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清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湖北交界,在杏山以南二十里的地方,正在两省边界上,有一个叫河南坡的村子。
这是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
村子里新起了三间青砖大瓦房,在一片茅草屋中,看起来气派极了。
一个五十来岁,腰背却已经弯曲,更是满头白发,手掌皴裂的比杨树皮还粗糙的老人,手中正拿着一张洁白的纸张。
这是儿子的家书,信上的内容,他早就已经能背下来了——虽然他不识字。
他叫李树根,祖上七八代都是贫农。
李树根是一个老农民。
他的这个农民,可不是人家高门大族那样手中掌握着土地的大地主,李家只有三亩薄田,还是旱地。
南阳一代虽然水利丰富,但是,因为是大平原,是以除了河道两侧之外,别的地方都不能改成了水田的。
亩产自然极低,一亩地,还不到一百斤粮食呢!
原本啊,这过日子,就是要一年辛苦,也不过是饱餐一顿,全年的大多数时日,他都是要带着妻儿老小,给地主打零工,来换取一些吃食的。
……
李树根虽然姓李,但是,却不是南阳李家的人。
虽然他时常将“南阳李家”挂在嘴边,但是,李树根却知道,自己这一门,与人家排不上号,他打着李家的牌子,只不过是想要多混一斤粮食罢了。
有了李氏的这个门头,地主老爷给他结算工钱的时候,总是要多给了一升半斗杂粮的。
这都够家里人喝了半月稀粥了!
打了一辈子李家旗号的李树根,却不想真的遇到了李家的管事。
那是在前年冬天的事情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给柳老爷干了一天的活,刚刚给人家麦地除了草,拖着疲惫的身子,还来不及回家喝了稀饭,谁知道小儿子远远就对他说家里来了大老爷。
当时的场景,李树根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李管家那个富态劲,可是要比十里八村最大的地主老爷柳老爷都富态一些呢!
李树根很是忐忑,面对自报家门的李管事,他脸色苍白。
打了人家一辈子的旗号了,今儿被正主抓个正着,他怕是要完了啊!
谁曾想李管家竟然给了他一个帖子,让他送一子到最近的李家分支府上去听差。
李树根当即就晕了。
唬了李管家一跳,待被人救醒,李树根却当即就要给李管家磕头。
去李氏门上当差啊!
今后他就可以正当光明的打着李氏的旗号了啊!
这十里八村的,哪个地主老财还敢笑他胡咧咧?
就这样,李树根的长子进了李氏的大门,然后被集结起来,特训一阵之后,转送老虎沟。
后来,每到了月底,都有李家的管事前来送上了老大娃的工钱,后来更是听说老大娃去当兵了。
李树根忐忑极了,但是,看着积攒的越来越多的银钱,却只剩下了以泪洗面。
这是大娃子拿命换来了的啊!
再后来,三太子夺取了南阳,儿子终于寄回来家书了。
李树根清楚的记得李管事带着一只敲锣打鼓的队伍,将大红花挂在他的身上,更是文绉绉的说了一大段听不懂,但是只觉得很厉害的词汇。
他只记住了一句——他的大娃狗剩,成了排正,手下管着十几号人呢!
听说大娃现在的年薪都达到了十六两银子。
不识一个字的李树根,记住了李管事给自己念的儿子家书。
这娃娃长本事了啊!会写字了!
李树根再次瞥了一眼家书,上面的字真好看,就像是印上去的一样,比柳老爷的混蛋儿子上了五年私塾写出来的对联都好看!
湖北交界,在杏山以南二十里的地方,正在两省边界上,有一个叫河南坡的村子。
这是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
村子里新起了三间青砖大瓦房,在一片茅草屋中,看起来气派极了。
一个五十来岁,腰背却已经弯曲,更是满头白发,手掌皴裂的比杨树皮还粗糙的老人,手中正拿着一张洁白的纸张。
这是儿子的家书,信上的内容,他早就已经能背下来了——虽然他不识字。
他叫李树根,祖上七八代都是贫农。
李树根是一个老农民。
他的这个农民,可不是人家高门大族那样手中掌握着土地的大地主,李家只有三亩薄田,还是旱地。
南阳一代虽然水利丰富,但是,因为是大平原,是以除了河道两侧之外,别的地方都不能改成了水田的。
亩产自然极低,一亩地,还不到一百斤粮食呢!
原本啊,这过日子,就是要一年辛苦,也不过是饱餐一顿,全年的大多数时日,他都是要带着妻儿老小,给地主打零工,来换取一些吃食的。
……
李树根虽然姓李,但是,却不是南阳李家的人。
虽然他时常将“南阳李家”挂在嘴边,但是,李树根却知道,自己这一门,与人家排不上号,他打着李家的牌子,只不过是想要多混一斤粮食罢了。
有了李氏的这个门头,地主老爷给他结算工钱的时候,总是要多给了一升半斗杂粮的。
这都够家里人喝了半月稀粥了!
打了一辈子李家旗号的李树根,却不想真的遇到了李家的管事。
那是在前年冬天的事情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给柳老爷干了一天的活,刚刚给人家麦地除了草,拖着疲惫的身子,还来不及回家喝了稀饭,谁知道小儿子远远就对他说家里来了大老爷。
当时的场景,李树根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李管家那个富态劲,可是要比十里八村最大的地主老爷柳老爷都富态一些呢!
李树根很是忐忑,面对自报家门的李管事,他脸色苍白。
打了人家一辈子的旗号了,今儿被正主抓个正着,他怕是要完了啊!
谁曾想李管家竟然给了他一个帖子,让他送一子到最近的李家分支府上去听差。
李树根当即就晕了。
唬了李管家一跳,待被人救醒,李树根却当即就要给李管家磕头。
去李氏门上当差啊!
今后他就可以正当光明的打着李氏的旗号了啊!
这十里八村的,哪个地主老财还敢笑他胡咧咧?
就这样,李树根的长子进了李氏的大门,然后被集结起来,特训一阵之后,转送老虎沟。
后来,每到了月底,都有李家的管事前来送上了老大娃的工钱,后来更是听说老大娃去当兵了。
李树根忐忑极了,但是,看着积攒的越来越多的银钱,却只剩下了以泪洗面。
这是大娃子拿命换来了的啊!
再后来,三太子夺取了南阳,儿子终于寄回来家书了。
李树根清楚的记得李管事带着一只敲锣打鼓的队伍,将大红花挂在他的身上,更是文绉绉的说了一大段听不懂,但是只觉得很厉害的词汇。
他只记住了一句——他的大娃狗剩,成了排正,手下管着十几号人呢!
听说大娃现在的年薪都达到了十六两银子。
不识一个字的李树根,记住了李管事给自己念的儿子家书。
这娃娃长本事了啊!会写字了!
李树根再次瞥了一眼家书,上面的字真好看,就像是印上去的一样,比柳老爷的混蛋儿子上了五年私塾写出来的对联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