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六章 书香浓(1 / 2)

诡三国 马月猴年 1920 字 2022-07-03

如果这个时候平阳县城有后世的那种记者扛着摄像头到平阳的街头然后将一个黑乎乎的长长的硬硬的东西捅到随机抓来的某个士族嘴边“汝幸福否?”

对了别找那些衣衫褴褛的。

这些士族子弟多半会回答粉幸福不是因为经济上面的东西而是因为有书有大量的书可以看……

蔡氏藏书必是精品啊!

如果说在平阳喜登楼是在食欲上最能获得满足的地方的话那么在平阳东大街上的平阳书店则是可以让求知欲得以满足的天堂。

今天的日头算是不错洒落下来既不炎热也不暗淡让人身上有些暖意却不会觉得燥热。

平阳东大街靠近书店的位置一个个的店铺都是鳞次栉比不过和其他的地方不同的是行人车马不断但是越临近书店的地方越是安静偶尔有一两个行人大声了一些立刻就会遭受到众人的鄙视。

平阳书店已经是一扩再扩原本相邻的两个店面也一同买下然后打通成为了一体书店当中除了高高的书架之外更多的便是摆放有序的长案可供任何人坐下来好好的读读书。

也曾经有一部分的光鲜亮丽的士族子弟嫌弃一些庄稼子弟或是寒门学子说这些人前来看书简直就是玷污了经文书香不过在书店掌柜的淡淡一句“有教无类”之下却也没有能够搬出什么其他更好的说词来反驳。

只不过这些庄稼子弟或是寒门学子倒是自觉的形成了两个区域寒门子弟主要都是集中在店内左侧那一条长案之处借阅抄书安安静静纵然有一两声交流也都是轻声细语。

在书店门外的石条之上则是一溜的农家的良家子穿着浆洗得干干净净的补丁葛衣或许就是他们家中最为体面的衣裳了在店外的石盆当中小心翼翼的洗净了双手也不敢在身上擦干水渍只是一个个举起手臂张开手指任其在空中风干之后才到店门口的柜台处借了些其他士族子弟抄坏抄错的单张纸页然后在石条之处也没有笔墨只是用手指头在石条上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的临摹……

而在书店的右侧临街的位置则是摆了一张单独的小桌案围着蒲草的帘子桌案之前铺了蒲席每逢单日的日中时分便有些老者会坐在桌案之后用沙盘讲一两句《蔡氏千字文》然后随机的抽选几个良家子回答一些他们背下来但是还不知道怎么读和什么意思的文字随后便走。

虽然这些老者不收束脩也不见得在教授之时有多么好的耐心讲几句就走也有多教几个的也有各有不同不过在良家子这里倒是多了个相同的称号“字师”。

华夏的文字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是其他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作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音、形、义统一的特点。

从先秦至今因为毛笔的大量使用从刻刀变成笔墨所以现在已经从小篆体完全演化成为了汉隶而这种形态的字体则是成为后续千年的基本形态往后便是在笔画粗细大小上略有变化而字体的结构却是一脉相承。

斐潜未开发并州在平阳设立了学宮之前并州之地已经是二十余年没有任何的学门或是学宮了。

郭泰之后再无后继者。

在并州这一块土地上的士族也好寒门也罢想要去获取知识求学进修便只能是千里跋涉赶到雒阳的太学那边去求学。

而对于并州的这些士族子弟来说能供得起这样土豪的留学的确实不多就算是大家族往往也只有一两个人方可以享受得到这种待遇。

汉代虽然没有科举但是已经出现了一点点的雏形。

在上古时期春秋战国当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卿之子为公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庶民之子为庶民做官先不看有没有本事而是要看是不是那个血统。

到了先秦统一六国之后原有的旧的贵族体系被完全打破在初期的茫然不知所措的之下刘邦接过了这个文化体制的接力棒不过等到了汉武帝时期才算是形成了一个相对而言比较趋于定型的人才选拔体系。

在汉初从朝廷到地方基本上所的大小官员都是由两千石的官员的子侄后辈当中选拔而来这样的虽然不完全算是血统论但是多少也有一些官职家族垄断的意味在内、

不过随着后续的演变当官的要有学问成为了新的社会的默认规则。

汉武帝立太学传授六经然后其中通过考核可以毕业的学生分为两等被称为“科”甲科的学生会拜为“郎”也就是在中央九卿光禄勋下属的预备役官员而次一等的乙科学生则是成为“吏”遣返回地方补充当地的职位空缺。

汉武帝制定的“补郎”和“补吏”的举措使得原本的官员之内加进来不少非两千石官员的家族子弟甚至是民间一些智慧之士从而让朝廷的官职彻底从血脉的轮回当中解放出来。

除了太学出身之外另外还有举孝廉。

只不过这个举孝廉的模式在一开始就有些落于形式。

起初汉代地方政府并不在乎这个事情应选的人也并不踊跃汉武帝就不是很爽了便在一天召集了三公九卿然后表示作为一个地方长官不仅仅需要替朝廷管理地方也需要有责任为朝廷推选人才一个硕大的地区在一年之内竟然找不到一个孝子一个廉吏这说明这个地方是有多糟糕呢还是有多糟糕呢?

于是汉武帝就让三公九卿公议说说如果没有能够推举出孝廉的地方长官要怎样惩处吧……

随后便形成了惯例不管怎样地方郡县都会每年选出一些孝廉进行上报中央然后或者授予“郎”或者进入太学继续学习。

这样的举措之下一直延续到了如今可以说汉代的整个官员的架构已经从上古春秋时期的血统体系脱离出来也同样没有走先秦的那一条军功体系而是走上了一条延续千年的士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