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不畏浮云遮望眼(1 / 2)

一路上我在脑海里不断地温习着有关蝗虫的知识:所?谓凶饥有三,曰水、曰旱、曰蝗,惟旱极而蝗。

前两年雨水颇多,致使蝗虫的虫卵无法发育,而虫卵一旦堆积,逢干旱之年,适于虫卵发育,所?以才会逢旱必蝗。

当我与房玄龄径直的进了太极殿时,晋王、魏王、长孙无忌、杜如?晦皆已入殿。

只见父皇一脸愁容,他双手负于背后来回踱步,见我来此,抬起眼皮微微留意,便继续。房玄龄默默的行了礼悄悄地站在一旁。

这时,长孙无忌上前谏言:“陛下,如?今蝗灾泛滥,捕杀恐唯一之法,可如今,百姓大都崇信佛陀,不肯将其捕杀。臣认为,抵制佛教蔓延,命其强行捕杀!”

话音刚落,未等我上前反驳,魏王迫不及待的站出谏言:“父皇!儿臣认为不可,若强行命令百姓们捕杀蝗虫,对佛教徒而言,违背佛陀,摧毁信仰,必遭民愤!”

长孙无忌与魏王格格不入,如?今两人立场相悖,情如?针锋!

父皇并未答言,依然来回踱步,殿内陷入一片尴尬的寂静,我留意到,长孙无忌偷偷给晋王使个眼色,那眉毛一挑眼睛一闭,这是什么暗语!

晋王看似知晓了他的意,眼珠转了几个圈,依然停滞不前,挣结了很久像谏言又不敢谏言。

晋王终究禁不住长孙无忌的眼神,最后上前拜手一礼:“父皇,儿臣认为,此次蝗灾乃为天灾,若不及时制止,恐殃及整个长安,应由朝廷委派官员一力捕杀,如?此一来既全了布衣百姓虔佛之道,又能将蝗虫遏制!”

说完晋王便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对其拧眉,似乎表示不满意,此法别说长孙无忌不满意,就连我都听出了不妥之处,朝廷即便再委派人员补杀,可人力终究有限。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魏王“哼”了一声,不屑的拜手一礼:“父皇,儿臣认为不妥,朝臣守卫若都派其捕杀蝗虫,那么,皇城的防守必会松懈,如?此,岂不是给予敌国可趁之机。”

一直沉默的父皇终于有了反应,他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晋王灰溜溜的低下头,偷偷瞟了一眼长孙无忌。

父皇停止了踱步,似乎才意识到房玄龄默然站在一侧,于是一挥手:“玄龄,十几年前的那场蝗灾就是由你出面治理,说说看!”

房玄龄谦逊的拜手一礼:“十年之前,老臣曾问农户,为何任其蝗虫糟蹋农物,也不将其捕杀,那农户回答,即使捕杀这一片,农物依旧难逃厄运,这蝗虫是走了一波又来一波,可见,那蝗虫啃食农物速度之快。”

父皇“奥?”了一声,走到房玄龄身边:“依你之言,能否遏制灾情,要看捕杀的是否迅速?”

房玄龄默然点头,此时,我的脑海已经将蝗虫知识回忆个遍,我看着父皇说:“父皇,若要消灭蝗虫光靠人力怕是不够。”

父皇困惑的看着我:“说说看!”

此时的我满脑子?生?物链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蝗虫生来就有天敌,像鸡、雀、蛙,关键时刻鸭、鹅,也都能派上用场。而且将蝗虫掐头去尾,关键时刻,还能做成美食将其食用。”

父皇尚未回答,晋王却“啊?”了一声:“吃蝗虫?”

虽说大唐粮食充足,即逢灾年也不至于饥荒遍野,但总归还会拮据度日。蝗虫这道美餐在大唐却不被接受。

我接着说:“一路上见蝗虫成群而至,若人力过于分散,恐难以将其一网打尽,若采用集中捕杀,我想必能事半功倍。”

话音刚落,杜如?晦连连点头:“臣认为,十七公主所?言甚是!”

父皇点头:“不妨一试!”

房玄龄立刻谏言:“朝廷组织捕杀,鼓励布衣百姓配合,加之利用禽鸟,若治理及时,可防蝗灾蔓延。”

父皇终于点头认同,此次治灾的重任又落在房玄龄的肩上。

余光一瞟,我意识到长孙无忌正对我侧头窥探,他面部肌肉紧绷,眼神中似有说不出的敌意,虽然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可那副模样,总让我觉得他在盘算着什么阴谋。

对于一些?信佛的布衣百姓而言,宁愿去城隍庙祭拜已求神灵庇护,也绝不违反教规残害生灵。

有的甚至请来高僧寻求精神庇佑,他们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麦田被一点点吃掉。

房玄龄曾经说过,若在初期便将蝗灾遏制,方能及时止损。反之,则颗粒无收,草木皆秃。

一向忧国忧民?的房玄龄,第二天便带着房遗直去了农庄亲自督导治灾,同时,也唤醒了我那颗忧民之心,我要求与其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