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祭祀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a货他也是不敢戴的。事实上,《盗墓笔录》明确指出,要慎防平民墓里的a货,如果被几千年前的人给坑了,那就傻大发了!

    门父赏脸上肌肉一阵僵硬,真想一把从促织手里,把那几块碎玉都抢过来。但想归想,做却是不能做的。不说在大庭广众之下,去抢一个四五岁小孩的东西,被人看到了没法收场,况且,这个促织是真正的皇家血脉,说白了也是少主子一枚。如果来硬的,最后被这个小主子告了一状,那就得不偿失了。

    促织毕竟是个小孩,一见门父赏傻乎乎地站在那里不说话,自然也无趣了,于是自己笑嘻嘻地到旁边玩去了。

    暂不说门父赏怎么盘算着,把一个四五岁娃娃手里的碎玉骗到手,先说西郭冲那边还真是出了一个人才。

    原来,跟随西郭冲来搬家的圉人里,有个不是真正的圉人,而是一个圉人的大舅子。他真实身份是个屠夫,只不过跟着妹夫来帮忙来了。不是有句话,“脑袋大,脖子粗,不是老板,就是伙夫”——其实这话也不完全对,因为屠夫也长那样。这屠夫长得肩宽背厚,朝那里一杵,喝!威风凛凛,一看就是个人狠话不多的角色。

    正当一大队人马几乎被一只狗搞得人仰马翻的时候,屠夫站了出来。

    中国人养狗的历史非常久远,可能比养猪的历史还要长。可是在中国古代,中国人也是吃狗肉的。(注2)

    屠夫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是很威猛。他一站出来,花花就愣住了。对,就是愣住了!不是花花认识他,而是吓得!俗话说,一物降一物、石膏点豆腐。你别看花花调皮捣蛋,似乎无人敢惹,但是它一见到正主,吓得一动不敢动。它的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四条腿都在不停地打哆嗦。屠夫身上各种品类狗的血腥气,瞬间给了花花一万点打击。

    ~~~~~~~~~~~~~~~~~~~~~~~~~~~~~~~~~~~~~~~~~~

    备注

    1)先秦那个时候,玉可是好东西。玉文化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据《盗墓笔录》记载,中国人佩玉,那是从史前时代就有的。现在总说弘扬传统文化,可惜真正的传统文化——玉文化眼看着就要没落了,也没人管,殊为可惜。要知道,这可是贯穿整个中国文明史的文化。今天是“穷玩车,富玩表”。先秦那个时候是“穷玩车,富玩玉”。有人可能“笑了”,穷吹啥呀,几千年前玩什么车、玩什么玉呀。嘿,您还真别不信,这人类史真是两千五百年一个轮回。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点。这个有机会我们慢慢讲。

    当时讲究,“君子无故玉不离身”,那个时候戴一块好玉,可比你今天戴个什么积家、宝玑的,排场多了。而且,有身份的人,身上佩戴不止一块玉,而是一组玉。走在路上“叮当、叮当”的,悦耳动听、响个不停,更是彰显身份的标志。那个时候的中国人那么看重玉,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他们认为玉是“养气”的。那么“气”又是什么,是不是我们今天武侠小说里“气功”那个气,隔山打牛,以气驭剑,还是其他什么的?哇,只能说,气是个很大概念,一句话,两句话根本讲不清,也是后面会慢慢讲的。

    2)先秦那个时候,牛肉是最高档的,而且,一般人不能随便吃,而羊肉、猪肉也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因为当时物质不是很丰富,当权派提倡老百姓“无故不杀牲”。当然,这也就是要求普通老百姓的。事实上,那个时候节日也多,一会儿祭祀这个,一会儿祭祀那个,反正一到祭祀的时候,“杀牲以献”是必须的。后世摸金校尉所用的“黑驴蹄子”,也许就是当年失传的祭祀手法。

    这里顺带提一下,正如前面所讲的,汉语中一些词是由相近意思的字组成,但事实上,这些字都有它们本身的意思的。这里的祭祀,事实上也是由“祭”,“祀”组成,而且,它们的功效和用法是完全不同的,这些后面会详细阐述。

    那些肉,祭祀完了,不是真的就不要了,或等着被祭祀的神灵、祖先来“吃了”,而是那些贵族们,从上到下分了。这些用来祭祀的肉还有个名堂叫做“胙肉”。这种分胙肉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所以说什么清朝是外来民族的请闭嘴,人家是正统的华夏人!如果某一天,英国人也都是过年了,磕头要压岁钱,贴门对子,续家谱,那我也认为他们是华夏人:d。

    反正在当时,不管他什么肉,统治者就是巧立名目,各种吃肉,所以,后世人也给那些当权派起个外号叫“肉食者”。

    除了那些规定不能乱吃的肉,其余的老百姓就随便吃了。当时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就开了个菜谱,现在想想都流口水:清汤野鸡炖老鳖;肥鸽烩豺肉;烤天鹅、蒸大雁、煮鹌鹑;煎鲋鱼、臛黄雀……啧啧,当时那都是纯山珍海味呀。那个时候,对家畜而言,最倒霉的就是狗了,其他的家畜都是命令禁止的,不能随便吃,那狗就随便吃吧。当然,随便吃也是相对而言的,毕竟也没那么多狗拿来吃的。后来还有了专门杀狗的屠夫,其中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最著名的,那必然是刘邦的连襟——樊哙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