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老蒋的一封电报,让周赫煊在广州停了下来——等人。

    于是乎,周赫煊只能顶着轰炸写,居然把《黑土》的最后一部都快完成了。足足等到五月初,终于等来陈光甫、席德懋和任嗣达等人。

    陈光甫,银行家,被誉为“中国的摩根”,现任国府财政部高等顾问,战时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将衔)。

    席德懋,金融家,国府财政部平准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业务局局长,奉命常驻香港,负责维持法币的国际汇率。

    任嗣达,贸易商,主营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欧美各国人脉甚广。

    三人被老蒋派来,自然是要到美国寻求借款。就算没有周赫煊,他们也是要去一趟美国的,只不过提前了几个月而已。

    历史上,常凯申被资金紧缺逼得心急火燎,不断勒令孔祥熙赶快去国外弄钱。孔祥熙便找到陈光甫,因为陈光甫跟美国资本家摩根交情深厚,想凭借私人关系打开一道口子。

    咱们的孔祥熙院长没有任何求援方案,甚至连求援的数目也不明确,但却狮子大开口,让陈光甫至少要争取3亿到4亿美元的借款。

    陈光甫心中很想骂娘,借个屁的3亿美元啊,他连借300万美元都毫无信心。于是托病不愿成行,被老蒋和老孔反复催促了几个月,陈光甫才硬着头皮前往美国。

    刚开始的时候,陈光甫等人的谈判很不顺利。但随着广州和武汉相继失陷,罗斯福和美国资本家们有些慌了,觉得必须拉中国一把,否则中国被日本平推还玩个屁啊,于是借款合同居然谈成了。

    如今陈光甫正是拖着不肯走的时候,孔祥熙对他说:“光甫,周明诚对借款之事有办法。他当谈判特使,你当谈判副使,肯定能够谈成的。你心中没有方案,可以先去问问他啊,相信周明诚必有策略。”

    陈光甫心想,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那就去呗……因此比历史上提前两三个月动身。

    周赫煊跑去美国要借款只是幌子,他主要是去弄飞机的。老蒋拍电报让他等人,周赫煊还以为是等几个外交人员,结果见面才发现,居然是一群玩金融贸易的跟他汇合。

    妈卖批!

    众人在广州登船前往美国,对借款之事皆无头绪,只能天天跑到甲板上喝咖啡讨论。

    这天风和日丽,海风吹拂。

    陈光甫喝着苦咖啡说:“周先生,你是国际专家,你觉得美国真能给援华借款吗?”

    周赫煊摇头道:“不可能,美国宣称严守中立,是不会直接对华贷款的。除非……”

    “除非什么?”席德懋问。

    “除非咱们换个方式,”周赫煊说道,“在美国成立一家贸易公司,通过商业合作,向美国企业寻求民间商业贷款。这就绕开了美国的中立外交政策,让罗斯福有操作的空间。”

    陈光甫拍手道:“此法甚好!”

    席德懋说:“既然是民间商业贷款,那就必须让美国人觉得有利可图。任先生,你是国际贸易专家,美国最迫切的想要中国什么商品?”

    “当然是钨矿!”

    任嗣达立即就说道:“钨矿乃工业稀缺资源,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矿供应国。世界第一的钨矿在江西,世界第二的钨矿在广东,此为我国的巨大优势。用钨矿之利来引诱美国入毂,对方多半会同意。”

    周赫煊非常熟悉中国近代史,知道抗战期间美国对华有五次贷款,“钨矿借款”只是第三笔,而第一笔则是“桐油借款”。

    当然,周赫煊知道的也仅限于此,并不清楚五次借款的详细内容。毕竟除了专业论文之外,历史书里顶多只顺笔一提,读者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干去研究细节。

    美国的五次对华借款,名称分别为:桐油借款、华锡借款、钨砂借款、金属借款和财政借款。

    顾名思义,前三起借款分别跟桐油、锡矿和钨矿有关,而这个先后顺序也肯定有原因。可以就此推测,美国最急需的商品是桐油,其次是锡矿,接着才是钨矿。

    周赫煊出声问道:“钨矿最大的进口国是哪个?”

    “德国。”任嗣达说。

    周赫煊又问:“德国用钨矿干什么?”

    任嗣达说:“用处大了,造先进的飞机、穿甲炮弹、轮船发动机……好多东西都需要钨矿。”

    周赫煊点头道:“也就是说,钨矿现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制造军事装备。”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