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选调生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清明节的前几天,钟国正的父亲打来电话,问他:“清明节就要到了。按我们家乡的规矩,祭祖是前三后三。你能不能请假回来,给你奶奶挂扫(扫墓)?如果你能回来,我们就等着你一起去挂扫,如果没有时间回来,我们也好安排,不能耽误挂扫的时间。”
钟国正经父亲这么一说,才想起清明节的事情来。是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在眼前。每当这个时候,没有人想不去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人的生命在没有遇到危机的时候,没有几个人会想到生命会在某一天突然终止。总以为生命会很长很长,人会很伟大很伟大,没有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没有自己挣不了的面子,没有自己斗不过的气,谁都很少把谁放在自己的眼里。
5号的清明节是星期二,他决定请两天假,2号赶回去,3号星期天去挂扫,几个在读书的弟弟就不用请假了。
3号这天一吃完早饭,钟国正就和三个弟弟、四个堂弟一起,跟着爹爹和满满两个长辈,带着各种祭品,以及锄头、畚箕等修整、加固坟墓用的工具,向山上虔诚地走去。
山上有钟国正老公公、老奶奶和公公、奶奶的坟墓。
每到一处坟墓,一行人先是把祖坟四周的杂草刺蓬等等割干净,再看看坟堆是否有塌陷,或者不甚美观的地方,如果有,就要从旁边先挖一些粘土,用畚箕装上运来,倒在塌陷之处,夯实之后,在挖来一些整块的大草坝来,放在夯实好了的粘土上面,让它们融为一个整体,以便于草根对粘土的链接和凝固。这样经过修剪杂草刺蓬,修补加固坟堆,整个坟墓就显得焕然一新,变得更加的坚固和美观。
做完了这些之后,一行人才开始正式的祭拜活动。
农村的祭拜活动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必须要的程序和仪式,也是不会省略的。虽然祭拜的程序和仪式只是一种形式,但透过这种形式传承的,却是一种对逝者怀念,对生者鼓劲的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
事实上,任何的历史和文明,或者是文化和习俗,最后无一不是具化在家庭和个人这个角色上,并且通过家庭和个人在各种各样的程序和仪式钟,一节又一节,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的。
钟国正的父亲把祭品——三个盛着不同品种肉的碗,三个空酒杯,一一摆放在墓碑前的平石上,然后插好蜡烛和香,拿出酒壶把三个空酒杯斟上八分的白酒,再点燃蜡烛、香和鞭炮,然后带领着大家跪在墓碑前,开始三鞠躬。
在三鞠躬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对未来的想法,或者说是奋斗目标,在心里默默地汇报给已经逝去的长辈,汇报完毕后,还要十二分真诚的小声对墓主说出:“请老公公或老奶奶(公公或奶奶),保佑我实现XX心愿。”据说,只有这样,自己奋斗的目标,才有可能得到逝去的长辈的暗中支持。
三鞠躬后,如果旁边还有其他人家的坟墓的,带头人还要拿一杯酒,围着祖坟四周撒一圈,同时还要烧一些钱纸,算是给祖先的邻居送去一些小福利,免得他们来打扰祖先。如果祖坟旁边没有其他的坟墓,则酒都撒在墓碑前,钱纸也都烧在墓碑之前。
做完了这些程序和仪式,看着这一个一个祖先的坟墓,想想这一个一个先后逝去的亲人,钟国正心里顿时感到特别的清醒了,知道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来做什么的。
是啊,平时很少去思考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现在想想自己的来处,人的来源便再清楚不过了。自己来自于父辈,父辈又来自于父辈,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叶连着枝,枝连着干,干连着根,根连着源。没有一个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不管树长得再大,枝开得再多,叶生得再茂,连着的干只有一根,指向的源也只有一处。钟国正心想,这就是隐藏在血脉中的思念,融化于基因中的密码,是我们生命的来源。
人的一生,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面对死亡。对死亡的面对,随着年纪的增长而不断拉近距离。父母还在的时候,儿女的生命都有归宿,儿女们就不用去直面死亡。而一旦父母离去,儿女的生命就突然走上了直面死亡的路上,再也无法躲避死亡这种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是人烟之处,就必有血脉之说,必有传宗的使命,必有接代的重任。人活着,不管富有还是贫穷,不论有压力还是没压力,只要生命不停,就会寻根不止,问祖不息;只要生命还在,就会不忘使命,不忘重任。
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会叶落,会归根,会重新回到祖先的怀抱里。到
-->>
清明节的前几天,钟国正的父亲打来电话,问他:“清明节就要到了。按我们家乡的规矩,祭祖是前三后三。你能不能请假回来,给你奶奶挂扫(扫墓)?如果你能回来,我们就等着你一起去挂扫,如果没有时间回来,我们也好安排,不能耽误挂扫的时间。”
钟国正经父亲这么一说,才想起清明节的事情来。是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在眼前。每当这个时候,没有人想不去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人的生命在没有遇到危机的时候,没有几个人会想到生命会在某一天突然终止。总以为生命会很长很长,人会很伟大很伟大,没有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没有自己挣不了的面子,没有自己斗不过的气,谁都很少把谁放在自己的眼里。
5号的清明节是星期二,他决定请两天假,2号赶回去,3号星期天去挂扫,几个在读书的弟弟就不用请假了。
3号这天一吃完早饭,钟国正就和三个弟弟、四个堂弟一起,跟着爹爹和满满两个长辈,带着各种祭品,以及锄头、畚箕等修整、加固坟墓用的工具,向山上虔诚地走去。
山上有钟国正老公公、老奶奶和公公、奶奶的坟墓。
每到一处坟墓,一行人先是把祖坟四周的杂草刺蓬等等割干净,再看看坟堆是否有塌陷,或者不甚美观的地方,如果有,就要从旁边先挖一些粘土,用畚箕装上运来,倒在塌陷之处,夯实之后,在挖来一些整块的大草坝来,放在夯实好了的粘土上面,让它们融为一个整体,以便于草根对粘土的链接和凝固。这样经过修剪杂草刺蓬,修补加固坟堆,整个坟墓就显得焕然一新,变得更加的坚固和美观。
做完了这些之后,一行人才开始正式的祭拜活动。
农村的祭拜活动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必须要的程序和仪式,也是不会省略的。虽然祭拜的程序和仪式只是一种形式,但透过这种形式传承的,却是一种对逝者怀念,对生者鼓劲的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
事实上,任何的历史和文明,或者是文化和习俗,最后无一不是具化在家庭和个人这个角色上,并且通过家庭和个人在各种各样的程序和仪式钟,一节又一节,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的。
钟国正的父亲把祭品——三个盛着不同品种肉的碗,三个空酒杯,一一摆放在墓碑前的平石上,然后插好蜡烛和香,拿出酒壶把三个空酒杯斟上八分的白酒,再点燃蜡烛、香和鞭炮,然后带领着大家跪在墓碑前,开始三鞠躬。
在三鞠躬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对未来的想法,或者说是奋斗目标,在心里默默地汇报给已经逝去的长辈,汇报完毕后,还要十二分真诚的小声对墓主说出:“请老公公或老奶奶(公公或奶奶),保佑我实现XX心愿。”据说,只有这样,自己奋斗的目标,才有可能得到逝去的长辈的暗中支持。
三鞠躬后,如果旁边还有其他人家的坟墓的,带头人还要拿一杯酒,围着祖坟四周撒一圈,同时还要烧一些钱纸,算是给祖先的邻居送去一些小福利,免得他们来打扰祖先。如果祖坟旁边没有其他的坟墓,则酒都撒在墓碑前,钱纸也都烧在墓碑之前。
做完了这些程序和仪式,看着这一个一个祖先的坟墓,想想这一个一个先后逝去的亲人,钟国正心里顿时感到特别的清醒了,知道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来做什么的。
是啊,平时很少去思考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现在想想自己的来处,人的来源便再清楚不过了。自己来自于父辈,父辈又来自于父辈,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叶连着枝,枝连着干,干连着根,根连着源。没有一个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不管树长得再大,枝开得再多,叶生得再茂,连着的干只有一根,指向的源也只有一处。钟国正心想,这就是隐藏在血脉中的思念,融化于基因中的密码,是我们生命的来源。
人的一生,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面对死亡。对死亡的面对,随着年纪的增长而不断拉近距离。父母还在的时候,儿女的生命都有归宿,儿女们就不用去直面死亡。而一旦父母离去,儿女的生命就突然走上了直面死亡的路上,再也无法躲避死亡这种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是人烟之处,就必有血脉之说,必有传宗的使命,必有接代的重任。人活着,不管富有还是贫穷,不论有压力还是没压力,只要生命不停,就会寻根不止,问祖不息;只要生命还在,就会不忘使命,不忘重任。
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会叶落,会归根,会重新回到祖先的怀抱里。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