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藤架的对面有三间小屋,便是此回他的目的地了。
魏广微当然知道,这株紫藤乃是洪武年间的吏部尚书吴宽亲手种植,距今已将三百年的光景。
自藤架向前十余步,望见一处高悬“藤花厅”三字的匾额,这里便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的治事之所,其余的主要官员则在东西偏厅坐班。
在有重大事务处理时,户部的藤花厅一般就被作为公事房,官员们都会来此商量政务。
魏广微站在藤花厅门前,没有急着迈进去,心中其实有几分得意。
他与其余人不同,内阁首辅韩爌请辞后,他这个内阁次辅,实际上也就是内阁的一把手了。
何况今日他是奉旨来此主持会审,是众官员之首。
不多时,吏部尚书周嘉谟、刑部尚书李养正也都到了,这二位俱都不是阉党成员,平日里毫无交集的三人聚在一起,只是为了商议如何会审而已。
小吏端上三盏热茶,然后无声地退下,三位大臣各自安卓,上来就是一阵冷场。
按天启皇帝谕旨,这次的会审规模不可谓不大。
除盖棺定论的李元荐外,主考官袁化中,同考官张翰、蒋文卓、李元胤等十多位各级官员,以及民间盛传与此回舞弊有关的东林君子袁化中,全数都被捉拿到吏部衙门审问。
有明以来,牵动如此多官员的大案虽不是没有,在近二百年来,却也是头一遭了。
这些被捉拿的官员,既有袁化中这等朝廷重臣、东林君子,也有顾大章这等朝廷显要、东林名士。
按照惯例,这些官员身份不同,就算会审,也是要按照命官、进士及第和中试举人三种情况分别审问。
藤花厅内的气氛很是沉闷,因为除了魏广微以外,其余两人实则都是态度不明。
但天启皇帝震怒消息传来,郑我朴、李元荐接连被斩,一时间已经风声鹤唳,谁也不敢这个时候去触他的眉头。
吏部尚书周嘉谟,据说对朋党之争一向都持鄙夷态度。
民间传闻他在万历三十六年出任吏部尚书后,用人唯才,罢斥朋党之首及奸邪者,当然,这些到底属实与否,谁也不知道。
朱由校只知道,泰昌皇帝继位后,他的所作所为与民间传闻大相径庭。
周嘉谟在万历末年三大案期间,不仅反对泰昌皇帝封郑贵妃为皇后,而且在朱常洛驾崩,朱由校还没来得及即位时,会同杨涟、左光斗等一批东林元老大臣发动了移宫案。
这在当时来看,的确是扶持朱由校即位的功臣。
可现在细细想来,周嘉谟在关键时刻基本都会坚定地与东林官员站在一起。
作为后世人,朱由校深知所谓的移宫案,本质上其实就是东林党向方从哲的浙党夺权而已。
朱由校作为皇长子,虽然在朱常洛驾崩时还没来得及封太子,可即位登基是板上钉钉的,根本不需要什么人抢宫而走。
东林党这样强行“为国为君”表露忠心,实则正是他们富有野心,意图借此击溃浙党,把控朝政的表现。
经过这么多重大事情后,周嘉谟的表现一直令人不解,说他不参与官场争斗,现在谁又能真正拿捏得准?
官场很多事情不能看表面,包括魏广微,都是有着好几副面具,需要用到哪副的时候便取出哪副。
至于刑部尚书李养正,这个人平日少言寡语,就连魏广微也对他知之甚少,不了解其心中所想。
上有内阁次辅、军机大臣,皇帝钦定的重臣魏广微坐镇,左右也有周嘉谟、李养正二位尚书主审。
-->>
藤架的对面有三间小屋,便是此回他的目的地了。
魏广微当然知道,这株紫藤乃是洪武年间的吏部尚书吴宽亲手种植,距今已将三百年的光景。
自藤架向前十余步,望见一处高悬“藤花厅”三字的匾额,这里便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的治事之所,其余的主要官员则在东西偏厅坐班。
在有重大事务处理时,户部的藤花厅一般就被作为公事房,官员们都会来此商量政务。
魏广微站在藤花厅门前,没有急着迈进去,心中其实有几分得意。
他与其余人不同,内阁首辅韩爌请辞后,他这个内阁次辅,实际上也就是内阁的一把手了。
何况今日他是奉旨来此主持会审,是众官员之首。
不多时,吏部尚书周嘉谟、刑部尚书李养正也都到了,这二位俱都不是阉党成员,平日里毫无交集的三人聚在一起,只是为了商议如何会审而已。
小吏端上三盏热茶,然后无声地退下,三位大臣各自安卓,上来就是一阵冷场。
按天启皇帝谕旨,这次的会审规模不可谓不大。
除盖棺定论的李元荐外,主考官袁化中,同考官张翰、蒋文卓、李元胤等十多位各级官员,以及民间盛传与此回舞弊有关的东林君子袁化中,全数都被捉拿到吏部衙门审问。
有明以来,牵动如此多官员的大案虽不是没有,在近二百年来,却也是头一遭了。
这些被捉拿的官员,既有袁化中这等朝廷重臣、东林君子,也有顾大章这等朝廷显要、东林名士。
按照惯例,这些官员身份不同,就算会审,也是要按照命官、进士及第和中试举人三种情况分别审问。
藤花厅内的气氛很是沉闷,因为除了魏广微以外,其余两人实则都是态度不明。
但天启皇帝震怒消息传来,郑我朴、李元荐接连被斩,一时间已经风声鹤唳,谁也不敢这个时候去触他的眉头。
吏部尚书周嘉谟,据说对朋党之争一向都持鄙夷态度。
民间传闻他在万历三十六年出任吏部尚书后,用人唯才,罢斥朋党之首及奸邪者,当然,这些到底属实与否,谁也不知道。
朱由校只知道,泰昌皇帝继位后,他的所作所为与民间传闻大相径庭。
周嘉谟在万历末年三大案期间,不仅反对泰昌皇帝封郑贵妃为皇后,而且在朱常洛驾崩,朱由校还没来得及即位时,会同杨涟、左光斗等一批东林元老大臣发动了移宫案。
这在当时来看,的确是扶持朱由校即位的功臣。
可现在细细想来,周嘉谟在关键时刻基本都会坚定地与东林官员站在一起。
作为后世人,朱由校深知所谓的移宫案,本质上其实就是东林党向方从哲的浙党夺权而已。
朱由校作为皇长子,虽然在朱常洛驾崩时还没来得及封太子,可即位登基是板上钉钉的,根本不需要什么人抢宫而走。
东林党这样强行“为国为君”表露忠心,实则正是他们富有野心,意图借此击溃浙党,把控朝政的表现。
经过这么多重大事情后,周嘉谟的表现一直令人不解,说他不参与官场争斗,现在谁又能真正拿捏得准?
官场很多事情不能看表面,包括魏广微,都是有着好几副面具,需要用到哪副的时候便取出哪副。
至于刑部尚书李养正,这个人平日少言寡语,就连魏广微也对他知之甚少,不了解其心中所想。
上有内阁次辅、军机大臣,皇帝钦定的重臣魏广微坐镇,左右也有周嘉谟、李养正二位尚书主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