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叫花子,许诺事成之后重金相谢,可信吗?就算耶律大石的人品坚挺,再加上东征军的将士也信任耶律大石,那到兑现承诺的时候,耶律大石势必要对占领地搜刮一番,那一场好好的复国之战,也就变成了引狼入室的祸国之灾。
羊毛出在羊身上,对耶律大石是复国之战的东征,对那些本不是辽人的中东人来讲就不是了,等他们到了大宋,见识了大宋的花花世界,能忍住不动手抢?到那时,张宝恐怕就要在与金国交手之前先跟耶律大石分个高上了。
而且就算耶律大石真的做好了一切准备,可他怎么从中东那疙瘩率领十万大军返回大辽?十万大军每日的人吃马嚼,能是一个立足未稳,仅仅建国刚刚三年的西辽能够供应得了的?张宝谋划的这场宋金大战,光是粮食就足足筹集了可供五十万大军消耗整整两年的数量。
两家结盟,分两路夹击金国,这个想法看似美好,但实际上却并不现实。耶律大石的西辽太“弱”了,或许西辽能表现出的战斗力值得让人期待,但在其他方面的准备,却完全是除了不足还是不足。就这样还想要掌握战时的主导权,真是痴人说梦。
大宋已经具备了单独与金开战的条件,这时候又何必非要给自己找一个会拖自己后腿的累赘。耶律大石的东征,的确可以为大宋吸引一部分金国的军事力量,但经过张宝与众朝臣的讨论,一致认为这样做是得不偿失。
出大力的是自己,分战利品的时候还要给别人一份,凭啥?这种二百五的事情会有傻子干吗?
朝廷因为得出了结论,对待宋辽结盟的事情的态度也就冷淡了下来。本以为会成为众人的瞩目焦点,但却没想到会是个路人甲、乙、丙一类的待遇。耶律远山起初有些不解,好在他还有阿里这个故交。
得到张宝许可的阿里为耶律远山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但耶律远山却有些不信,心情郁闷的说道:“原来是张相国瞧不上我西辽。”
“远山叔,你也别难过。说实话,要是搁过去的大宋,你的到来一定会受到热情的欢迎,但现在今时不同往日,大宋早已不是过去那个胆小怕事,习惯破财消灾息事宁人的国家。与金国一战一雪前耻,那是大宋上下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心愿。而反观西辽,远山叔,西辽真有你所说的那样强大?”
“呃……”
“我虽不懂什么治国之道,但好歹一双眼睛还没瞎。大宋从岌岌可危到转危为安,再到壮大变强,这期间所付出的努力那是有目共睹。大宋能有今日的强大,除了主公及其追随者的努力,更有大宋原有的家底厚作为支撑。虽然早先徽钦二帝被掳,让大宋的人心几乎崩溃,但在稳定了人心以后,大宋只花费了短短四年的光景,便恢复到了哲宗时的国力水平。”阿里说到这停顿了一下,这才继续对耶律远山道:“远山叔,你能告诉我在追随耶律大石的辽人里,有几个是具备治国之才的,又或者说在你们征服中东建立西辽时,又招揽到了哪些治国的贤良?”
“……你问这个做什么?”
“西辽才建国不足三年,就能具备组织十万人马进行远征的实力,实在是让人不容小觑啊。”
“……你到底想说什么?”
“远山叔,这下面我要说的是我家主公让我借你之口代为转告耶律大石的话。头重脚轻,根基不稳,妄动刀兵,自取灭亡。”阿里说完这最后十六个字后便离开了,只留下耶律远山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话虽不多,但却切实说中了西辽如今的内部隐患。当初追随耶律大石远赴中东的辽人也就只有近万人,而在中东东征西讨的过程中,耶律大石的实力的确是在不断增长,地盘越来越大,治下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但人心却也是越来越复杂。
本来只有辽人,那真是上下一心的做事。但容纳的外族人多了,人心也就开始以族群作为区别出现了对立。以耶律大石的个人威望,那些刚刚被打败不久的外族人自是不敢生出反心,可一旦耶律大石不败的神话被打破,那刚刚才建国没几年的西辽也会在瞬间分崩离析。
东征复国,听起来很美好,但劳师远征,本就不是如今的西辽能够“玩得起”的,风险实在太大。而耶律远山其实在出使以前也曾经劝过耶律大石要三思而后行,但耶律大石在当时也告诉了耶律远山为何要选择在这时东征的原因。
族人数量不足,是困扰耶律大石的心病,两族间的同化,往往会是人数多的一方同化人数少的一方。辽人数量不足,而西辽的其他族群人数却是要远超此时的辽人。耶律大石坚持东征,说是为了复国,但实际上却是想要借此说服更多的族人跟随自己。因为再不动手,当初选择留下跟随耶律敖卢斡一同归附大宋的辽人就不是耶律大石能够说服的了。
选择留下归附的辽人在张宝的治下享受着与宋人同样的待遇。不仅仅是辽人,像西夏人、高丽人、倭人、大理人……只要是愿意在官府登记造册,按时向朝廷上缴税款,那就可以享受到宋人同样的待遇。当然,待遇是享受了,而律法同样也必须要遵守。
张宝的民族政策其实就是四个字,一视同仁。既然嘴上说是一家人,那在态度上以及行动上,自然也应该是一个标准。宋人犯了会被打二十大板的罪过,换成犯了同样罪过的少数民族,同样也该是二十板,一板不多,一板也不会少。区别对待,这本身就是不拿对方当自己人看待的做法,你都不把对方当自己人,还指望对方拿你当自己人?做梦呢吧?
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叫花子,许诺事成之后重金相谢,可信吗?就算耶律大石的人品坚挺,再加上东征军的将士也信任耶律大石,那到兑现承诺的时候,耶律大石势必要对占领地搜刮一番,那一场好好的复国之战,也就变成了引狼入室的祸国之灾。
羊毛出在羊身上,对耶律大石是复国之战的东征,对那些本不是辽人的中东人来讲就不是了,等他们到了大宋,见识了大宋的花花世界,能忍住不动手抢?到那时,张宝恐怕就要在与金国交手之前先跟耶律大石分个高上了。
而且就算耶律大石真的做好了一切准备,可他怎么从中东那疙瘩率领十万大军返回大辽?十万大军每日的人吃马嚼,能是一个立足未稳,仅仅建国刚刚三年的西辽能够供应得了的?张宝谋划的这场宋金大战,光是粮食就足足筹集了可供五十万大军消耗整整两年的数量。
两家结盟,分两路夹击金国,这个想法看似美好,但实际上却并不现实。耶律大石的西辽太“弱”了,或许西辽能表现出的战斗力值得让人期待,但在其他方面的准备,却完全是除了不足还是不足。就这样还想要掌握战时的主导权,真是痴人说梦。
大宋已经具备了单独与金开战的条件,这时候又何必非要给自己找一个会拖自己后腿的累赘。耶律大石的东征,的确可以为大宋吸引一部分金国的军事力量,但经过张宝与众朝臣的讨论,一致认为这样做是得不偿失。
出大力的是自己,分战利品的时候还要给别人一份,凭啥?这种二百五的事情会有傻子干吗?
朝廷因为得出了结论,对待宋辽结盟的事情的态度也就冷淡了下来。本以为会成为众人的瞩目焦点,但却没想到会是个路人甲、乙、丙一类的待遇。耶律远山起初有些不解,好在他还有阿里这个故交。
得到张宝许可的阿里为耶律远山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但耶律远山却有些不信,心情郁闷的说道:“原来是张相国瞧不上我西辽。”
“远山叔,你也别难过。说实话,要是搁过去的大宋,你的到来一定会受到热情的欢迎,但现在今时不同往日,大宋早已不是过去那个胆小怕事,习惯破财消灾息事宁人的国家。与金国一战一雪前耻,那是大宋上下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心愿。而反观西辽,远山叔,西辽真有你所说的那样强大?”
“呃……”
“我虽不懂什么治国之道,但好歹一双眼睛还没瞎。大宋从岌岌可危到转危为安,再到壮大变强,这期间所付出的努力那是有目共睹。大宋能有今日的强大,除了主公及其追随者的努力,更有大宋原有的家底厚作为支撑。虽然早先徽钦二帝被掳,让大宋的人心几乎崩溃,但在稳定了人心以后,大宋只花费了短短四年的光景,便恢复到了哲宗时的国力水平。”阿里说到这停顿了一下,这才继续对耶律远山道:“远山叔,你能告诉我在追随耶律大石的辽人里,有几个是具备治国之才的,又或者说在你们征服中东建立西辽时,又招揽到了哪些治国的贤良?”
“……你问这个做什么?”
“西辽才建国不足三年,就能具备组织十万人马进行远征的实力,实在是让人不容小觑啊。”
“……你到底想说什么?”
“远山叔,这下面我要说的是我家主公让我借你之口代为转告耶律大石的话。头重脚轻,根基不稳,妄动刀兵,自取灭亡。”阿里说完这最后十六个字后便离开了,只留下耶律远山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话虽不多,但却切实说中了西辽如今的内部隐患。当初追随耶律大石远赴中东的辽人也就只有近万人,而在中东东征西讨的过程中,耶律大石的实力的确是在不断增长,地盘越来越大,治下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但人心却也是越来越复杂。
本来只有辽人,那真是上下一心的做事。但容纳的外族人多了,人心也就开始以族群作为区别出现了对立。以耶律大石的个人威望,那些刚刚被打败不久的外族人自是不敢生出反心,可一旦耶律大石不败的神话被打破,那刚刚才建国没几年的西辽也会在瞬间分崩离析。
东征复国,听起来很美好,但劳师远征,本就不是如今的西辽能够“玩得起”的,风险实在太大。而耶律远山其实在出使以前也曾经劝过耶律大石要三思而后行,但耶律大石在当时也告诉了耶律远山为何要选择在这时东征的原因。
族人数量不足,是困扰耶律大石的心病,两族间的同化,往往会是人数多的一方同化人数少的一方。辽人数量不足,而西辽的其他族群人数却是要远超此时的辽人。耶律大石坚持东征,说是为了复国,但实际上却是想要借此说服更多的族人跟随自己。因为再不动手,当初选择留下跟随耶律敖卢斡一同归附大宋的辽人就不是耶律大石能够说服的了。
选择留下归附的辽人在张宝的治下享受着与宋人同样的待遇。不仅仅是辽人,像西夏人、高丽人、倭人、大理人……只要是愿意在官府登记造册,按时向朝廷上缴税款,那就可以享受到宋人同样的待遇。当然,待遇是享受了,而律法同样也必须要遵守。
张宝的民族政策其实就是四个字,一视同仁。既然嘴上说是一家人,那在态度上以及行动上,自然也应该是一个标准。宋人犯了会被打二十大板的罪过,换成犯了同样罪过的少数民族,同样也该是二十板,一板不多,一板也不会少。区别对待,这本身就是不拿对方当自己人看待的做法,你都不把对方当自己人,还指望对方拿你当自己人?做梦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