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斐潜打发完了围拢在杜远帐篷之外的人员之后,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一个人坐在帐篷之内,发起呆来。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士族形成逐渐封闭的圈子呢

    换句话说,是什么东西导致华夏民族丧失了走出去的动力呢

    若是按照斐潜上学时候学过的一句话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着经济基础。

    斐潜仔细想想,其实在春秋到战国,战国到秦朝,秦朝到汉朝,几乎是每一个朝代都有思想在不断的碰撞,试图主导着整个国家政权和社会经济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有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治国理念,什么奇怪的都有,甚至有人提出来推崇回归原始崇拜野兽的,到了战国时期剩下了法家、墨家、兵家、儒家、道家、纵横家等等比较大的,有完整思想体系结构的学派存留下来,随后秦朝以法家崛起,却没能以法家治理好当时的社会矛盾,崩盘了,刘邦建立汉朝初期用的是黄老的道家,休养生息,之后汉武帝用的是儒家巩固统治

    斐潜拿了纸笔,将自己杂乱的思绪写了下来。

    嗯,那个乱入的王莽就忽略不计吧

    不过,为何最后是儒家在这一场思想层面的乱战当中胜出了,成为了现在汉朝的主导学问而且还在随后的朝代里面越演越烈,独霸政坛

    斐潜思索良久,最后在纸上落下了统治两个字

    汉武帝时期,内有各个封国之内的王爷权势不断膨胀,外有匈奴等外敌不断侵扰,所以急迫的需要一种可以在思想道义上支持他进行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工具,董仲舒就在关键时刻献上了改良版的儒家思想,为汉武帝排除了内忧也打击了外患。

    从这个方面来说,儒家是有正面的意义的,但是为何后来长歪了

    而且是越长越歪

    斐潜在统治二字下写下了新的四个字“愚民、抑商”,然后稍稍停顿了一下,又写下“懒惰”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开启民智,让民众懂得什么是礼什么是义,而在儒家的继承者手里,却一边捧着孔子,一边干着与孔子完全相反的事情

    一个祖辈都在同一个地方劳作不息什么都不懂的农民,明显会比一个走南闯北见识广泛的商人来的好统治;一个老实巴交连字都不会写的百姓,明显比一个掌握了知识开启了智慧的学士好统治

    因此愚民抑商。

    因为这个方法曾经见效过,好用,所以就没有想过要转变,或者说根本就不想变,于是就在不断的强调祖宗大法好论调中,懒惰下去,失去了开拓创新的能力和勇气

    导致到后期想要变法的人,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皇帝喜欢越来越多的愚民,士族为了保护自己地位不动摇,就越来越紧紧的捏着知识不外流,越发的封闭

    这种封闭的思想,虽然最终被科举制度打破,但是只是打破了士族的这个圈子而已,而在整个思想上的封闭性质却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天朝上国,呵呵。

    地大物博,呵呵。

    四方蛮夷,呵呵。

    如果可以,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