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厨子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04 这个时代满地服妖
自从在客栈醒来,邬阑就没好生吃过一顿饭,一是身体尚未恢复,又成天赶路,没机会去弄一些像样的吃食。二是初到这里,隔阂感很强烈,并不愿意接触这里的人和事,所以宁愿呆在车里看看游记,已自己的方式来化解隔阂感。
虽然张嬷嬷也会叫张伯去歇脚的村镇转转,补充些干净的水和新鲜吃食。但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古代,做一次长途旅行,其艰难可想而知。她觉得自己的胃都要萎缩了,除了醒来吃的那碗白粥还不错,对于这个时代的饮食状况,她是一概不知。
有时侯实在不想吃那些干巴巴的饼子,就让张伯去打包些方便携带的吃食小菜,把饼子破开,像肉夹馍那样把小菜夹进去,干巴巴的饼子吸收了小菜的鲜香,瞬间就有了滋味,张嬷嬷一口气连吃两三个,完了还要咂咂嘴。邬阑瞧她一脸吃货样,暗自撇撇嘴,心想这也就比吃干巴巴的饼子强点。
饮食还不是令她纠结的,原主这具身子才让她最是恼火,也不知道是怎么长那么大的,底子太差了。从醒来之后她就发现了,身无二两肉,四肢纤细无力,走路走不了几步就气喘吁吁,心肺功能又差,更不要说还大病了一场,明显长期营养不良,又缺乏必要的锻炼。
趁晚间休息试着做瑜伽,做不了大的动作,一些伸展体式还是可以。又不敢做的太过,好在这具身子的柔韧性还不错,只是手臂力量差些,即便这样,也比当初醒来那会感觉好多了。
虽然在路上没法讲究吃穿,但邬阑还是尽量把自己收拾齐整些,只是这长衣长裙着实难穿,又不好告诉嬷嬷说,我忘记怎么穿衣服了。梳头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张嬷嬷就特喜欢给她梳那种高高的髻,然后斜斜的垂下来,再插一两件首饰。看着有点儿像顶了一个加大号冲天炮。
她心里默默吐槽着一路来的“艰辛”,摸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巧的镜匣,里面放了一面圆形水银镜,还是折叠手柄,背面是折枝牡丹图案,做工极为精细。她拿着镜子把玩了一番,心里感叹,这工艺一点都不亚于现代。
记得当初在客栈里,她第一次看见洗脸盆里的影子,吓得差点把水盆打翻,这不就是她十五六岁时候的样子吗!只是如今的自己更显消瘦。
再看看镜子里这张年轻了许多的脸,两条眉毛长得最有特色,挺一的,一抬一皱,挺会表达情绪。眼睛挺亮,鼻子也高挺,嘴唇也饱满,要是在后世,就是那令人羡慕的五官。
她对着镜子做了个鬼脸,张嬷嬷“噗~”的一声笑了出来:“姑娘这性子就跟娘子一摸一样,活泼的很。”
邬阑转头看着她:“我娘?我长得像她吗?”
张嬷嬷心知她全然不记得了,暗暗叹气,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怀念的意味:“姑娘倒是像你父亲多些,你娘长得像你外祖母,你外祖母可是江南有名的才女,当年谁人不知文氏双姝?只可惜……”
邬阑暗想,这还有故事不成?于是道:“那……我父亲呢?”
“你父亲,出身河间邬家,和你母亲……”
停顿半晌,也不见张嬷嬷再说出只言片语,邬阑以为她在回忆,不成想她却转过脸去,用手捂了嘴,双肩还跟着微微抖动起来。
她有些懵了,这难不成还有深仇大恨在里面?原主长期营养不良,说明生活状况并不好,难到也跟身世有关?只可惜她没有继承原主一丝半点的记忆,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感受。
好一会,张嬷嬷才擦了眼睛,转过头来,有些羞赧:“瞧我,说着说着就忍不住了”,顿了顿,然后接着:“老奴以前是你外祖母身边的人,后来娘子出嫁,我两口子就一直跟在她身边了,娘子喜欢叫老奴为姆嬷嬷,姑娘以后也可以这样叫老奴”。
邬阑之前一直在猜测她的身份,现在得到了证实,于是点点头:“嬷嬷你放心,我也会慢慢好起来的”。至于其它的,她还有时间可以慢慢去了解,这个与她同名不同时代的女子。
越接近江宁府,道路越好,跑的车辆也越多,经过的村镇也越来越繁华。深秋时节,本应是一片丰收的场景,可这江南的农田并非是这种景象。
“嬷嬷,这田里种的是什么庄稼?”
张嬷嬷笑道:“姑娘是没在江南呆过啊,自然不知,很多地方都不种庄稼了”。
“哦?”邬阑惊诧道:“不种庄稼那种什么?”
在她印象里,古代中国可是长期处在人均粮食安全线以下,百姓长期吃不饱肚子,这江南如此好的自然条件,怎会不种粮食?
“自然种棉花,种烟草,还有种桑树喽”,张嬷嬷继续道:“北方也如此,虽不如南方种的多,但也不少”。
邬阑皱眉,心想这都是经济作物,即然是经济作物说明农业开始商品化,难不成这里也像17世纪的英帝国,为把持糖贸易在殖民地大量兼并土地来种植甘蔗?
“那百姓吃的粮食又从哪来呢?”
张嬷
-->>
04 这个时代满地服妖
自从在客栈醒来,邬阑就没好生吃过一顿饭,一是身体尚未恢复,又成天赶路,没机会去弄一些像样的吃食。二是初到这里,隔阂感很强烈,并不愿意接触这里的人和事,所以宁愿呆在车里看看游记,已自己的方式来化解隔阂感。
虽然张嬷嬷也会叫张伯去歇脚的村镇转转,补充些干净的水和新鲜吃食。但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古代,做一次长途旅行,其艰难可想而知。她觉得自己的胃都要萎缩了,除了醒来吃的那碗白粥还不错,对于这个时代的饮食状况,她是一概不知。
有时侯实在不想吃那些干巴巴的饼子,就让张伯去打包些方便携带的吃食小菜,把饼子破开,像肉夹馍那样把小菜夹进去,干巴巴的饼子吸收了小菜的鲜香,瞬间就有了滋味,张嬷嬷一口气连吃两三个,完了还要咂咂嘴。邬阑瞧她一脸吃货样,暗自撇撇嘴,心想这也就比吃干巴巴的饼子强点。
饮食还不是令她纠结的,原主这具身子才让她最是恼火,也不知道是怎么长那么大的,底子太差了。从醒来之后她就发现了,身无二两肉,四肢纤细无力,走路走不了几步就气喘吁吁,心肺功能又差,更不要说还大病了一场,明显长期营养不良,又缺乏必要的锻炼。
趁晚间休息试着做瑜伽,做不了大的动作,一些伸展体式还是可以。又不敢做的太过,好在这具身子的柔韧性还不错,只是手臂力量差些,即便这样,也比当初醒来那会感觉好多了。
虽然在路上没法讲究吃穿,但邬阑还是尽量把自己收拾齐整些,只是这长衣长裙着实难穿,又不好告诉嬷嬷说,我忘记怎么穿衣服了。梳头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张嬷嬷就特喜欢给她梳那种高高的髻,然后斜斜的垂下来,再插一两件首饰。看着有点儿像顶了一个加大号冲天炮。
她心里默默吐槽着一路来的“艰辛”,摸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巧的镜匣,里面放了一面圆形水银镜,还是折叠手柄,背面是折枝牡丹图案,做工极为精细。她拿着镜子把玩了一番,心里感叹,这工艺一点都不亚于现代。
记得当初在客栈里,她第一次看见洗脸盆里的影子,吓得差点把水盆打翻,这不就是她十五六岁时候的样子吗!只是如今的自己更显消瘦。
再看看镜子里这张年轻了许多的脸,两条眉毛长得最有特色,挺一的,一抬一皱,挺会表达情绪。眼睛挺亮,鼻子也高挺,嘴唇也饱满,要是在后世,就是那令人羡慕的五官。
她对着镜子做了个鬼脸,张嬷嬷“噗~”的一声笑了出来:“姑娘这性子就跟娘子一摸一样,活泼的很。”
邬阑转头看着她:“我娘?我长得像她吗?”
张嬷嬷心知她全然不记得了,暗暗叹气,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怀念的意味:“姑娘倒是像你父亲多些,你娘长得像你外祖母,你外祖母可是江南有名的才女,当年谁人不知文氏双姝?只可惜……”
邬阑暗想,这还有故事不成?于是道:“那……我父亲呢?”
“你父亲,出身河间邬家,和你母亲……”
停顿半晌,也不见张嬷嬷再说出只言片语,邬阑以为她在回忆,不成想她却转过脸去,用手捂了嘴,双肩还跟着微微抖动起来。
她有些懵了,这难不成还有深仇大恨在里面?原主长期营养不良,说明生活状况并不好,难到也跟身世有关?只可惜她没有继承原主一丝半点的记忆,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感受。
好一会,张嬷嬷才擦了眼睛,转过头来,有些羞赧:“瞧我,说着说着就忍不住了”,顿了顿,然后接着:“老奴以前是你外祖母身边的人,后来娘子出嫁,我两口子就一直跟在她身边了,娘子喜欢叫老奴为姆嬷嬷,姑娘以后也可以这样叫老奴”。
邬阑之前一直在猜测她的身份,现在得到了证实,于是点点头:“嬷嬷你放心,我也会慢慢好起来的”。至于其它的,她还有时间可以慢慢去了解,这个与她同名不同时代的女子。
越接近江宁府,道路越好,跑的车辆也越多,经过的村镇也越来越繁华。深秋时节,本应是一片丰收的场景,可这江南的农田并非是这种景象。
“嬷嬷,这田里种的是什么庄稼?”
张嬷嬷笑道:“姑娘是没在江南呆过啊,自然不知,很多地方都不种庄稼了”。
“哦?”邬阑惊诧道:“不种庄稼那种什么?”
在她印象里,古代中国可是长期处在人均粮食安全线以下,百姓长期吃不饱肚子,这江南如此好的自然条件,怎会不种粮食?
“自然种棉花,种烟草,还有种桑树喽”,张嬷嬷继续道:“北方也如此,虽不如南方种的多,但也不少”。
邬阑皱眉,心想这都是经济作物,即然是经济作物说明农业开始商品化,难不成这里也像17世纪的英帝国,为把持糖贸易在殖民地大量兼并土地来种植甘蔗?
“那百姓吃的粮食又从哪来呢?”
张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