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万钧之势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打发走了王玄策,姜万钧背起手在紫微殿内转了两圈。
大宁现在不缺少能够提出问题的人,而是缺少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大宁尚待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没有哪个是不重要的,都很重要,姜万钧只能从中分一个轻重缓急,先处理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再一步一步来。
这个时候,若是被杂七杂八的人和事掣肘,那他就不用干正事了。
马周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王珪和崔元礼都被闲置了一段时间,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他们世家的背景让姜万钧不得不慎重,以免向外界传递出错误的信号。
马周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若不能与姜万钧的执政理念保持一致,即便再有才华,也不会受到姜万钧重用。
马周如果觉得委屈,心怀怨恨,姜万钧也认了……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这里的“优”,并非优秀的意思,“优”通“悠”,悠闲的悠,有余力的意思。
解释起来就是,“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有闲暇,就去做官。”
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代表了读书人对于做官的态度。
所以在过去才会有,皇帝屡次下诏徵辟贤良,但有才华的人却不愿奉诏的情况出现。
徵辟,谓征召布衣出仕。
朝廷召之称“征/徵”,三公以下召之称辟。
《后汉书·蔡玄传》:“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征辟并不就。”
《晋书·王裒传》:“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王裒,二十四孝之一。)
过去的“学而优则仕”,正渐渐地在朝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方向发展。
“抡才大典”的出现,正加速了这一进程,促使这种转变趋势提速了。
作为大宁的皇帝,姜万钧当然不希望读书人全抱着“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那会让贤才在野,朝廷却无人可用。
但如果读书人全变成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表面上看,好像在说,学会了文韬武略掌握了文采武艺,都会去求得帝王的赏识,“卖”给皇上。
但这句话还有下半句的。
“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不用,卖给识家,识家不用,仗义行侠。”
这里之所以用了一个“货”字,就是因为“卖”与“买”是双向选择。
帝王不识货,那就卖给识货的,如果没有识货的,那就去“行侠仗义”。
“行侠仗义”那是好听的说法。
换一种解释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揭竿造反,反了他丫的。”
历史上的黄巢,洪秀全,都曾经历过“屡试不第”。
北宋时期的张元,屡试不第,恼羞成怒投奔了西夏。
类似这种因为“屡试不中”最后恼羞成怒的案例实在太多了,只不过大多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当读书人将“货与帝王家”当成
-->>
打发走了王玄策,姜万钧背起手在紫微殿内转了两圈。
大宁现在不缺少能够提出问题的人,而是缺少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大宁尚待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没有哪个是不重要的,都很重要,姜万钧只能从中分一个轻重缓急,先处理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再一步一步来。
这个时候,若是被杂七杂八的人和事掣肘,那他就不用干正事了。
马周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王珪和崔元礼都被闲置了一段时间,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他们世家的背景让姜万钧不得不慎重,以免向外界传递出错误的信号。
马周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若不能与姜万钧的执政理念保持一致,即便再有才华,也不会受到姜万钧重用。
马周如果觉得委屈,心怀怨恨,姜万钧也认了……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这里的“优”,并非优秀的意思,“优”通“悠”,悠闲的悠,有余力的意思。
解释起来就是,“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有闲暇,就去做官。”
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代表了读书人对于做官的态度。
所以在过去才会有,皇帝屡次下诏徵辟贤良,但有才华的人却不愿奉诏的情况出现。
徵辟,谓征召布衣出仕。
朝廷召之称“征/徵”,三公以下召之称辟。
《后汉书·蔡玄传》:“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征辟并不就。”
《晋书·王裒传》:“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王裒,二十四孝之一。)
过去的“学而优则仕”,正渐渐地在朝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方向发展。
“抡才大典”的出现,正加速了这一进程,促使这种转变趋势提速了。
作为大宁的皇帝,姜万钧当然不希望读书人全抱着“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那会让贤才在野,朝廷却无人可用。
但如果读书人全变成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表面上看,好像在说,学会了文韬武略掌握了文采武艺,都会去求得帝王的赏识,“卖”给皇上。
但这句话还有下半句的。
“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不用,卖给识家,识家不用,仗义行侠。”
这里之所以用了一个“货”字,就是因为“卖”与“买”是双向选择。
帝王不识货,那就卖给识货的,如果没有识货的,那就去“行侠仗义”。
“行侠仗义”那是好听的说法。
换一种解释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揭竿造反,反了他丫的。”
历史上的黄巢,洪秀全,都曾经历过“屡试不第”。
北宋时期的张元,屡试不第,恼羞成怒投奔了西夏。
类似这种因为“屡试不中”最后恼羞成怒的案例实在太多了,只不过大多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当读书人将“货与帝王家”当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