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为凰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如今朱佑杬那所谓皇太弟一党的势力已是愈发衰弱,说这刘吉是张家背后最大的势力,朱佑杬若是想暗中打压张均枼,自是要从刘吉身上下手。可刘吉混迹官场数十载,也并非等闲之辈,又岂是朱佑杬想扳倒就能扳倒的。

    想这刘吉为官多年,素来有一个绰号,叫做“刘棉花”,“棉花”这一称谓也非空口而来,何故旁人私底下唤他作“棉花”,这缘由倒也是简单,“棉花”者,不惧弹也!

    这刘吉是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进士,英宗复辟后天顺四年侍讲读于东宫,侍读当时尚是太子的先帝朱见深。

    至先帝朱见深即位,因他原本便受器重,是以被召编纂《英宗实录》,待《英宗实录》修成,又迁侍读学士,不久又擢升为礼部左侍郎。

    先帝成化十一年,刘吉受命,兼翰林院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朝中机务。又进礼部尚书。至当时已被封为太子的朱佑樘出阁时,又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后不久又加太子太保,进武英殿大学士。

    久之,进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寻加少保兼太子太傅。

    这刘吉为官几十余载,从一个小小的进士开始,一路平步青云,至先帝一朝时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谨身殿大学士,成为朝中文武百官之首,靠的不仅仅只是自身才学,亦有不少私相授受的本事。

    先帝朱见深晚年宠信万氏一族,刘吉便与万家交好,百姓传言他尸位素餐,精于结党营私,因此屡遭言官弹劾。可屡遭弹劾又如何,此人极善于察言观色,常阿谀奉承,讨好先帝,又勾结宦官,排挤打击弹劾他的人。是以能在内阁任职十八年。当时曹御史及欧阳旦等言官不断弹劾他,可刘吉的官却是越做越大,没人奈何得了他。

    再后来,先帝朱见深不修政事。不理朝务,再有人弹劾,刘吉已是视若无睹。因他不怕被人弹劾,是以旁人便私下里给了他一个“棉花”的绰号,故谓作“刘棉花”。

    先帝一朝时。曾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一说,这“纸糊三阁老”,指的便是万安,刘珝,与刘吉。且不说前两个,就说刘吉,百姓之所以说他是“纸糊”阁老,自也是有缘由的,那缘由便是这阁老整日里无所事事。

    想那时朱见深这当皇帝的都是不理朝政。那刘吉这当阁老的,即便是尸位素餐,那也无妨。

    (关于刘吉,参考了百度百科。)

    可朱见深是朱见深,朱佑樘是朱佑樘,朱见深昏庸无度,朱佑樘政治清明,他们二人虽是父子,却也断断不能相提并论。朱见深那一朝时,刘吉大可不必理会那些于他不利之事。到了朱佑樘这儿,却不能再视若无睹了。

    说起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朱佑樘继位。大力整治朝中歪风邪气,将朝中碌碌无为之人尽数罢免,却独独留下了刘吉。一来,这刘吉确有真才实学,若是愿意改邪归正,也是可用之才。二来,刘吉曾任太子太保兼太子太傅,也算是朱佑樘的老师,想他朱佑樘一向是重情重义之人,自是念及旧情。

    刘吉到底也是聪明人,他既知朱佑樘有心重用他,自是全身心辅佐,而非先帝在任时的懈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