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将至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破旧的轮船在海峡摇摇晃晃了半个小时,总算靠岸了。
整条船上只有梁州宁一人,下船的时候,迎接她的是微咸的海风,和林间树叶摇摆的簌簌声响。
渡口竖了块两三米高的石碑,看得出和轮渡一样有些年数了,周围杂草从生,碑面满是风吹雨打的痕迹,而“叶提岛”三个刻字几乎快要分辨不清。
她已经十年没回国了,这几天随报社的前辈吴绛老师在塬省四处转悠,看什么都新鲜。
左顾右盼的时候,渡口工作人员好心提醒她:“姑娘,天气预报说晚一些会有暴风雨,也许渡口会提前关闭。办完事最好别耽搁,要不得等到明天早上才能离开了。”
刚才的驾驶员也跟着下了船,随口打趣:“别听他的,天气预报什么时候准过?上礼拜不也这么说么?我都收拾东西准备等下班了,结果到天黑了都还是风平浪静……”
梁州宁谢过二位,看看手表,现在是下午两点多。
她从省气象局马不停蹄地赶过来,要在渡口关闭前完成采访,再坐船回省城连夜写稿子。明天下午赶着跟吴老师飞一趟北京,参加一个传媒界的学习交流论坛。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已经习惯了这种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日子。
叶提岛是塬省最东面的一座小海岛,距离大陆省中心大约35公里左右,算不上远,只是过来一趟免不了跋山涉水,舟车劳顿。
这里的气象观测站是塬省历史最悠久的观测站之一,刚才和吴老师在省局,听人说这里的站长已经驻守了小岛观测站四十年,几乎把所有青春都奉献给了气象事业。吴老师觉得可以挖掘一下作为模范事迹写进下一期的专栏里,便和局里领导打了个招呼,临时派她过来做个采访。
大约是很少有外人来这儿,值班室的小伙子见了梁州宁有些诧异,问清楚来意后,给她指了条路,告诉她站长在后山的观测场。
顺着狭窄山路往后走了会儿,到达白色木栅栏围成的四方草地上。这一隅地方不大,背倚着浪潮汹涌的深蓝色海面。忽而视野有种“一览众山小”的辽阔,耳边浪花拍岸的声音也变得格外清晰。
一位鹤发松姿的老人和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两人都高高仰着脑袋。
老人朝着上面喊:“小江啊,你小心着点儿,起风了!”
这里海风很大,梁州宁的裙子被吹得四处乱飞。她尴尬地压住裙摆,顺大家的目光抬头望过去,有个男人站在高高的白色杆子上,正忙着低头弄什么东西。而老人的叮嘱也被半路吹散在海风里,似乎没能飘到他耳边。
梁州宁上前打了个招呼:“汤站长您好,我是《塬省日报》的记者梁州宁,我是来采访您的。”
“诶,你好,我知道的,刚才接到省台电话了。”汤站长边跟她打招呼,边时不时担心地仰头看上面的人,“不过我们这里现在有点急事要处理,要不你先回值班室坐会儿?这儿风太大了,吹久了容易感冒。”
梁州宁对这里有兴趣,摇了摇头说:“没事,我就在这里陪你们等吧,绝对不妨碍你们工作。”
汤站长见她年纪不大,倒是不怎么娇气,对她有几分欣赏,便和她闲聊了几句:“前几年也有个年轻女记者来过,一上来观测场就冻得打哆嗦,象征性地拍了两张照片,就跑回值班室吹空调去了。”
前几年跑新闻的时候,她什么危险的地方都敢去,哪里管得着什么风大不大,冷不冷的问题。
梁州宁谢过站长的夸奖,随口打听上面是什么东西坏了。
“这叫风杆。”汤站长说,“这两天有几个数据偏差挺大的,应该是设备出了问题,要不赶紧修好,会影响接下来的预报。我本来都打算自己爬上去了,正好小江过来,就留下来帮我们忙了。”
她又抬头看一眼,天空一片澄净,独独这风杆直上云霄,没有十米也有八米多,颇有蔽日干云的气势。没什么特别的保护装置,海风又大,看得人动魄惊心。
“小江……”她刚才就听站长这么叫了,“是岛上的电工吗?”
“噗。”汤站长身后的年轻人忍俊不禁,倏地笑了出来。
她茫然,对方正要解释,
-->>
破旧的轮船在海峡摇摇晃晃了半个小时,总算靠岸了。
整条船上只有梁州宁一人,下船的时候,迎接她的是微咸的海风,和林间树叶摇摆的簌簌声响。
渡口竖了块两三米高的石碑,看得出和轮渡一样有些年数了,周围杂草从生,碑面满是风吹雨打的痕迹,而“叶提岛”三个刻字几乎快要分辨不清。
她已经十年没回国了,这几天随报社的前辈吴绛老师在塬省四处转悠,看什么都新鲜。
左顾右盼的时候,渡口工作人员好心提醒她:“姑娘,天气预报说晚一些会有暴风雨,也许渡口会提前关闭。办完事最好别耽搁,要不得等到明天早上才能离开了。”
刚才的驾驶员也跟着下了船,随口打趣:“别听他的,天气预报什么时候准过?上礼拜不也这么说么?我都收拾东西准备等下班了,结果到天黑了都还是风平浪静……”
梁州宁谢过二位,看看手表,现在是下午两点多。
她从省气象局马不停蹄地赶过来,要在渡口关闭前完成采访,再坐船回省城连夜写稿子。明天下午赶着跟吴老师飞一趟北京,参加一个传媒界的学习交流论坛。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已经习惯了这种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日子。
叶提岛是塬省最东面的一座小海岛,距离大陆省中心大约35公里左右,算不上远,只是过来一趟免不了跋山涉水,舟车劳顿。
这里的气象观测站是塬省历史最悠久的观测站之一,刚才和吴老师在省局,听人说这里的站长已经驻守了小岛观测站四十年,几乎把所有青春都奉献给了气象事业。吴老师觉得可以挖掘一下作为模范事迹写进下一期的专栏里,便和局里领导打了个招呼,临时派她过来做个采访。
大约是很少有外人来这儿,值班室的小伙子见了梁州宁有些诧异,问清楚来意后,给她指了条路,告诉她站长在后山的观测场。
顺着狭窄山路往后走了会儿,到达白色木栅栏围成的四方草地上。这一隅地方不大,背倚着浪潮汹涌的深蓝色海面。忽而视野有种“一览众山小”的辽阔,耳边浪花拍岸的声音也变得格外清晰。
一位鹤发松姿的老人和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两人都高高仰着脑袋。
老人朝着上面喊:“小江啊,你小心着点儿,起风了!”
这里海风很大,梁州宁的裙子被吹得四处乱飞。她尴尬地压住裙摆,顺大家的目光抬头望过去,有个男人站在高高的白色杆子上,正忙着低头弄什么东西。而老人的叮嘱也被半路吹散在海风里,似乎没能飘到他耳边。
梁州宁上前打了个招呼:“汤站长您好,我是《塬省日报》的记者梁州宁,我是来采访您的。”
“诶,你好,我知道的,刚才接到省台电话了。”汤站长边跟她打招呼,边时不时担心地仰头看上面的人,“不过我们这里现在有点急事要处理,要不你先回值班室坐会儿?这儿风太大了,吹久了容易感冒。”
梁州宁对这里有兴趣,摇了摇头说:“没事,我就在这里陪你们等吧,绝对不妨碍你们工作。”
汤站长见她年纪不大,倒是不怎么娇气,对她有几分欣赏,便和她闲聊了几句:“前几年也有个年轻女记者来过,一上来观测场就冻得打哆嗦,象征性地拍了两张照片,就跑回值班室吹空调去了。”
前几年跑新闻的时候,她什么危险的地方都敢去,哪里管得着什么风大不大,冷不冷的问题。
梁州宁谢过站长的夸奖,随口打听上面是什么东西坏了。
“这叫风杆。”汤站长说,“这两天有几个数据偏差挺大的,应该是设备出了问题,要不赶紧修好,会影响接下来的预报。我本来都打算自己爬上去了,正好小江过来,就留下来帮我们忙了。”
她又抬头看一眼,天空一片澄净,独独这风杆直上云霄,没有十米也有八米多,颇有蔽日干云的气势。没什么特别的保护装置,海风又大,看得人动魄惊心。
“小江……”她刚才就听站长这么叫了,“是岛上的电工吗?”
“噗。”汤站长身后的年轻人忍俊不禁,倏地笑了出来。
她茫然,对方正要解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