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活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就这样穿着也只是勉强能保持体温, 谈不上保暖。
到了晚上才是最让周青崩溃的, 脱衣服睡冷,不脱衣服睡更冷,木屋又没办法自制一个炕, 烧火石温度也只能起来一点点,直接在屋里升火盆又会把屋子里弄的烟雾缭绕的不能住人, 周青每天晚上都是在瑟瑟发抖中睡着,然后第二天又被冻醒。那种冷到不想赖床,就想窝在灶台边上生火的感觉, 周青也是第一次有。
等后面晚上实在是冷的受不了了,周青就想到以前和外婆住在乡下时用来取暖的手炉, 那也是用的柴火燃烧之后的木炭,但是因为上面撒了一层厚厚的草木灰,烟气不会散出来而且保温效果也很好。
徐向礼按周青描述的,晚上煮饭时注意这灶台里的柴火, 把木柴燃烧之后剩下的通红的炭火都收集到几个底下铺满了草木灰的竹盆里, 最后在最上面也铺上满满的草木灰,放到床底下, 热气往上流动, 木炭发出的热透过床板可以被清晰的感受到,晚上睡觉时就和睡在电热毯上似的。
而周青因为晚上睡觉尝到了甜头,做了几个小型的灰炭暖手炉,里面是找鸣父编的竹炉,因为暖手炉是通过碰触外壁来取暖的, 如果还是用竹子来装,外壁太厚,只有里面的温度很高时外面才能有温暖的感觉,所以周青找了鸣父用竹蔑编了个外壁薄薄的手炉,里面用一种密封性好的兽皮铺上防止草木灰漏出,外面又用零碎的毛皮自制了一个套子,用着既保暖又舒服。
不过鸣父把东西做出来之后,看形状比较特殊,就随口的问了一句用处。在周青告知了用途之后,也顺带着给自己家人也做了几个,鸣母用了之后,又给她祖父送了一个…就这样一传二,二传三,渐渐的村里人都用上了这种手炉。
反正平时做饭也是要烧柴火的,手炉里用的炭火也不过是烧过了的柴火,即不多费柴,又能去暖,还能随身携带,这样的暖炉自然不需要宣传就在村里流传了起来,甚至因为这段时间北阳族和西林族走的近,连西林族都开始流行这种手炉了。
虽然手炉是从鸣父手里做出来的,但是这毕竟是周青出的主意,所以在有人上门求取以物换物时,鸣父先征求了周青的意见,并且愿意和周青五五分以手炉换来的东西。
周青自然是没什么意见,不过她只要了两成的东西,毕竟她只是提供了一个方向,其余的都是由鸣父去做的,这么冷的天气还要去砍竹子,劈竹蔑,编竹炉,这一切都是鸣父做的,周青觉得自己受不起五成的东西,最多两成。收这两成也是因为她怕他们的柴火不够用,而恰巧被村民用来换手炉的物品大多是木柴,所以周青才不客气的收了两成,再多就不肯要了。
鸣父和他们相处这么长时间,自然也是了解他们,知道周青是什么样的人,也就爽快的改了分成,只不过在祖父的授意下,和来换手炉的每个人都强调了这个主意是周青出的,用来刷她在北阳族人面前的好感度。
而周青自然不知道,她足不出户的就在北阳族刷了一波好感度,住在这村子边缘有一点好处就是清静,这一段时间气温降下来,就再没有人会上这后山,连带着这一块都没什么人来。当然这样的坏处就是村子里无论发生了什么,除非是有人特地到他们面前告诉他们,否则他们是没有办法知道的,消息滞后。
周青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冬天,明明天气冷到快把空气都冻住,可是却连河水都没有结冰更别谈下雪了,这儿的水似乎只
-->>
就这样穿着也只是勉强能保持体温, 谈不上保暖。
到了晚上才是最让周青崩溃的, 脱衣服睡冷,不脱衣服睡更冷,木屋又没办法自制一个炕, 烧火石温度也只能起来一点点,直接在屋里升火盆又会把屋子里弄的烟雾缭绕的不能住人, 周青每天晚上都是在瑟瑟发抖中睡着,然后第二天又被冻醒。那种冷到不想赖床,就想窝在灶台边上生火的感觉, 周青也是第一次有。
等后面晚上实在是冷的受不了了,周青就想到以前和外婆住在乡下时用来取暖的手炉, 那也是用的柴火燃烧之后的木炭,但是因为上面撒了一层厚厚的草木灰,烟气不会散出来而且保温效果也很好。
徐向礼按周青描述的,晚上煮饭时注意这灶台里的柴火, 把木柴燃烧之后剩下的通红的炭火都收集到几个底下铺满了草木灰的竹盆里, 最后在最上面也铺上满满的草木灰,放到床底下, 热气往上流动, 木炭发出的热透过床板可以被清晰的感受到,晚上睡觉时就和睡在电热毯上似的。
而周青因为晚上睡觉尝到了甜头,做了几个小型的灰炭暖手炉,里面是找鸣父编的竹炉,因为暖手炉是通过碰触外壁来取暖的, 如果还是用竹子来装,外壁太厚,只有里面的温度很高时外面才能有温暖的感觉,所以周青找了鸣父用竹蔑编了个外壁薄薄的手炉,里面用一种密封性好的兽皮铺上防止草木灰漏出,外面又用零碎的毛皮自制了一个套子,用着既保暖又舒服。
不过鸣父把东西做出来之后,看形状比较特殊,就随口的问了一句用处。在周青告知了用途之后,也顺带着给自己家人也做了几个,鸣母用了之后,又给她祖父送了一个…就这样一传二,二传三,渐渐的村里人都用上了这种手炉。
反正平时做饭也是要烧柴火的,手炉里用的炭火也不过是烧过了的柴火,即不多费柴,又能去暖,还能随身携带,这样的暖炉自然不需要宣传就在村里流传了起来,甚至因为这段时间北阳族和西林族走的近,连西林族都开始流行这种手炉了。
虽然手炉是从鸣父手里做出来的,但是这毕竟是周青出的主意,所以在有人上门求取以物换物时,鸣父先征求了周青的意见,并且愿意和周青五五分以手炉换来的东西。
周青自然是没什么意见,不过她只要了两成的东西,毕竟她只是提供了一个方向,其余的都是由鸣父去做的,这么冷的天气还要去砍竹子,劈竹蔑,编竹炉,这一切都是鸣父做的,周青觉得自己受不起五成的东西,最多两成。收这两成也是因为她怕他们的柴火不够用,而恰巧被村民用来换手炉的物品大多是木柴,所以周青才不客气的收了两成,再多就不肯要了。
鸣父和他们相处这么长时间,自然也是了解他们,知道周青是什么样的人,也就爽快的改了分成,只不过在祖父的授意下,和来换手炉的每个人都强调了这个主意是周青出的,用来刷她在北阳族人面前的好感度。
而周青自然不知道,她足不出户的就在北阳族刷了一波好感度,住在这村子边缘有一点好处就是清静,这一段时间气温降下来,就再没有人会上这后山,连带着这一块都没什么人来。当然这样的坏处就是村子里无论发生了什么,除非是有人特地到他们面前告诉他们,否则他们是没有办法知道的,消息滞后。
周青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冬天,明明天气冷到快把空气都冻住,可是却连河水都没有结冰更别谈下雪了,这儿的水似乎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