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小炮灰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国人两千年来的梦想, 不就是想要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能在这块土地上耕作吃饱穿暖衣食无忧吗?

    这是深种在骨子里的农耕文明。

    正因为此,在包产到户被宣扬后, 这成为了风潮。

    包产到户是趋势。

    然而这土地到了自己手上, 一家一户的生产力又能提升多少呢?

    小岗村走出了第一步,四十年后却又靠着集体经济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阮文当即否定了分地的提议。

    “分了地之后各家各户忙自家的,一时半会儿固然有干劲,但这种情况长远不了。”

    村长没听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三提五统之后村里人手上没多少余粮,这个咱们都清楚。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分了地, 这些该交的也少不了。咱们村粮食产量不错,棉花也算丰收,过去这些年哪年多劳多得?难不成分了地之后, 地里的庄稼还能更好?”

    “我知道, 有钱的兴许去弄化肥,又或者自家积肥想方设法让庄稼丰收, 到了农忙时节能多点收成。又或者人家压根不想种棉花,想种些花生大豆换个样, 自家有地种什么都自由一些。可村长你想想大家为什么想要分地呢?还不是因为想靠着种地让自己富起来?”

    村长点了点头, 谁不想有钱呢?

    又有谁不想多吃两块肉。

    这是千百年来农民最朴素的愿望。

    当初,为什么农民帮着打鬼子?

    还不是因为赶走了小鬼子, 就能分地, 不再用当长工吗?

    “单干是自由,但是遇到的问题多。就拿浇地这回事说,咱们村头有河, 所以过去都是直接引河里的水去灌溉,村里人一起垅土,轮流当值看水就行了。要是各家干各家的,先是得有抽水的电机,得有水带,这些得自家去买,农忙时节都凑一起去了,你去借别人家的,能借的了一时还能一直借着用吗?分地之后怕是还没等着粮食增产,得先各种开支。”

    “现在工厂多了,尤其是纺织厂多了,咱们剩下来的棉花可以卖给厂子里,可是一家一户又能留下多少棉花?你的东西少,人家就会压价,这话我说的没错?”

    阮文之前到底是在棉厂

    工作了将近一年,虽说棉厂自身不收购棉花,但她也去过棉站,跑过黑市,知道这里面的道道。

    村长点了点头,“这倒是。”

    嫌少,然后挑三拣四的压价,哪年都这样。

    “少了他们就各种挑剔,各家各户出去卖棉花卖粮食又都需要人。可要是聚在一起,那就用不了这么多人了。”集体合作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了分工,做好分工上的优化,能最大程度的利用人力。

    一百户人家纷纷带着自家的棉花去卖挣点小钱。

    如果合在一起,只需要几个人就能搞定这件事,而剩下的人能做的事就多了。

    “聚在一起咱们量也大,到时候就是咱们挑剔他们,这家不收就去换别家,纺织厂那么多,还差这么一家吗?”

    村长看了眼老支书,老人家懒懒的靠在那里,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是阮文,村子里的人不见得会这么想。”

    大家太想要属于自己的一块地。

    “所以您得学会变通啊,原先咱们的自留地是二分地,你现在多余出来一些,给一亩成吗?让他们自己爱种什么就种什么去。”阮文心里有数,王家沟的土地人均不到四亩,即便是给出一亩田的自留地,剩下的也够了。

    “剩下的地大家伙一起种,年底给分红。至于种什么,当然跟之前不一样了。”

    阮文笑了起来,“村长您要是信得过我,那咱们来个约法三章签合同,你回去后组织大家种黄麻,我负责收。”

    “黄麻,你收那玩意干什么?”他们隔壁县有个麻绳场,收黄麻。

    “挣钱啊,种子我提供,你们负责种就行了,收了之后卖给我。这玩意好好种,一亩地出个五百来斤不是问题。这玩意儿和棉花价钱差不多,但是产量可比棉花高多了。”

    一亩地能收多少棉花?

    村长心底里算这笔经济账,很快他就发现这样一亩地能多挣十块钱,这要是十亩地的话那可就是一百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