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里长街市井连,唯念寺里一珈蓝。(1 / 2)

杜荷带路,他骑一匹黑马,左顾右看,时不时回头看看坐在马车里的我和城阳,从永安门出发,向南走去。我心里正得意,如同走出牢笼一般,先让那场战争带来的不悦,从我心里溜走。放眼望去,这才是自由。

到了长安最繁华的街市,将马车停在一边空旷处,只留有车夫看守,我和城阳并肩行走,杜荷走在我们身后。来来往往的人群不断,叫卖声、吆喝声,一片繁荣气象。

“高阳,你看!”城阳公主指着前方说。

顺着她手指出的方向看,只见迎面走来一个戴着毛毡皮帽,脚下穿着靴子,翻折领子的贵妇,一副胡人装扮。

身边的侍女却是一副唐装扮相,我猜想她不是胡人,只不过,这个时期,胡装作为一种时尚风气盛行罢了。

可城阳公主羞怯的,凑到我的耳边问:“高阳,他们为什么总看我们啊?”

我这才意识到,来往的人群中,无不上下打量着我们,有的甚至回头也继续的看,那奇怪的眼神,仿佛我们来自异界时空。

这时,我们默契的将问题投给了杜荷,他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摇摇晃晃的向前走着。

我们停住了脚步,只见他弯弯的眼睛,装作一副好奇之态,像周围的人那般,上下打量着我们一番,转而,又假装严肃,一边机械性的点着头,带着半分幽默半分夸张的表情说:“两位姑娘气质高贵、衣着华丽、美若天仙,怎能不引人注目!”

城阳公主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甜美的酒窝印在脸颊上。

对视了一眼,我们又继续向前走。

忽而,有香味阵阵扑来,是饭香,我引颈翘望,前面有个简易的摊贩,旁边幌子上面写着:胡饼、蒸饼、素饼、油饼、芝麻饼、肉饼。

一见到吃的,我肚子里的馋虫一再泛滥再泛滥。

\"我们去买一块吃吧\"。我兴奋的拉起城阳公主正要冲过去。

旁边杜荷利落的拉住了我们。无奈的看着我说:“高阳,你在宫里什么没吃过,还偏要吃这个,吃坏了肚子,倒霉的可是我。”

我向天空抛了个白眼,不管不顾的朝那卖饼的摊贩走去。掌柜的热情给我们包起一块胡饼,来不及想,我便放嘴边咬了一口,顺便放城阳嘴里一块。

外酥里软,很是好吃,杜荷瞪着眼睛说:“两位公...,姑娘是要给钱的,你们有钱吗?”

“有你在,还愁没钱吗?”我又放嘴里一块。

杜荷哭笑不得的摇摇头,又不得不付给掌柜的几个铜板,城阳看着杜荷灿烂的一笑。

再看前面,卖陶瓷的大爷一边摆弄着陶瓷,一边喊着招揽客人,一个波斯女郎身穿锦缎,面带微笑,婀娜的站在那,她的面前摆着上好的波斯锦,由于穿在她身上的确美艳动人,便吸引了不少往来之客,看起来生意不错。

还有一些卖胭脂水粉、珠钗首饰的本土居民。偶尔我们在某个摊位前停留片刻,摆弄着摊上的小玩意。珠钗首饰固然不如宫里的精雕细琢,可是民间的工艺让我份外亲切。

一众生活用品,应有尽有:金银器、青铜镜、各种棉织品、丝织品。

前面是什么?只见一群人围观在一起,嘴里不停的喊着什么,好奇心催使我奔向那拥堵的人群,身后的杜荷气呼呼的喊:“喂!两位姑娘,你们慢一点走!”

我拿出了我在帝都挤地铁的本事,挤到了前面,而眼前的一幕确为惊人,只见两只公鸡伸长了脖子,一根根鸡毛振开,摆出恶狠狠的样子,它们恶狠狠的啄着对方,嘴里时不时发出了叫声,经过几次进攻,那只白鸡的鸡毛被啄了下来,鸡毛在空中打了个圈,落了下来。旁边两个粗糙的碗里放着铜板,早年听爸爸说过,唐朝初期斗鸡是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

这时旁边的人分别喊着:“黑珍珠”、“白珍珠”、“黑珍珠”、“白珍珠”。

城阳公主睁大双眼,她津津有味的看着,时而跳起来,时而拍着手。

杜荷费力的从拥挤的人群中挤了进来,无奈的拉起我们两个就向外走,我原本也不想观看这互相残杀的娱乐方式,便顺从的随着他挤出了人群。

他不屑的对着我们说:“两位姑娘,你们不饿吗?”

城阳公主闪着酒窝一笑:“饿。”

杜荷苦笑着说:“又是我请?”

我撇了撇嘴,扬起眉毛:“难道是我?!”

城阳公主呵呵一笑,在杜荷的带领下,我们在一家饭庄坐了下来,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长桌子,长板凳,总给我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环视了四周,同时周围人也都在看着我们,一个拐角处,坐着一个穿着襦裙,却画着胡妆的女子。

头上圆鬟椎髻,两腮不施朱粉,将乌膏涂在唇上,状似悲啼。想想一千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流行混搭了,真是时尚。

虽然,我的审美和这个时期背道而驰,却很喜欢那紧衣窄袖的胡服,穿在身上,女性婀娜曲线尽显。

众人皆知,唐朝以胖为美,可这一路看到的胖子却寥寥无几,与其说是胖,不如说是丰腴健硕,即便看到某个胖子,也是达官贵妇的华丽装扮,虽说物产还算富饶,布衣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可能够吃胖的,怕只有富贵之家。

由于开放的外交政策,大唐周边的民族内附迁徙到长安,那些高鼻深目的波斯商人,还有满是胡须的大食人,服装怪异的栗特人,偶尔还能看到几个印度人、朝鲜人、甚至还有一些无法看出是哪个国度的人。

我望着周围的来往之人,脑袋转动着各种唐朝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