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章:釜底抽薪(1 / 2)

仅仅只是在3000米中空层下。就损失了大约30%的战斗机。剩余的7万架战斗机。仍然朝着上层空间。不断地加速飞行。但是,越是飞行到上层空间越是被大量的微粒子组成的密集垃圾云所覆盖。

同时,损失的战斗机数量,也开始成倍增加。很快达到8000米高空之际。就已经超过50%损失。这时候已经看到了大批的密密麻麻的无人机。足有上亿的数量。

它们一直沿着上空的一条边线开始俯冲下来。这条边线就是垃圾云边线。因为依靠地面引力造成的下降惯性,所以他们始终处于上部空间。在使用自己的行动造成的动力气动。

更加加速了垃圾云的下滑。因为垃圾云是覆盖性的。所以,躲避?那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微粒子是人类目测无法识别的。同时,雷达根本无法识别这样的微粒子。只要是战斗机打开雷达锁定。

就会遭到更多微粒子吸引。这就是雷达电磁效应圈造成的,小范围引力因素造成的。所以,大批打开雷达的战斗机。不断地被微粒子四面攻击。于是抵抗军前部战机群。火速关闭雷达。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咪\咪\阅读\app \.mimiread.\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改用了纯光秒系统。这就是等于这些战斗机。完全退化到了20世纪30-50年代时代。那就是不仅仅是降维打击了?都是无维度打击了。因此,残余的大约3万架战斗机。基本带伤的开始迎战1亿左右的无人机集群。

这一次与第一次北部迎战还有不同是。无人机下来时候,就已经开火射击。而处于地处迎战的战斗机。首先就是因为垃圾云干扰。导致首先失去了优势制空站位。这对于空战时候。十分重要的。

因此,大批的无人机一面攻击。一面开始分散朝着地面跟着垃圾云快速下降。超过了3000米高空。就会进入常规的地面引力超强区域。所以,这个时候超微粒已经加速到了超过音速。

后面的一大片大约3000万架无人机。跟着闯过了最后一层的战斗机拦截。进入了中低空的导弹,火炮拦截区。瞬间无人机开始大量分散。随后顺着微粒尘埃云直接进入了全球的各地放空区。

随后,无人机开始转换对地打击模式。瞬间开始转变为涵道旋翼机攻击模式。于是,在2000米空中,大批的无人机开始悬停。然后到处扫描发射导弹,光子炮,激光炮。打击那些雷达,信息中心。防控导弹阵地,光子炮塔。激光炮塔等。

其余的一部分无人机

跟着还是攻击机模式,直接俯冲打击。随后地面就开始疼起来一团团的火球。接连的防空塔被火炮击中摧毁。这些光子炮是不可能摧毁坚固的混凝土钢铁骨架。

他们主要是摧毁那些光子炮上层的发射塔上部。这些地方都是软化机构建筑。因为他配合光子炮的转动。而3000万架下来的无人机中,还有大约500万架是B型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可以转化专门对地突击打击无人机。突击打击无人机。使用的光子炮是含有炮弹的穿甲能力的光子炮弹。所以,打击下部的防空塔基座是依靠这些无人机完成的。

这样的大批分散打击。等于整个南半球上到处都被无人机在扫荡打击。而且它们不会进入单兵控制的低空与超低空打击。进入超低空之前。都有数万架无人机悬停,作为机动打击基地。

这种战术式打击模式,是无人机无需依靠人为再次输入二次指令修正就可以完成的。南部的基地开始大批的被摧毁。一旦这些基地被摧毁殆尽。那么天上的那些战斗机。

就等于全部都是自杀飞机。因为这些战斗机主要是依靠化石燃料战斗机。与21世纪战斗机唯一动力区别在于加入了部分的核磁动力辅助。所以,可以实现更长时间的留空。

但是,人总需要缓解和休息。所以,一般战斗机要求不超过连续作战3小时。但是,上面已经开打了大约1小时。而南部的地面基地已经被摧毁殆尽。跟着大批的无人机朝着北部而来。

剩余的大约7000万架战斗机。转到朝着北部空域的下部也就是从中低空往上开始。包夹200万战机的下部。这样如果上下包夹完毕。那么全部的战斗机都会被密集包围在一个固定空域。

其密集程度相当的大。一旦如此成型。那么这就是无人机最喜欢的打击模式。就是分撒单机攻打密集集群。这样。将会成倍增加战斗机的损伤数量。所以,被迫抵抗军命令100万架战斗机抵抗上部无人机。调集剩余的30万架战斗机转头下视攻击。与

与迎头上来的7000万无人机对抗。争取夺回来最后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