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男神手札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欧阳修大概也是猜到赵顼轻易不会应允自己请辞,于是也权且就这么耗着。虽然总以“身体不适”为由来拒绝早朝,却也没如何闲着,三不五时还总约着嵇尚去樊楼坐上两坐。
约是三月的末尾,嵇尚又收到了欧阳修的邀约。
一进到樊楼的大门,门口处便有小厮早早候着。
也算是轻车熟路,嵇尚跟着小厮去到欧阳修定下的阁子里,一挑开帘子,便见欧阳修已经自个儿在里头喝起了闲茶。
“鲁直这次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欧阳修抬着眼皮看了一眼嵇尚,也没起身,只是重新翻开一个茶杯,替嵇尚斟了一杯清茶。
“他去参加同年进士集会去了。”
大抵也是相熟,又知道欧阳修不是什么恪守繁规的人,嵇尚便也没客套,一边回着话,一边就着欧阳修放下茶杯的位置坐下。
“原来是中了榜啊。”
欧阳修了然,微微颔首,并没有追问。
这算是宋朝的一项惯例,参加科考的士子们进士及第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必然不是回乡报喜、光宗耀祖,而是召集一场全体的“同年会”。
且这一聚,往往便是二三十天。
这便是嵇尚当初想着自己未来时,说自己不可能将一辈子都靠黄庭坚,只因黄庭坚至多只会在开封府留到四月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一场聚会要开上二三十天之久
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也是要做“同年录”的。
宋朝每一次殿试,平均只录取三百多名进士,好比黄庭坚这一次,进士及第者,统共有三百五十名。这三百五十个人里,每一个人的姓名、名次、籍贯、相貌特征同及祖上三代的信息都要统计起来,记录到“同年录”里。
统计完还要誊写,誊写完,又要刻板、排印和装订。
凭着这个年代的技术
你别指望能有多快,因为他靠的基本都是纯人工。
总之,在这相当长的时间里,新科进士们一边等待,一边“旷日持久”地聚会。其中所需的费用十分惊人,你若想省钱,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参加。毕竟聚会嘛,总也不会有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对你说一声“你不参加试试”。
只是,宋朝的进士们无一例外,没有一个会选择拒绝参加。甚至有些寒门出身的进士,哪怕是借钱集资,咬着牙,也硬要去参加。
为什么
因为“同年期集,交谊日厚,它日仕途相遇,便为倾盖,意为异日请托之地”。
轻同窗而重同年,这是宋朝士大夫阶层的普遍倾向。
当官和不当官,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人生。“同学”和“同年”,也是全然不同的两种概念。你可以和十年同窗的“同学”没有联系,却不能和同一年中了进士的“同年”失了联系。
为什么
还是前面说的
因为中了进士、进了官场,他们便算是同一种人了。官场沉浮,你怎么能说得清自己有没有需要别人拉上一把的时候呢
这个时候,就极能体现出“同年”感情的重要性了。
我和你都没有交流,平白无故地为什么要帮你
“同年”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此。我和你之前虽然没有交流、没有感情,但通过这二三十多天的集会,我们一起喝茶、一起饮酒,感情自然而然地也就产生了。
总之,以后感情好不好,看的大多也就是这二三十天。
对于黄庭坚日复一日地出门集会,嵇尚心里也不是全然没有半点想法。
毕竟,他是他在这陌生时代里认识的第一个人、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不过是人还是动物,总有那么一点儿雏鸟情节。这“同年会”都办到一半了,离他离开的日子难道还会太远
一思及此,嵇尚的心里总有些不太得劲儿。
眉头连自己都没察觉的微皱。
欧阳修看了,还以为他这是在为黄庭坚中榜,自己却前途未卜而感到失落呢。
同嵇尚一道约着出来也有两三次了,他也是知道嵇尚得了“离魂症”的。
得了“离魂症”的人想参加科考,平心而论,有点麻烦。因为文士要想参加科考,首先要回到自己籍贯所在地参加州试才行。
宋朝不允许文士在异地应试。
&nb
-->>
欧阳修大概也是猜到赵顼轻易不会应允自己请辞,于是也权且就这么耗着。虽然总以“身体不适”为由来拒绝早朝,却也没如何闲着,三不五时还总约着嵇尚去樊楼坐上两坐。
约是三月的末尾,嵇尚又收到了欧阳修的邀约。
一进到樊楼的大门,门口处便有小厮早早候着。
也算是轻车熟路,嵇尚跟着小厮去到欧阳修定下的阁子里,一挑开帘子,便见欧阳修已经自个儿在里头喝起了闲茶。
“鲁直这次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欧阳修抬着眼皮看了一眼嵇尚,也没起身,只是重新翻开一个茶杯,替嵇尚斟了一杯清茶。
“他去参加同年进士集会去了。”
大抵也是相熟,又知道欧阳修不是什么恪守繁规的人,嵇尚便也没客套,一边回着话,一边就着欧阳修放下茶杯的位置坐下。
“原来是中了榜啊。”
欧阳修了然,微微颔首,并没有追问。
这算是宋朝的一项惯例,参加科考的士子们进士及第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必然不是回乡报喜、光宗耀祖,而是召集一场全体的“同年会”。
且这一聚,往往便是二三十天。
这便是嵇尚当初想着自己未来时,说自己不可能将一辈子都靠黄庭坚,只因黄庭坚至多只会在开封府留到四月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一场聚会要开上二三十天之久
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也是要做“同年录”的。
宋朝每一次殿试,平均只录取三百多名进士,好比黄庭坚这一次,进士及第者,统共有三百五十名。这三百五十个人里,每一个人的姓名、名次、籍贯、相貌特征同及祖上三代的信息都要统计起来,记录到“同年录”里。
统计完还要誊写,誊写完,又要刻板、排印和装订。
凭着这个年代的技术
你别指望能有多快,因为他靠的基本都是纯人工。
总之,在这相当长的时间里,新科进士们一边等待,一边“旷日持久”地聚会。其中所需的费用十分惊人,你若想省钱,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参加。毕竟聚会嘛,总也不会有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对你说一声“你不参加试试”。
只是,宋朝的进士们无一例外,没有一个会选择拒绝参加。甚至有些寒门出身的进士,哪怕是借钱集资,咬着牙,也硬要去参加。
为什么
因为“同年期集,交谊日厚,它日仕途相遇,便为倾盖,意为异日请托之地”。
轻同窗而重同年,这是宋朝士大夫阶层的普遍倾向。
当官和不当官,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人生。“同学”和“同年”,也是全然不同的两种概念。你可以和十年同窗的“同学”没有联系,却不能和同一年中了进士的“同年”失了联系。
为什么
还是前面说的
因为中了进士、进了官场,他们便算是同一种人了。官场沉浮,你怎么能说得清自己有没有需要别人拉上一把的时候呢
这个时候,就极能体现出“同年”感情的重要性了。
我和你都没有交流,平白无故地为什么要帮你
“同年”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此。我和你之前虽然没有交流、没有感情,但通过这二三十多天的集会,我们一起喝茶、一起饮酒,感情自然而然地也就产生了。
总之,以后感情好不好,看的大多也就是这二三十天。
对于黄庭坚日复一日地出门集会,嵇尚心里也不是全然没有半点想法。
毕竟,他是他在这陌生时代里认识的第一个人、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不过是人还是动物,总有那么一点儿雏鸟情节。这“同年会”都办到一半了,离他离开的日子难道还会太远
一思及此,嵇尚的心里总有些不太得劲儿。
眉头连自己都没察觉的微皱。
欧阳修看了,还以为他这是在为黄庭坚中榜,自己却前途未卜而感到失落呢。
同嵇尚一道约着出来也有两三次了,他也是知道嵇尚得了“离魂症”的。
得了“离魂症”的人想参加科考,平心而论,有点麻烦。因为文士要想参加科考,首先要回到自己籍贯所在地参加州试才行。
宋朝不允许文士在异地应试。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