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水仙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p; 这一日,雍州城西门外。
日过中天,城门口车水马龙,人员来往,好一幅繁华模样。
城门口的士兵正在检查出入人员,顺便收取入城税费。
“一千钱再加八百文,磨蹭什么,快点!”
从最后一个畏畏缩缩掏钱的行商手中拽过两贯钱,也不把剩下的几百文还回去,李二便把那商人一推,正想回去歇息,却又听到有脚步声传来,于是他心不在焉地扫了来人一眼,大概看清相貌便喊道:
“路引拿出来给我看看,是商人的话记得交商税。记好了,‘每两税钱四百五十文足,如无邻州公引,则倍税之。’切莫想着偷奸耍滑,你李大爷的眼睛可不是白长的!”
“这位军爷,我是吴山的庙祝,不是什么商人。”
听到这句话,李二才抬起头来,认真打量起眼前的人来。不看还好,这一看去,他便忍不住在心底暗暗喝了声采。
只见来人年纪轻轻不过十五六七,风尘仆仆,肩上挎着一个包袱,背后还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虎皮包裹,难怪李二把他错认成行商。
但少年肤色白净、细皮嫩肉,且生就了一幅清秀俊俏的好相貌。若不是他已经道出自家来历,李二还真以为是哪家的大户公子出来游玩。
“庙祝?那也算是道士了,请把你的度牒文书给我检查一下。”见王珝形表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出来的,李二不敢大意,索要身份证明时也多了几分谨慎。
“好说好说。”王珝只当听不出他的小心翼翼,笑眯眯地从怀中掏出素绢制成的度牒递了过去。
李二先看这素绢,心下就信了几分。当今圣上崇佛尚道,曾下令给僧道的度牒一律用绢制成,惹得好一阵风波,不少大臣都上书进言,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他翻来覆去的检查了好几遍,没有发现什么差漏,这才把度牒还给少年,说道:
“既然你是出家人,蒙圣上恩典,”说着他向天边拱了拱手,“就不收你的入城税了,快些入城去吧。”
“等一下,这位军爷。”王珝叫住了转身欲走的李二,“我记得朝廷有令,‘凡商贾之赋,小贾即门征之,大贾输于务。’我看先前那位大哥的税钱已经够上大贾的标准了,怎么还是在城门口交钱,不去城中商税院啊?”
“你管那么多你管得着吗你?”李二心里愤愤吐槽,没想到这少年竟然这么没有眼色。
但看在他是出家人的份上,想到自家信道的老娘,又加之心底深处的那一点不满,李二还是勉强解释道:
“虽然朝廷有这样的诏令,但是大贾送到商税院的税钱最终还是算到城门税中,只是不用我们花费运输税钱的体力罢了。
“而且城内商税院的那些老爷讨厌一天到晚各种商人打扰他们喝茶看书,因此又私底下提高了标准。只有大队人马才会去他们那里缴税,单独的一两个商人即使税钱上了千,那还是在我们城门处上缴。”
李二越说越觉得心头牢骚挺多,又见这少年不像是多话的人,便忍不住倒起苦水来。
“要我说,就是那群官老爷太懒,一个个尽想着办法减轻自身负担,还不给我们这群卖力气的一点好处,逼得我们自己想办法捞钱。要不是我姐夫就是商税院的文书吏,我也会被他们蒙在鼓里。
“嗨,我给你说这么多干嘛?别问了,赶快进城,没看见后面那么多人等着吗?”
王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下感叹:
“税务苛重、政令不行、兵士散漫、崇尚宗教,这倒是和我记忆里的那个宋朝有点相似。”
抛去心头的那一点回忆,王珝走进了城中。
p; 这一日,雍州城西门外。
日过中天,城门口车水马龙,人员来往,好一幅繁华模样。
城门口的士兵正在检查出入人员,顺便收取入城税费。
“一千钱再加八百文,磨蹭什么,快点!”
从最后一个畏畏缩缩掏钱的行商手中拽过两贯钱,也不把剩下的几百文还回去,李二便把那商人一推,正想回去歇息,却又听到有脚步声传来,于是他心不在焉地扫了来人一眼,大概看清相貌便喊道:
“路引拿出来给我看看,是商人的话记得交商税。记好了,‘每两税钱四百五十文足,如无邻州公引,则倍税之。’切莫想着偷奸耍滑,你李大爷的眼睛可不是白长的!”
“这位军爷,我是吴山的庙祝,不是什么商人。”
听到这句话,李二才抬起头来,认真打量起眼前的人来。不看还好,这一看去,他便忍不住在心底暗暗喝了声采。
只见来人年纪轻轻不过十五六七,风尘仆仆,肩上挎着一个包袱,背后还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虎皮包裹,难怪李二把他错认成行商。
但少年肤色白净、细皮嫩肉,且生就了一幅清秀俊俏的好相貌。若不是他已经道出自家来历,李二还真以为是哪家的大户公子出来游玩。
“庙祝?那也算是道士了,请把你的度牒文书给我检查一下。”见王珝形表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出来的,李二不敢大意,索要身份证明时也多了几分谨慎。
“好说好说。”王珝只当听不出他的小心翼翼,笑眯眯地从怀中掏出素绢制成的度牒递了过去。
李二先看这素绢,心下就信了几分。当今圣上崇佛尚道,曾下令给僧道的度牒一律用绢制成,惹得好一阵风波,不少大臣都上书进言,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他翻来覆去的检查了好几遍,没有发现什么差漏,这才把度牒还给少年,说道:
“既然你是出家人,蒙圣上恩典,”说着他向天边拱了拱手,“就不收你的入城税了,快些入城去吧。”
“等一下,这位军爷。”王珝叫住了转身欲走的李二,“我记得朝廷有令,‘凡商贾之赋,小贾即门征之,大贾输于务。’我看先前那位大哥的税钱已经够上大贾的标准了,怎么还是在城门口交钱,不去城中商税院啊?”
“你管那么多你管得着吗你?”李二心里愤愤吐槽,没想到这少年竟然这么没有眼色。
但看在他是出家人的份上,想到自家信道的老娘,又加之心底深处的那一点不满,李二还是勉强解释道:
“虽然朝廷有这样的诏令,但是大贾送到商税院的税钱最终还是算到城门税中,只是不用我们花费运输税钱的体力罢了。
“而且城内商税院的那些老爷讨厌一天到晚各种商人打扰他们喝茶看书,因此又私底下提高了标准。只有大队人马才会去他们那里缴税,单独的一两个商人即使税钱上了千,那还是在我们城门处上缴。”
李二越说越觉得心头牢骚挺多,又见这少年不像是多话的人,便忍不住倒起苦水来。
“要我说,就是那群官老爷太懒,一个个尽想着办法减轻自身负担,还不给我们这群卖力气的一点好处,逼得我们自己想办法捞钱。要不是我姐夫就是商税院的文书吏,我也会被他们蒙在鼓里。
“嗨,我给你说这么多干嘛?别问了,赶快进城,没看见后面那么多人等着吗?”
王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下感叹:
“税务苛重、政令不行、兵士散漫、崇尚宗教,这倒是和我记忆里的那个宋朝有点相似。”
抛去心头的那一点回忆,王珝走进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