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大明不负卿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是什么粮食作物?”张居正双眼一眨不眨地望着朱翊镠。

    朱翊镠回道:“番薯,也叫地瓜、红薯、甜薯、甘薯。”

    “……”

    尽管张居正眼里有光,但他神茫然,因为又没听说过。

    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很强的粮食作物。它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国家墨西哥、哥伦比亚那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

    番薯最早传进中国是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率先进入福建、云南、广东几个省。一般普遍认为,番薯引入中国的具体时间点是在万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

    当时,多年居住在吕宋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与他的儿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由此想到他们的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父子俩于是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

    但1593年的菲律宾还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政府视甘薯为奇货,“不令出境”。

    陈振龙父子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

    由于甘薯来自域外,所以闽地人都称之为“番薯”。

    陈氏父子引进番薯之事,明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史学家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番薯传入中国后,显示出其适应力超强,无地不宜种的优良特,产量之高令人咂舌,“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

    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很快向江苏、南京等地传播,收成颇佳。

    据记述,陈世元在山东胶州古镇传授种植番薯的时候,亲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获,得薯尤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竞相种植。

    陈振龙的五世孙陈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种到浙江,他的儿子陈世元带着几位晚辈远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宣传,劝种番薯。

    而到了清乾隆时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在直隶更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

    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无论番薯是否在万历二十一年引入中国的,但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番薯传入中国的时间要比马铃薯早。

    但张居正肯定没听说。

    既然朱翊镠来到这个世界,那他就会想办法让番薯、马铃薯提前面世。

    早就让冯保派人找种子去了。

    相信应该快了。

    当收太一道人为徒,不就是惦记着白云观的田地吗?

    ……

    张居正将信将疑地望着朱翊镠,觉得很不可思议。

    怎么说他也是将近花甲的人了,朱翊镠才多大年纪?十几岁而已,在他眼里就是小孩儿一个,为何朱翊镠知道他却不知道?

    没有道理啊!几十年不是活到猪狗上去了吗?

    倘若他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