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先修路。”

    这六字箴言的价值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吃得开,尤其是在古代,那更是实现温饱的第一要素。

    “西南多山多林,往内陆修的话,费工费时,内阁的意见是往交趾修。”

    夏元吉开口道:“全程近一千五百里,打通这条交通大动脉后,不仅我大明与西南诸国之间的往来会更加紧密,也可以使得云南跟交趾实现快速互通,这条路就修在当年征西南的那段密林中间。

    沿道所伐树木,正好可以走交趾之海防港卖往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富商营建府邸、充用木炭等作用。

    且云南之麓川宣慰使司,多有金银等物,组织开采,可以用来在交趾换购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须品,自打海防港通船之后,交趾的海贸发展是极其快速的,所需之一应生活物资基本都有。”

    话说到这里,朱允炆算是听明白了。

    就是由朝廷来加大前期的投资,来为这两个贫瘠的地区打通外部环境,然后让这两省的百姓能够依据各自地区的地理生产优势实现互贸上的自给自足。

    如果中枢没钱没人的话,那这两个省,就会如原时空一般,持续性贫困几百年。

    两条上千里的通途、开矿的设备及配套建设,这两个省,起码是数千万的持续投入。

    “有解决的办法就行,内阁做过预算没有,大概要多少钱、多少人、多少年。”

    “如果劳工充足的话,计划的二五结束,是可以实现的,预计两地加一起的总花销在八千万左右。”

    五年一共八千万,那不算是什么太大的数字,不过前提是劳工数充足。

    看来,马大军很快就能披挂上阵,重返军旅了。

    这也让朱允炆的心里踏实了不少。

    “好,这事就这般定下了,朵甘地区和云南这两日尽快和内阁就此事拟定,立项开始专心督办。”

    大手一挥之下,这两件事关数百万百姓生活大计的政策就算是通过了。

    而后,便是辽东的问题。

    这里早前提及过,就是一个改牧为种的习性转变问题,虽然这几年辽东平原(东北平原)的垦荒工作做得很突出,但大多数的土地是掌握在之前闯关东北上的那批汉人手里,不善耕种的蒙古、女真、兀良哈三卫的游牧民掌握的土地并不多。

    温饱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以辽东平原来养近六百万人,按理说绰绰有余了,为什么迟迟出不了成绩。”

    辽东的地理环境需要给修路吗?

    就那片黑土地,别说六百万了,再翻上几倍都轻而易举,说到底,还是地方上的问题。

    如果这六百万全是汉民,保管年年没有一个饿死的。

    还有就是民族的习性转变能力。

    当初迁往漠庭的几十万汉民,改耕为牧,不照样活得有滋有味,牛羊肉吃的满嘴流油?

    汉人骨子里就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环境适应力,而且是得到国际承认和无数事实践证的。

    南渡南洋的、西渡欧美的,都可以快速适应并形成气候,尤其是渡南洋的那一批,厉害的开国立朝,差一点的也是庄园主、农场主。

    西渡欧美的虽然凄惨许多,但那是因为受到十九、二十世纪时代背景特殊情况影响和国际地位低下,西渡不是做移民,而是劳工输送法案。

    至于辽东土地上的游牧民呢,他们不满足于汗珠子掉地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