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豪情干云的朱允炆在比武大会的当晚喝了个酩酊大醉,直接导致翌日上元节愣生生睡到了正午。
他一睁眼,守在龙榻边的双喜忙捧着一碗温茶走过来。
“几时了?”
朱允炆一口饮尽,拍拍自己的额头,只觉一阵头晕目眩,明朝的酒酒味不浓,喝起来就止不住量,搞得现在头痛欲裂。
“午初三刻了。”
那就是快到十二点了?
朱允炆吓了一跳,这还是他这几年以来第一次睡到这个点。
自己怎么会喝那么多?
朱允炆发现自己似乎断了片,昨晚上的事忘了七七八八,这种感觉朱允炆最是不喜,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他都习惯了万事简在心中的掌控力。
断片这种事,还是年轻时上大学的时候才出现的事情,喝大酒失忆,就是超出自己掌控范围的空白区域,这无论是对一个秘书还是对一个帝王来说,都是大忌讳。
因为醉酒往往失言,而失了言又忘了说的啥,那就会让自己无形中很被动。
“昨儿,朕在宴会上都说了些什么?”
双喜忙去拿过一个小册子递给朱允炆。
古代没有监控,但是皇帝专门有几个小宦官守着,负责给皇帝记起居注。皇帝的言行举止、喜好什么、厌恶什么、哪日哪时跟谁钻被窝都在这上面。
“亥正一刻,齐王榑敬酒,言山东通渠之事。
帝复曰:‘山东具赖王叔有持,朕自宽心’。
亥正二刻,帝与燕王饮言:‘宗族血亲,理当一体同心,叔多美言,勿使诸藩有误与朕。’
......”
通篇看下来,朱允炆总算松了口气,看来自己虽然喝多了,倒没有什么失言的地方,那就好,以后一定要注意,断不能在喝这么多了。
这边刚放下心,那边又猛然想起一事。
今天,是上元节!
设百官宴、耆老宴与宫,宴后观灯,是一场大型的政治秀,赐宴百官,体现帝王与士人阶级的亲密和信赖,赐宴耆老,便是符合圣人敬老的古训,体现皇帝爱民的情怀,这也是一件大事,不能忘。
“皇宫里里外外,皇后娘娘都已经差人全部布置好了。”
看到朱允炆急着下床,双喜心里便猜到朱允炆在着急什么,赶紧为朱允炆披上厚氅。
“陛下小心着凉。今天晚上赏灯,京官们家中高堂尚在的,都会入宫,皇后娘娘已经给尚膳局传了懿旨,赴宴的名单、设宴的规格都确定了下来,陛下勿急。”
上元观灯,皇帝一般会邀请大臣及其父母高堂入宫,赐耆老宴,太祖时期上元节会广邀各地耆老入宫,只是后来发现,旅途劳顿,来来往往的也不太方便,加上上元前后天寒地冻,若是路上染了风寒,偶有一命呜呼者,赴宴就成了赴鬼门关。
就将大规模的耆老宴改称了仅招呼在京耆老。
耆老,古先贤书礼记定六十高寿。
但礼记是哪一年的事?距离大明都两千多年了,那年代的人寿命跟大明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虽然说在明朝六十岁也算是高寿,但还没到‘百户中,耆老鲜少’的地步,加上大明人口基数大,南京城上一百多万号人,怎么凑也凑出万八千耆老了。
没办法,规模只能再控制一下,就将赴宴人群改为京官六十岁以上的父母高堂,这样一来,每年的耆老宴也就十几桌,百来号人,就完全可以招呼过来。
“亏得皇后了。”
听到马恩慧都安排好了一切,朱允炆这才放松下来,复又躺回榻上,宿醉实在是难受,不歇一会,他都怕自己猝死过去。
“陛下要不要用膳?”
“吃不下去,算了吧。”
知道这些琐事都已经安排妥当,朱允炆心里便是放松下来,脑子就转到了别的地方。
“召徐增寿入宫。”
徐增寿,徐辉祖的亲弟弟,中山王徐达二子。
朱允炆登基前,徐辉祖是中军府都督,徐增寿是右军府都督,兄弟俩几乎操持了大明一半的军权,可见徐家在洪武皇帝眼中的分量。
朱允炆革制五军府,徐增寿改领了闽浙水师,算是大明的海军总司令。
-->>
豪情干云的朱允炆在比武大会的当晚喝了个酩酊大醉,直接导致翌日上元节愣生生睡到了正午。
他一睁眼,守在龙榻边的双喜忙捧着一碗温茶走过来。
“几时了?”
朱允炆一口饮尽,拍拍自己的额头,只觉一阵头晕目眩,明朝的酒酒味不浓,喝起来就止不住量,搞得现在头痛欲裂。
“午初三刻了。”
那就是快到十二点了?
朱允炆吓了一跳,这还是他这几年以来第一次睡到这个点。
自己怎么会喝那么多?
朱允炆发现自己似乎断了片,昨晚上的事忘了七七八八,这种感觉朱允炆最是不喜,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他都习惯了万事简在心中的掌控力。
断片这种事,还是年轻时上大学的时候才出现的事情,喝大酒失忆,就是超出自己掌控范围的空白区域,这无论是对一个秘书还是对一个帝王来说,都是大忌讳。
因为醉酒往往失言,而失了言又忘了说的啥,那就会让自己无形中很被动。
“昨儿,朕在宴会上都说了些什么?”
双喜忙去拿过一个小册子递给朱允炆。
古代没有监控,但是皇帝专门有几个小宦官守着,负责给皇帝记起居注。皇帝的言行举止、喜好什么、厌恶什么、哪日哪时跟谁钻被窝都在这上面。
“亥正一刻,齐王榑敬酒,言山东通渠之事。
帝复曰:‘山东具赖王叔有持,朕自宽心’。
亥正二刻,帝与燕王饮言:‘宗族血亲,理当一体同心,叔多美言,勿使诸藩有误与朕。’
......”
通篇看下来,朱允炆总算松了口气,看来自己虽然喝多了,倒没有什么失言的地方,那就好,以后一定要注意,断不能在喝这么多了。
这边刚放下心,那边又猛然想起一事。
今天,是上元节!
设百官宴、耆老宴与宫,宴后观灯,是一场大型的政治秀,赐宴百官,体现帝王与士人阶级的亲密和信赖,赐宴耆老,便是符合圣人敬老的古训,体现皇帝爱民的情怀,这也是一件大事,不能忘。
“皇宫里里外外,皇后娘娘都已经差人全部布置好了。”
看到朱允炆急着下床,双喜心里便猜到朱允炆在着急什么,赶紧为朱允炆披上厚氅。
“陛下小心着凉。今天晚上赏灯,京官们家中高堂尚在的,都会入宫,皇后娘娘已经给尚膳局传了懿旨,赴宴的名单、设宴的规格都确定了下来,陛下勿急。”
上元观灯,皇帝一般会邀请大臣及其父母高堂入宫,赐耆老宴,太祖时期上元节会广邀各地耆老入宫,只是后来发现,旅途劳顿,来来往往的也不太方便,加上上元前后天寒地冻,若是路上染了风寒,偶有一命呜呼者,赴宴就成了赴鬼门关。
就将大规模的耆老宴改称了仅招呼在京耆老。
耆老,古先贤书礼记定六十高寿。
但礼记是哪一年的事?距离大明都两千多年了,那年代的人寿命跟大明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虽然说在明朝六十岁也算是高寿,但还没到‘百户中,耆老鲜少’的地步,加上大明人口基数大,南京城上一百多万号人,怎么凑也凑出万八千耆老了。
没办法,规模只能再控制一下,就将赴宴人群改为京官六十岁以上的父母高堂,这样一来,每年的耆老宴也就十几桌,百来号人,就完全可以招呼过来。
“亏得皇后了。”
听到马恩慧都安排好了一切,朱允炆这才放松下来,复又躺回榻上,宿醉实在是难受,不歇一会,他都怕自己猝死过去。
“陛下要不要用膳?”
“吃不下去,算了吧。”
知道这些琐事都已经安排妥当,朱允炆心里便是放松下来,脑子就转到了别的地方。
“召徐增寿入宫。”
徐增寿,徐辉祖的亲弟弟,中山王徐达二子。
朱允炆登基前,徐辉祖是中军府都督,徐增寿是右军府都督,兄弟俩几乎操持了大明一半的军权,可见徐家在洪武皇帝眼中的分量。
朱允炆革制五军府,徐增寿改领了闽浙水师,算是大明的海军总司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