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侯爵!(1 / 2)

晋国新一轮的内战中要说智氏在哪里的吞并最为顺利没有任何疑虑就是对南境的行动。

晋国南境长久来的绝大部分区域就属于范氏他们在那里的统治可为是根深蒂固。

上一次魏氏会那么轻易接受智氏的调和主要就是因为魏氏想要快速兼并范氏在南边的封地和人口选择接纳改为凡氏的士皋夷的这一支对于当时的魏氏明显是最有利的。

后来魏氏并不是没有想方设法消除范氏的影响力只是上一代人还没有死完范氏百多年的影响岂是能那么容易就抹得一干二净?

这一次士皋夷对智氏起到的作用该怎么说?不算什么雪中送炭其实大概就是一种锦上添花吧。

当然了士皋夷的帮助肯定是有作用他要认清楚自己的出力多寡错误认为自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再表现出贪得无厌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毕竟魏氏的教训就摆在那里凭什么让智氏视而不见?

用现代的说法一旦士皋夷难以满足智瑶才不会允许有那么一颗随时会爆的炸弹存在。

“对魏氏的兼并不是那么顺利魏斯一死会让局势得到改善吗?”智瑶已经回到‘新田’城中正在查看新的战报。

目下魏氏在南方的封地已经被智氏全面控制什么时候能安稳下来看的还是智瑶吩咐下去的一系列举措对魏人有没有用。

魏氏在其它区域的封地?狐氏侵占了大河中下游的一片钟氏停在原地踏步相反智氏的战果比较充足。

说起来不怪晋国的非公族抢班夺权简单说就是晋国的公族着实太没有用了。

比如这一次智氏给了钟氏扩张的机会他们却是连机会都抓不住。

并不是钟氏不想只能说他们的战斗力就那样欺负国外的那些弱国没有问题对上国内的其余卿位家族不被暴揍都算不错了。

“钟氏三个‘师’打不过驻守城池的四个魏氏‘旅’还真是预料之内啊。”智瑶放下情报。

如果战事是发生在野外也许三个钟氏的“师”能跟魏氏的四个“旅”打得有来有往。

城池攻防战本就是守军占更大的优势何况钟氏的战斗力上限就摆在那里。

再则说了魏氏正在面临生死存亡不是毫无战斗意志便是心怀死志进行顽抗。

钟氏对上的是心怀死志的魏氏守军远比平时会更难打兵力对比差不多是三比一该攻不下城池就是攻不下难道不是挺正常的吗?

总的来说还是钟氏不够强大能从狐氏可以攻下魏氏一些城邑看得出来。

狐氏这一波占得便宜不小他们面对的是守军兵力较少的一些魏氏封地尽管是占了便宜事实却是胜于雄辩人们也只在乎已经发生的结果。

智瑶在好奇一个问题魏氏的那一支重步兵到底去了哪里。在“魏”城只是见到了约一千左右其余却是好像失踪了那般。

按道理来说魏氏应该将重步兵屯驻在“魏”城哪怕最终会消耗在战场上怎么也能够拖住智氏的主力部队更久。

然而魏斯是有留一部分重步兵在“魏”城驻防更多的重步兵不在“韩”地没有在西北部的战场上现身真是就那么莫名的消失了。

另外有一点挺让智瑶感到困惑的地方:“既然魏氏能够有组织地进行迁徙他们怎么不协调各方部署抵抗……”

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魏氏不是没有抵抗乃至于武装了大量的青壮只是他们干得比较仓促有给智氏和其他家族造成一些麻烦未能最终改变结果罢了。

至于说魏氏开始迁徙?那是在确认南境必定失守之后很清楚仅以西境的资源和人口扛不住智氏、韩氏、狐氏和钟氏的联合。

曾经非常强大的先氏、赵氏和郄氏尤其是郄氏他们先后倒在了围攻之下魏氏真不觉得自己比先氏、赵氏或郄氏更强。

那些家族中的赵氏给了魏氏一个很好的到头作用明知道扛不住还是及时做出割舍起码在晋国除名之后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存在。

总之魏氏的重步兵大部分不见了连带着魏氏的一些核心族人也是未能确认去向。

一直到智瑶即将出发前往宋国之前才有确切的消息传来魏氏消失的重步兵出现在秦国境内同时魏获成了秦国的一名大夫。

那么就是说魏氏除了转移人口前往西北部的山区之外他们还将一部分迁移前往秦国其中最为精锐的那一批人变成了秦国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