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然就笑了起来:“好你个大孙真是备懒得可以咱看你是为了躲懒才想到这些个法子吧。”

    “按照大孙的想法这般下来县里的事情很多都不必通过奏章到京师来当地就能处理了。”

    “县城不行的就府城府城不行的就省城。”

    “只有事情到了省城处理不了的时候才会到京师来。这般天下多的不说七八成的奏章都要减下去了。”

    “这往后待大孙到了咱这个位置的时候怕不是整日里都能游手好闲了。”

    朱英无奈笑道老爷子咋就往这方面想过去了呢。

    诚然皇帝本身从日常繁杂的事务中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解脱。

    其实朱英的这个法子说到底还是模仿后世的关键点:以法治国。

    也就是所有的事务将会根据大明律法来完成。

    在这些职权部门成立完善后朱英接下来的关键就是从民生中脱身成立关于律法专门研究的部门。

    更多的精力可以放到大明整体的经济上军事上还有各类研究方向迈入到工业化的一个起步过程。

    “爷爷这哪有轻松的时候呀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呢。一切还得等番薯等作物的粮种成熟后才可以大规模的进行。”

    “百姓的温饱问题和安全问题终究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只有这样大明百姓对于咱老朱家才会更加的维护。”

    “到时候朝廷作下的决定才会更加的顺利。”

    朱英苦笑着解释道。

    听到大孙的最后一句朱元璋眼中闪烁着异彩。

    他知道大孙的野心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当真个大明的百姓都变得忠诚还有现在这般程度的军队操练加上番薯等作物带来的粮食储备。

    不管是哪个皇帝在有这样的国力后都会忍不住生出巨大的野望。

    不同于往前的朝代如今大明的眼界更加的开阔这也是得益于前朝明白了天下这个概念比想象中的还要来得大得多。

    谁能拒绝成为千古一帝的诱惑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问道:“大孙觉得待这些完全成熟后大致需要多久的时间。”

    朱英闻言心中琢磨一番后说道:“快则三年短则五载应当就差不多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按照他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完全可以活到那时候的。

    那么这千古一帝的称号大孙或许也不一定需要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