝗虫,留下一部分喂鸡的,其他也都交给了公社制作救荒窝窝头。

    窝窝头一批批地做出来,然后一批批地送到各大队发放下去,严令每个社员每天都能拿到窝窝头,一定要杜绝有人滥用职权,克扣救灾窝窝头。

    柳红旗和相玉亭等人从县里到公社,到各大队,把周明愈和莫茹好一通夸,让人一定要记住劳模的贡献。

    当然,大力表扬劳模,就是在变相地表扬公社和县委干部啊,这可是最高级的奉承,比直接拍马屁说什么英明来得更有力道。

    陈爱月这个串乡宣传员更是接过周诚志夸奖劳模的大旗,把周明愈和莫茹想出制作救灾窝窝头的办法以及莫茹无偿上缴上千斤蝗虫的消息宣传的人人皆知。

    她在公社和各大队之间来回宣传,还让莫茹帮忙写个表扬劳模的文章。

    莫茹拒绝了。

    她真的没有办法自己夸自己啊,不好意思啊。

    陈爱月就让魏生金写,魏生金不愧是掉书袋的,把篇文章写得又酸又肉麻,陈爱月没什么文化都觉得不行,不够朴素,不够体现劳动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最后她向公社申请,做了一期劳模救灾贡献的采访,拍照、写稿,然后送到县委去。

    很快县委的宣传员就来进行了更专业的采访,并且在地区的报纸上大力宣传,还把这种救灾窝窝头的配方也宣传出去。

    这一下子,请灶王村又变成救灾窝窝头村,治蝗劳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