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小农女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流民要想合理的留下来生活,就需要按人头数去衙门办理可证明的凭证,也就是要上户籍,成为这里的正经村民。

    一般情况下,对外地人来说办理其他地方的户籍确实困难。

    但谁让当时情况乱呢。

    当时那个时候,朝廷正忙着提防外敌,周围局势不稳,大家都是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对逃过来的难民,都抱着无所谓的心态。

    总之,来一个算一个,能赚一分是一分。

    想留下可以,反正他们也不知道这地方能坚持多久,只要将来变流民的时候,别后悔就行。

    就这样,在几方的默认下,赵福祥他们这一波难民不仅成功的留了下来,每个人还都领了凭证。

    甚至办理单独的户籍户主的男人们,还能额外得到上哇村一块一亩半的宅基地用来建房生存。

    至于为什么会给一亩半的宅基地用来建房,其一是因为当时周围的空地确实多,漫山遍野除了地就是地,其二则是没人认为在当时那种征伐不断的大环境下,这些儿地能留得住,包括领他们上户籍的唐里正。

    要知道,唐里正最初的心思不过是想招揽这些儿青壮年流民,做两手准备,能一直生活固然好,如果不能,将来他们逃难时,还可以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减少独自上路的危险性。

    但谁成想,阴差阳错。

    接下来的几十年,哪怕当时他们所在的朝廷都被灭了,他们这里都没有再次打起来。

    对他们来说,就只是单纯的换了个县令,然后换一个朝廷继续交税生活而已。

    依托于周围的地势变化,他们早先儿得到的地不仅被留住了,还发展的越来越好,简直就是一波肥的典型案例。

    也是运气够好。

    而且按照当时朝廷的律法,唐里正按照人口数,还分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旱田和水田,以及周围众多不用的山坡林地,没少分一点。

    赵福祥兄弟四人,都是壮年男子,当时在县衙的时候,就直接办理了四个单独户籍出来,倒省了之后过来续办的麻烦。

    零零整整的弄完,兄弟四人带出来的银钱也都花了七七八八,余下的银钱,四人均分,便置办房屋和娶媳妇。

    上哇村的平地够多,所以,在一人分了一亩半的宅基地之后,他们甚至一人还分到了五亩水田和八亩旱地,山坡林地要多些儿,一人十五亩左右,这是因为山坡林地种不了庄稼,家里平日烧火用的木料都是自自家山坡林地的产出。

    至此之后,赵福祥兄弟四人和逃难过来的同族人都安心住在了上哇村的西南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