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进入下旬了,诸友不妨打扫一下口袋,月票、推荐票,都奉献了吧***
赵匡胤忍住了因契丹内乱、幽云十六州对他产生的强大诱惑,决定仍按既定国策先南后北,同时抓住这个机会,立即发兵。宋征讨唐国、一统中原的最后一战,比历史上本来的时间提前一年开始了。
然而,派谁去承担这个重任呢?
曹彬是必不可少的,他如今不但是枢密承旨,而且在宋国大将之中,沉稳老练、有勇有谋,最具帅才。另一个最恰当的人选是潘美,潘美是大宋战将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曹彬善守、潘美甚攻,两人一向配合默契,他们联手必然所向披靡。
但是潘美此刻在闽南还没有回来,原蜀国境内正有一支人马造反,如今反贼已逾万人、并且大有滚雪团一般越来越形壮大的声势,这种时候刚刚归附的闽南绝对再乱不得,否则两地烽烟并起,遥相呼应,还谈什么讨伐唐国,潘美如今只能坐镇闽南。
一统中原之最后一战,这是立开结疆拓土之功的难得机会,更是名载史册的重大机会,谁不眼热?党进、呼延赞两员虎将都抢着站了出来,赵匡胤却不禁摇头,他们是禁军将领,负责京畿和皇城的安危,除非御驾亲征,否则怎可轻易把他们派遣出去,何况这两员虎将勇则勇矣,但是他们惯于陆战,马战步战皆是一方之雄,可是水战……这两位马军步军的统领大根本就不挨边儿。
这时候,又一位官员按捺不住出班请战了,令人惊奇的是,他竟来自文臣队列,位居其首,一袭黑纹烫金的蟒龙袍,两支尺半的如玉帽翅,身材魁伟,步履从容,正是当今晋王兼开封府尹赵光义。
“陛下,臣弟请领大军,为陛下开疆拓土,踏平唐国。”
赵匡胤一怔,有些啼笑皆非地道:“皇弟,你……你怎也出来胡闹,你以开封府尹身份领兵南下,不是让天下笑我朝中无人了么?”
赵光义躬身说道:“为陛下开疆拓土,是臣弟夙愿,此战之后,中原已无战事,臣弟愿辞开封府尹一职,统兵南下,为陛下再立武功。”
赵匡胤眉头微蹙道:“皇弟,中原诸国之中,以唐国实力最盛,李煜虽然昏庸,然唐国不乏骁勇武将,这一番南征十数万大军举戈南下,所耗米粮无数,事若不成,后果何其严重,皇弟身为开封府尹,操持政务固然得心应手,但……”
赵光义举笏长揖道:“陛下,臣弟昔日亦曾追随陛下,臣弟自幼追随陛下,蹑足行伍。眼见陛下驰骋沙场,北战南征,臣弟便有戎马之梦。惜自陛下莅登至尊,臣弟便解甲而踞开封,如今已逾十载矣。渠州李仙扯旗造反时,臣弟便想请辞开封府尹,为陛下赴蜀剿匪,惜被翰林学士、蓬州知州朱昂大人捷足先登,如今朱大人统御广安军连战连捷,臣弟岂甘人后,臣弟本武将出身,多年来却不曾为陛下立寸土战功,深以为憾,今征江南,臣弟切切恳请,望陛下恩准。”
赵光义说的恳切,赵匡胤不禁语塞。朱昂是个彻头彻尾的文人,以翰林学士、蓬州知府的身份可以兼御广安军赴四川平叛,而二弟本就是武将出身,怎好以他是知府身份婉拒?
正犹豫间,枢密承旨司马邵奎出班附议道:“臣以为,正因唐国非蜀汉可比,更需一威望德隆之人,方可统御诸军,如此,才可保障各路大军指挥划一。前番魏王殿下曾代天巡狩江淮,借陛下龙威,解危于倒悬,一举解决了开封粮难。如今晋王乃陛下手足,代陛下征讨唐国,也必可鼓舞三军士气。况且晋王追随陛下久矣,长于军中,精通武略,此番若为伐唐之主帅,料想三军无不敬服。”
赵匡胤目光闪动,沉吟不语,党进见状,急忙上前为皇帝解围道:“陛下,臣虽不习水战,但此番南下,亦非只有水军可战,陛下就派党进去吧,党进虽是一只旱鸭子,长江、秦淮,在俺老党眼中,也只当它是一条泥塘,趟它几个来回绝不成问题。”
赵光义看了党进一眼,微笑道:“党将军之骁勇善战,举朝谁人不知,只是伐唐之战,宜速不宜缓,不知党将军若统兵伐唐,多久可以拿下金陵,把李煜带到陛下面前请罪呢?”
党进不由一怔,这种事谁敢保证,那时节若是碰上一座坚城,再碰上一个善守的将领,只要城中粮草充足,打上一年两年也是常有的事,此番南征,身为大将竭尽所能就是了,要他拍胸脯保证多长时间可以拿下唐国,他如何做保?
党进思忖片刻,犹豫道:“末将……末将恪尽职守、奋勇杀敌也就是了,拿下金陵城么……这个……兵家之事变幻莫测,现在说些甚么哪有做得准的,若是末将去打唐国,俺想……俺想,若是战事顺利,明年这个时候,当能攻取金陵。”
赵光义微微一笑,转首看向赵匡胤,泰然高声道:“陛下若允臣弟统兵南下,臣弟保证在三个月内之内踏平唐国,使之版图尽归于宋。”
“三个月……,晋王,君前为戏言呐。”
“臣弟愿立下军令状!”
“晋王真不愧为陛下胞弟,龙兄虎弟,气魄不凡,晋王殿下允文允武、性情豪迈,依稀有陛下之风范,这是朝廷之幸,大宋之幸啊,晋王既有此心,陛下何妨成全呢。臣赞成晋王统兵。”
左谏议大夫杜绥欣欣然地站了出来,举笏致礼,表示附议。群臣议论纷纷,顷刻之后,中书舍人程秉章、右仆射杨恂、判兵部事徐元茂、侍御史知杂事李
-->>
***进入下旬了,诸友不妨打扫一下口袋,月票、推荐票,都奉献了吧***
赵匡胤忍住了因契丹内乱、幽云十六州对他产生的强大诱惑,决定仍按既定国策先南后北,同时抓住这个机会,立即发兵。宋征讨唐国、一统中原的最后一战,比历史上本来的时间提前一年开始了。
然而,派谁去承担这个重任呢?
曹彬是必不可少的,他如今不但是枢密承旨,而且在宋国大将之中,沉稳老练、有勇有谋,最具帅才。另一个最恰当的人选是潘美,潘美是大宋战将之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曹彬善守、潘美甚攻,两人一向配合默契,他们联手必然所向披靡。
但是潘美此刻在闽南还没有回来,原蜀国境内正有一支人马造反,如今反贼已逾万人、并且大有滚雪团一般越来越形壮大的声势,这种时候刚刚归附的闽南绝对再乱不得,否则两地烽烟并起,遥相呼应,还谈什么讨伐唐国,潘美如今只能坐镇闽南。
一统中原之最后一战,这是立开结疆拓土之功的难得机会,更是名载史册的重大机会,谁不眼热?党进、呼延赞两员虎将都抢着站了出来,赵匡胤却不禁摇头,他们是禁军将领,负责京畿和皇城的安危,除非御驾亲征,否则怎可轻易把他们派遣出去,何况这两员虎将勇则勇矣,但是他们惯于陆战,马战步战皆是一方之雄,可是水战……这两位马军步军的统领大根本就不挨边儿。
这时候,又一位官员按捺不住出班请战了,令人惊奇的是,他竟来自文臣队列,位居其首,一袭黑纹烫金的蟒龙袍,两支尺半的如玉帽翅,身材魁伟,步履从容,正是当今晋王兼开封府尹赵光义。
“陛下,臣弟请领大军,为陛下开疆拓土,踏平唐国。”
赵匡胤一怔,有些啼笑皆非地道:“皇弟,你……你怎也出来胡闹,你以开封府尹身份领兵南下,不是让天下笑我朝中无人了么?”
赵光义躬身说道:“为陛下开疆拓土,是臣弟夙愿,此战之后,中原已无战事,臣弟愿辞开封府尹一职,统兵南下,为陛下再立武功。”
赵匡胤眉头微蹙道:“皇弟,中原诸国之中,以唐国实力最盛,李煜虽然昏庸,然唐国不乏骁勇武将,这一番南征十数万大军举戈南下,所耗米粮无数,事若不成,后果何其严重,皇弟身为开封府尹,操持政务固然得心应手,但……”
赵光义举笏长揖道:“陛下,臣弟昔日亦曾追随陛下,臣弟自幼追随陛下,蹑足行伍。眼见陛下驰骋沙场,北战南征,臣弟便有戎马之梦。惜自陛下莅登至尊,臣弟便解甲而踞开封,如今已逾十载矣。渠州李仙扯旗造反时,臣弟便想请辞开封府尹,为陛下赴蜀剿匪,惜被翰林学士、蓬州知州朱昂大人捷足先登,如今朱大人统御广安军连战连捷,臣弟岂甘人后,臣弟本武将出身,多年来却不曾为陛下立寸土战功,深以为憾,今征江南,臣弟切切恳请,望陛下恩准。”
赵光义说的恳切,赵匡胤不禁语塞。朱昂是个彻头彻尾的文人,以翰林学士、蓬州知府的身份可以兼御广安军赴四川平叛,而二弟本就是武将出身,怎好以他是知府身份婉拒?
正犹豫间,枢密承旨司马邵奎出班附议道:“臣以为,正因唐国非蜀汉可比,更需一威望德隆之人,方可统御诸军,如此,才可保障各路大军指挥划一。前番魏王殿下曾代天巡狩江淮,借陛下龙威,解危于倒悬,一举解决了开封粮难。如今晋王乃陛下手足,代陛下征讨唐国,也必可鼓舞三军士气。况且晋王追随陛下久矣,长于军中,精通武略,此番若为伐唐之主帅,料想三军无不敬服。”
赵匡胤目光闪动,沉吟不语,党进见状,急忙上前为皇帝解围道:“陛下,臣虽不习水战,但此番南下,亦非只有水军可战,陛下就派党进去吧,党进虽是一只旱鸭子,长江、秦淮,在俺老党眼中,也只当它是一条泥塘,趟它几个来回绝不成问题。”
赵光义看了党进一眼,微笑道:“党将军之骁勇善战,举朝谁人不知,只是伐唐之战,宜速不宜缓,不知党将军若统兵伐唐,多久可以拿下金陵,把李煜带到陛下面前请罪呢?”
党进不由一怔,这种事谁敢保证,那时节若是碰上一座坚城,再碰上一个善守的将领,只要城中粮草充足,打上一年两年也是常有的事,此番南征,身为大将竭尽所能就是了,要他拍胸脯保证多长时间可以拿下唐国,他如何做保?
党进思忖片刻,犹豫道:“末将……末将恪尽职守、奋勇杀敌也就是了,拿下金陵城么……这个……兵家之事变幻莫测,现在说些甚么哪有做得准的,若是末将去打唐国,俺想……俺想,若是战事顺利,明年这个时候,当能攻取金陵。”
赵光义微微一笑,转首看向赵匡胤,泰然高声道:“陛下若允臣弟统兵南下,臣弟保证在三个月内之内踏平唐国,使之版图尽归于宋。”
“三个月……,晋王,君前为戏言呐。”
“臣弟愿立下军令状!”
“晋王真不愧为陛下胞弟,龙兄虎弟,气魄不凡,晋王殿下允文允武、性情豪迈,依稀有陛下之风范,这是朝廷之幸,大宋之幸啊,晋王既有此心,陛下何妨成全呢。臣赞成晋王统兵。”
左谏议大夫杜绥欣欣然地站了出来,举笏致礼,表示附议。群臣议论纷纷,顷刻之后,中书舍人程秉章、右仆射杨恂、判兵部事徐元茂、侍御史知杂事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