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来(第1页/共2页)
嫁给太傅冲喜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酒楼内。
樊锐气得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紫,好半天才憋出一句:“你擅改先贤之意,罪不可恕!”
樊锐直接扣了一大顶帽子在戚映欢头上。
这就没意思了,戚映欢想。
众学子都觉得樊锐太过心思狭隘,不过是调侃你两句,就上升到这个程度,和女人计较,嘴脸太难看了。
宋青云和魏华维护戚映欢道:“弟妹不过说了自己的见解,樊兄未免大题小做。”
“什么小题大做?”樊锐抓住死理不放:“分明是谢夫人曲解先贤之言。”
戚映欢无奈,她知道要是今天不让樊锐吃点苦头,他肯定不善罢甘休。
戚映欢冷静下来,思索了片刻后说:“樊公子既然敢给我定罪,那肯定对《论语》如数家珍,小女子倒想请教一二。”
众人一愣,不知戚映欢打着什么主意。
樊锐心道:莫不成,她想用论语考自己?只要自己没答上来,那罪名就不成立。
一个连论语意思都没理解透彻的人,又怎么能给别人定罪。
谢喻舟的夫人倒是有几分急智。
众学子反应了过来。
樊锐心中冷笑了一下,他对自己的才学相当自信,既然戚映欢送上门来,就不能怪他羞辱对方。
“尽管问来。”樊锐很自信地说。
宋青云和魏华有些着急,戚映欢给了他们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弟妹看上去挺有把握?要不,先看看情况。
片刻后。
只听戚映欢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何意?”
樊锐笑了,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呢,也只有这个程度罢了。
他道:“这句话出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意为: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注1]
在场的人都知道。
但戚映欢还没等樊锐解释,就打断了他的话到:“不不不,樊公子听错了,我是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断句不一样,意思就完全不同。戚映欢提的这一句,在后世就有五种断句方法。不过现在没这一说。
她就不信樊锐马上能答出来。
樊锐愣了一下,还有这样断句的吗?
众学子也是沉默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等等,这样一来不就完全和之前的民愚思想不同了吗?
有心思敏捷的学子已经联系上下文,反应了过来。
其意和之前产生了巨大分歧,意思是要去教化百姓。
这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思想的体现。
这个思路貌似可以啊!
众人心中一惊。难道孔子是这个意思?
脸樊锐陷入沉默,他从没想过这样断句,先生也没教过,他开始慌乱了,身上冒着汗,不断思考着这句话。
接着戚映欢又抛出第三种说法:“还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樊公子可以为我解释一下吗?’
意思又变了,变成: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
这似乎更符合《论语》的语言规律,也更合乎孔子的思想。[注2]
学子们静默了一晌,交头接耳兴奋地议论开来,戚映欢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樊锐惊恐地注视着戚映欢。
这些他都没听过,枉他之前还自信满满,却被戚映欢问到答不出话来。
他开始怀疑人生,他之前所学的都是对的吗?他学过《论语》吗?
他是谁?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樊锐一脸苍白地坐在位置上,不发一言,陷入沉思。
戚映欢心中对樊锐轻哼了下,他也不是很了不起吗。这样就被震惊到了?当时问谢喻舟,谢喻可镇定了。
还是这群人好糊弄。
戚映欢见好就收:“诸位兄长,这
-->>
酒楼内。
樊锐气得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紫,好半天才憋出一句:“你擅改先贤之意,罪不可恕!”
樊锐直接扣了一大顶帽子在戚映欢头上。
这就没意思了,戚映欢想。
众学子都觉得樊锐太过心思狭隘,不过是调侃你两句,就上升到这个程度,和女人计较,嘴脸太难看了。
宋青云和魏华维护戚映欢道:“弟妹不过说了自己的见解,樊兄未免大题小做。”
“什么小题大做?”樊锐抓住死理不放:“分明是谢夫人曲解先贤之言。”
戚映欢无奈,她知道要是今天不让樊锐吃点苦头,他肯定不善罢甘休。
戚映欢冷静下来,思索了片刻后说:“樊公子既然敢给我定罪,那肯定对《论语》如数家珍,小女子倒想请教一二。”
众人一愣,不知戚映欢打着什么主意。
樊锐心道:莫不成,她想用论语考自己?只要自己没答上来,那罪名就不成立。
一个连论语意思都没理解透彻的人,又怎么能给别人定罪。
谢喻舟的夫人倒是有几分急智。
众学子反应了过来。
樊锐心中冷笑了一下,他对自己的才学相当自信,既然戚映欢送上门来,就不能怪他羞辱对方。
“尽管问来。”樊锐很自信地说。
宋青云和魏华有些着急,戚映欢给了他们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弟妹看上去挺有把握?要不,先看看情况。
片刻后。
只听戚映欢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何意?”
樊锐笑了,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呢,也只有这个程度罢了。
他道:“这句话出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意为: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注1]
在场的人都知道。
但戚映欢还没等樊锐解释,就打断了他的话到:“不不不,樊公子听错了,我是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断句不一样,意思就完全不同。戚映欢提的这一句,在后世就有五种断句方法。不过现在没这一说。
她就不信樊锐马上能答出来。
樊锐愣了一下,还有这样断句的吗?
众学子也是沉默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等等,这样一来不就完全和之前的民愚思想不同了吗?
有心思敏捷的学子已经联系上下文,反应了过来。
其意和之前产生了巨大分歧,意思是要去教化百姓。
这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思想的体现。
这个思路貌似可以啊!
众人心中一惊。难道孔子是这个意思?
脸樊锐陷入沉默,他从没想过这样断句,先生也没教过,他开始慌乱了,身上冒着汗,不断思考着这句话。
接着戚映欢又抛出第三种说法:“还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樊公子可以为我解释一下吗?’
意思又变了,变成: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
这似乎更符合《论语》的语言规律,也更合乎孔子的思想。[注2]
学子们静默了一晌,交头接耳兴奋地议论开来,戚映欢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樊锐惊恐地注视着戚映欢。
这些他都没听过,枉他之前还自信满满,却被戚映欢问到答不出话来。
他开始怀疑人生,他之前所学的都是对的吗?他学过《论语》吗?
他是谁?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樊锐一脸苍白地坐在位置上,不发一言,陷入沉思。
戚映欢心中对樊锐轻哼了下,他也不是很了不起吗。这样就被震惊到了?当时问谢喻舟,谢喻可镇定了。
还是这群人好糊弄。
戚映欢见好就收:“诸位兄长,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