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吃货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夏天的阳光就是热烈,才九点多,就晒得人冒汗,祝白跟着李静没走多远,就在一个院子前停了下来。
院子前有个摊位,一个看上去很老很老的老人家,正在收钱,看到他身边的人就知道,生意好的很。
“老大爷,给我四个麻圆,两个糯米粉圈。”李静对老人家说完,便从包里拿出10元,放进摊位上的零钱篮子中。
这么做的都是老客户,彼此信任,而新顾客则亲自把钱交给老人。
“快尝尝,从小到大,我可这认准了这一家的麻圆,有很多回头客呢。”李静将麻圆和糯米粉圈分为两袋,其中一袋给祝白。
麻圆这个东西非常常见,在北方称作麻团,南方叫做麻圆,还有个别城市的叫法不一,但外观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到底什么什么美味,能让李静如此推崇,祝白一口咬下。
焦脆,真的是焦脆,一口嘎吱,不油不腻,炸过的白芝麻香味也在嘴里绽放,又香又脆,从小到大,祝白吃过的麻圆还算不少,还真没有能和这家比肩的。
而且这家的麻圆还是空心麻圆,内壁不厚,恰到好处,以致焦脆口感能够一直伴随,不会被内壁的软糯口感占据主导。
“确实好吃呀”
“是吧,没骗你吧”祝白的认同让李静很开心。
除了麻圆,手里还有一个糯米粉圈,这东西现在不常见,如果不是地道的吃货,都不知道哪里有卖,属于小时候的味道之一。
这东西祝白没吃过,样子像甜甜圈,但是表面沾满了白粉,轻轻咬上一点,也是油炸的酥脆,并且带有甜味,表面的白粉是糖粉,甜味是从这里来的,甜甜酥脆,口感很讨人喜欢。
这个摊子只买这两种东西,味道却都不俗,也不知道是多少年的手艺造就出来的,祝白突然很想和老人聊聊。
来到老人身边,此时已经没有顾客购买,老人正坐在椅子上休息。
“老大爷,您多大了。”
老人见一后生找他聊天,求之不得,这人一老,就有说不完的话,今天隔壁老李头没在,都没人陪自己说话。
“八十五了”老人一边用手笔画,一边说到。
“嚯,身子骨真是硬朗呀,您这年纪不好好享福,怎么还做生意呢。”
老人家还真是老人呀,有些人看起来显老,但实际年龄并没那么大,祝白还以为老人属于后者。
老人听到小伙夸自己身子骨好,便乐了:“现在不行了,多走一会就累,想当年我参军的时候随部队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那都不带喘的。”
老人昂着头,显然这份经历让他很自豪,也值得自豪。
“老人家,厉害呀,但您早年吃了这么多苦,现在更应该好好享受一下当年拼搏下来的成果呀。”
“哎,一闲下来就浑身难受,再说我这也只是收个钱,不受累,我孩子在家里做好,会端出来,都不用我动手。”
“还真别说,这手艺真不错,我这朋友特地带我过来,说是从小就开始吃您做的麻圆。”
老人家又乐了:“这摊子摆了几十年了,又不少客户都是从小吃到大,来来去去,周围不断变化,这房子是越来越高,这路是越来越好,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份手艺,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后辈们都尝尝前辈们吃过的味道。”
老人一番话让祝白陷入沉思,这话不难理解,缩减来讲就两个字:传承。很常见的词,经常挂在嘴边,但从老人嘴中讲出,让祝白感受到这两个字的分量。
告别老人,李静带着祝白来到白鹭洲书院游玩,这是一处在江水之间的书院。
这是祝白要求的,虽然在庐陵呆了四年,但从没有好
-->>
夏天的阳光就是热烈,才九点多,就晒得人冒汗,祝白跟着李静没走多远,就在一个院子前停了下来。
院子前有个摊位,一个看上去很老很老的老人家,正在收钱,看到他身边的人就知道,生意好的很。
“老大爷,给我四个麻圆,两个糯米粉圈。”李静对老人家说完,便从包里拿出10元,放进摊位上的零钱篮子中。
这么做的都是老客户,彼此信任,而新顾客则亲自把钱交给老人。
“快尝尝,从小到大,我可这认准了这一家的麻圆,有很多回头客呢。”李静将麻圆和糯米粉圈分为两袋,其中一袋给祝白。
麻圆这个东西非常常见,在北方称作麻团,南方叫做麻圆,还有个别城市的叫法不一,但外观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到底什么什么美味,能让李静如此推崇,祝白一口咬下。
焦脆,真的是焦脆,一口嘎吱,不油不腻,炸过的白芝麻香味也在嘴里绽放,又香又脆,从小到大,祝白吃过的麻圆还算不少,还真没有能和这家比肩的。
而且这家的麻圆还是空心麻圆,内壁不厚,恰到好处,以致焦脆口感能够一直伴随,不会被内壁的软糯口感占据主导。
“确实好吃呀”
“是吧,没骗你吧”祝白的认同让李静很开心。
除了麻圆,手里还有一个糯米粉圈,这东西现在不常见,如果不是地道的吃货,都不知道哪里有卖,属于小时候的味道之一。
这东西祝白没吃过,样子像甜甜圈,但是表面沾满了白粉,轻轻咬上一点,也是油炸的酥脆,并且带有甜味,表面的白粉是糖粉,甜味是从这里来的,甜甜酥脆,口感很讨人喜欢。
这个摊子只买这两种东西,味道却都不俗,也不知道是多少年的手艺造就出来的,祝白突然很想和老人聊聊。
来到老人身边,此时已经没有顾客购买,老人正坐在椅子上休息。
“老大爷,您多大了。”
老人见一后生找他聊天,求之不得,这人一老,就有说不完的话,今天隔壁老李头没在,都没人陪自己说话。
“八十五了”老人一边用手笔画,一边说到。
“嚯,身子骨真是硬朗呀,您这年纪不好好享福,怎么还做生意呢。”
老人家还真是老人呀,有些人看起来显老,但实际年龄并没那么大,祝白还以为老人属于后者。
老人听到小伙夸自己身子骨好,便乐了:“现在不行了,多走一会就累,想当年我参军的时候随部队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那都不带喘的。”
老人昂着头,显然这份经历让他很自豪,也值得自豪。
“老人家,厉害呀,但您早年吃了这么多苦,现在更应该好好享受一下当年拼搏下来的成果呀。”
“哎,一闲下来就浑身难受,再说我这也只是收个钱,不受累,我孩子在家里做好,会端出来,都不用我动手。”
“还真别说,这手艺真不错,我这朋友特地带我过来,说是从小就开始吃您做的麻圆。”
老人家又乐了:“这摊子摆了几十年了,又不少客户都是从小吃到大,来来去去,周围不断变化,这房子是越来越高,这路是越来越好,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份手艺,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后辈们都尝尝前辈们吃过的味道。”
老人一番话让祝白陷入沉思,这话不难理解,缩减来讲就两个字:传承。很常见的词,经常挂在嘴边,但从老人嘴中讲出,让祝白感受到这两个字的分量。
告别老人,李静带着祝白来到白鹭洲书院游玩,这是一处在江水之间的书院。
这是祝白要求的,虽然在庐陵呆了四年,但从没有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