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 82 章(1 / 2)

能工巧匠(工) 黄姜 8129 字 2021-06-24

杨绦以杨谦现在和李绒,见了面徒增尴尬为由,加上现在要赶紧把拜师的事情办得周到妥帖,于是说服了老爷子他们,让杨谦先拜师进京,然后他们再去办这事。

等事情办妥之后,会给杨谦寄一封家信,他看到‘诸事妥当’这类话之后,就能知道事情已经办妥,以后再无需有顾虑。

这样说定之后,第二天一早,老爷子就亲自出动,等杨谦答复了柳大人拜师之事,出来之后,两人顺道就一起出去。

花了将近二十两银子,置办下肉干、苦芹、莲子、红枣、桂圆和红豆这拜师六礼,因为拜师时需要奉茶,又买了二两上好的西湖龙井茶。

第三天,老爷子和杨谦都穿上全新或大半新的衣服,提着拜师礼在约定的时辰,去到柳大人在杭州暂时下榻的地方,行了拜师礼。

老爷子陪着杨谦拜师很顺利,回来之后,又说了明天柳大人请他们一家人,在酒楼吃饭的事情。

李桃花笑呵呵地立即起身,烧火热了两大锅的热水,让所有人都好好的去沐浴干净,明天不能失礼了。

第二天一早,杨家人天还没亮透,就早早就起来了。

早餐也没敢吃气味重的,之后每个人又都好好地洗漱过,换上了最体面的衣服。

怕去迟了失礼,于是提前出门,一家六人浩浩荡荡地往酒楼而去。

到了约定的六楼,杨家人等了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柳大人才在四个小厮的随侍之下,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一刻钟到了。

这应该是看在杨谦的份上,没有故意来迟,而且柳大人也没有摆出官架子,神态言语之间还表现出了几分随和。

原本像杨家这种平头百姓,在见着正三品的朝廷命官时,是要下跪拜见的。

不过,因为杨谦拜了柳大人为师,那他与杨温和李桃花就是平辈了,柳大人今日又很随和,最后以‘如今不是官袍在身’为由,率先免了杨家人的礼。

之后互相见过礼,就谦让着落了座。

酒楼的小二们,准时端上各样菜色,共计十样。

接着便开了席,之后的饭桌上,由柳大人引领着这场饭局的话题。问问杨家的家长里短,问问杨绦的应役和营生,再问问杨谚的读书进学……

杨谦、杨绦和杨谚三人就一一仔细应答,杨谚偶尔还看准时机,也给柳大人抛一个话题。

如此一来,就化解了仿佛查户口现场的僵硬,勉强营造出你来我往的热聊氛围。

一顿饭吃罢,柳大人又带人移步一旁坐下,喝茶闲聊。

到这时,柳大人就已经给杨家的每个人,下了大差不离的定论:

杨谦祖父在家里如何不晓得,但在外面就是鹌鹑一样的老人。

杨谦父亲沉默寡言,看着蠢钝木讷,实则很能看人眼色。

杨谦母亲,就是市井中最普通的妇人,勤劳节俭,却也欺软怕硬。

杨家三个大人就是普通的市井小民,倒是杨谦两个兄弟……

二弟杨绦长相格外出众――这也没必要在意,但他小小年纪,便言行周到、性情圆滑,又颇有经商天赋,若以后时运好,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三弟杨谚,确如学院山长所说,读书天分极高,担得起‘小神童’的称号。杨谚在科举一道上,多半会走得比杨谦更顺遂,若是性情上再磨砺一番,就是官场仕途,或许也可以期待。

杨谦的长辈们不太如意,市井小民而已,不愁压制不住。

主要还是杨谦有两个不错的兄弟,至少如今看来是的,应该不会扯后腿,说不定还能扶持杨谦一把。

‘总的说来,杨家也不是太差,既然女儿喜欢,便顺了她的意吧。’

柳大人在心里下了决定。

杨绦在这一顿饭快结束时,以到外面吹吹风(到茅厕方便)为由,出了雅间下楼找到酒楼掌柜。

然后问出了‘清风’雅间里,这一顿饭的消费――整二十八两银子,柳大人已经交了八两银子的订金。

杨绦把剩下的二十两银子付了,往回走时心中不由感慨。

一顿饭就是二十八两银子,差不多是他还没做布匹生意时,杨家的所有家底了。

这鸿沟般的贫富差距啊。现在和袁宁的小打小闹的生意,小富小安还行,想要大富大贵跨越阶层,还是得开办纺纱厂和织布厂。

等忙完这一阵子的事了,就稍微多关注关注城南的那三百亩荒山吧……

果然,杨绦回去之后只坐了半刻钟,这一顿饭就结束了。

柳大人做东,坚持先把杨家人都送走了,才去找掌柜结账然后离开。

“大人,您在‘清风’雅间的,一共二十八两银子的酒菜茶钱,杨家那位二公子已经付了除订金之外的、剩下全部二十两银子。”酒楼掌柜满脸堆笑地解释。

柳大人颇感意外,神色中露出几分惊讶:“那杨绦,竟然已经付过了?”

酒楼掌柜按照杨绦的嘱托,笑着回禀:

“是的。那杨二公子还让小人给大人您带话,说是这顿饭若让大人您请客,那他们就太失礼了。这世间万万没有师父与学生的父母兄弟第一次见面,却让师父全资请客的道理。”

“杨二公子还说,大人您已经付过的八两银子就不说了,他知道您并不会计较这点黄白俗物,不过剩下的二十两银子酒菜茶钱,就是他们要尽的礼节了。”

柳大人神色不由愉悦了两分,又想起杨家来时送他的那份包得素雅大方的拜礼:和袁氏布店合伙推出的所有新款布,一款一匹共计九匹。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他也不稀罕那些,但用心还是很别致的。

“既然付过了,那便走罢。”柳大人出了酒楼,面带笑意地对身边的小厮说:“看杨家那一家人,不管是送礼,还是今天抢着付账,除了那杨绦怕是其他人都没这玲珑心思。”

哪怕杨谦相比同龄人要沉稳坚毅些,陡然之间怕是也想不到这么周到。一个三品高官请一家子市井小民吃饭,寻常市井小民又哪会想到去抢着结账呢?

也难得那杨绦还能保持头脑清醒,去想着师与徒的礼节。

随侍柳大人的四个小厮,都是心腹亲信,这次柳大人收杨谦为徒这事,他们也都大概知道其中内情。

其中一个小厮笑着躬身应和:“小的也觉得,杨家三个长辈哪有这样周到的心思,杨公子这个二弟看着倒是不一般。”

又有另一个小厮开口:“是小的亲自去查探的杨家,那些鸡毛蒜皮、鸡飞狗跳的事情便不说,都是市井人家都有的。

只说杨家以前确是一贫如洗,后来是那杨绦触底奋起,拉来所有能拉的人情关系,做起了布匹生意,现在杨家才逐渐好转起来。所以那杨绦,倒确实不一般。”

柳大人最后点评:“久贫乍富,大多数都是一边得意忘形,一边小气抠搜,就如那杨家老爷子和杨谦母亲。那杨绦能大大方方地花钱,倒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