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定大唐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顷实在是替父报仇,符合“孝烈”的传统礼法,应当得到宽恕。

    后一种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中书令张九龄等人为代表的大儒和士人阶层,并受到了许多淳朴百姓的赞同。

    经过一番漫长的争论,天子李隆基毅然否决了首席宰相张九龄的意见,他说道:“国家设法,期于止杀。各伸为子之志,谁非徇孝之人?展转相仇,何有限极!咎繇作士,法在必行。曾参杀人,亦不可恕。宜付河南府杖杀!”

    自此,张氏两位少年被判绑缚市井杖杀!一时洛阳轰动,行刑当日,洛阳城内万人空巷。

    后来,善良的百姓可怜这两个家破人亡的孤儿,将他们的尸骨收敛葬于邙山之中,还故布疑冢,以防杨家派人挖掘尸骨报复……

    然而,关于郭子仪的定罪,却又一次在朝内掀起轩然大波。

    信安王李祎、忠王李玙、宰相张九龄以及王忠嗣、薛讷、裴旻等大臣均认为郭子仪虽然有罪,但事出有因,宜从轻发落。首先,他本人并未行凶,而即便本人供述曾殴打上官,但并无确凿证据,况且当时杨万顷正欲行凶,故此郭子仪有救助孤贫之功;至于毁灭现场,当晚天降大雨,现场已遭严重破坏,也无法证明就是郭子仪所为,更何况他身有官爵,按律可以免官抵死。

    最重要的是,诸人都起了惜才之心,因为一个“包庇纵容”的罪责诛杀一员猛将,实在可惜。

    一时天下物议汹汹,连诗仙李太白都写诗劝谏天子法外施恩,更惹得士林中不少人为郭子仪喊冤。

    天子李隆基再三考虑,对众臣说道:“郭子仪少年得志,有自大狂妄之心,认为凭一腔血气之勇就可以凌驾国家律法之上,这是朕不能容忍的。而且,如果不好好打磨他险躁狷狂的性格,将来如何能在战场上统领将士为国杀敌?”

    素知天子心思的高力士早已听出来他有心赦免郭子仪,只是需要个台阶下,便忙向诸臣使个眼色,几位重臣又怎不晓得?都慌忙跪倒,一面称颂天子宅心仁厚,目光长远,一面就坡下驴,建议对郭子仪“教训”一番,好叫他戴罪立功。

    天子不动声色地看他们表演完毕,叹了口气,最终赦免了郭子仪的死罪,只将他重重责罚四十军棍,并在杖杀张璜、张琇兄弟的刑场上枷号示众三日。

    三日中,有不少洛阳百姓前来围观,许多人都送来酒水饮食,负责看守的河南府兵居然也破天荒地接到了河南丞严安之的暗示,对此基本不闻不问。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让郭子仪心中的痛苦减轻分毫。

    他不在乎自己挨的那四十军棍,也不在乎肩上扛着的五十斤重枷,他站在那处仍残留着张氏兄弟鲜血的刑场上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这不是对自己从“武状元”沦为“阶下囚”的懊悔,而是对自己的莽撞和大意的自责。

    他恨自己,当时如果自己能冷静一点,那么两个孤儿就很可能不会冤死,可自己脑筋一热,凭着侥幸想帮他们逃脱法网,却最终害了他们的性命。

    郭子仪流泪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