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从容相爱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夏棉结婚半个月前。他还没有去上大学,还没有带着夏棉回京。一切都还是最初的模样,一切都还来得及。

    黄泉是解脱,一切重来却是他梦寐以求的奢望。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

    佛教认为,众生由于恩爱执着、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身死,受诸苦恼不得解脱。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曰轮回。

    轮回的本意即“不稳定”,生活在不稳定的时空之中,每一种生命现象也都具有明显的不稳定因素。

    时空维度的差别,而导致了对世界观感的不同。而且各种不同的观感在生死之际,可以进行彼此转换,此即生命的轮回。

    法句经中说“神识走五道,无一处不更,舍身复受身,如轮转着地。”

    如今的情形,是神识因为执念而轮回到1976年吗

    席桓木想,无论是不是这个原因,无论是佛还是魔,能让他和夏棉再次重逢于这最美好的时候,他都由衷地感谢。

    屋内的摆设简单而陈旧,却让席桓木感到亲切和真实。

    目光不由被书桌上一本书籍吸引。

    书籍已经磨损严重,却十分整洁。可以看出拥有它的人时常翻看,也十分珍爱。

    席桓木拿起书,轻轻地摩擦着封面,不由露出一丝怀念。

    知青,一个时代造就的一群人特有的名字。

    当他们踏上前往全国各地的火车的那一刻,从前的一切,身份、地位和等级都被抹去,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名字知青。

    他们或自愿或被迫从城市去到农村,从只知道学习的城里学生到种地干活的乡下“农民”。需要接受和改变的不仅是衣食住行上的差异,更要经受来自心理和精神上的考验。

    当他们每天为了不饿肚子而干活,身心疲惫之时,读书似乎就成了唯一的娱乐方式和精神粮食。

    也是让知青们保持读书人的骄傲,提醒他们不同于真正农民的唯一稻草。

    但这个时代,想看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本就不多的书,经过洗礼之后,劫后余生的就更少了。

    书对于知青们来说,就如同肥肉对于饿狼。只要听说谁有书,想尽办法都要借来的。一本书,常常被不下十人轮流着借。

    席桓木是1970年初冬来的南北公社,那时他还不到16岁,但十分喜欢读书,带着的行李中有一小箱子都是书。

    那些书被他翻了无数遍,最后也都被借了出去。无书可看,也只有加入借书的队伍。

    供销社,是席桓木借书的一大来源地,从那里可以借到一些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和列传。

    而另一大借书地,便是卫生所。

    卫生所原本只有两个懂点西医医理的蒙古大夫。邹仁和是被下放的医生,以前是一所大医院的中医,医术很好。

    据说邹仁和并没什么大问题,只是牵扯到一些历史问题需要交代。所以他被下放时的待遇还不错,来时也带了不少医书。

    因此卫生所有不少关于西医和中医方面的书籍。就如这本唐本草的草图卷,就是邹仁和带来的。

    虽是药典书籍,但一般人也都看得懂,所以也成了知青们争相借阅的对象。甚至隔壁有个公社的知青,靠着自学中医医书,竟然成了大队的赤脚大夫,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席桓木也曾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识记着各种草药,背着各种方剂。

    他天生有几分聪明,所以对于这些医书上的知识也都学了七七八八,但他没想着像隔壁公社知青一样当个赤脚大夫。

    梨树大队已经有了赤脚大夫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性格里追求完美,总觉得没有系统学习过,没有十全的把握,就不应该去做。

    当然,对于隔壁公社知青的行为,他也表示理解。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吃饱饭更重要了。更何况,那人是真的有天赋,至少席桓木没有听说过,经他看病的人出现过什么不良后果。

    席桓木有些恍惚,几十年的事了,竟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连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走出屋子,原来天已经亮了。

    虽然没有表,但席桓木凭着经验就知道,现在不过才刚刚5点。

    南北公社因地处南北交界而得名,盛夏时节,不过5点天就开始亮了。

    入目的是落后、狭窄而又凌乱的街道,入耳的是吵杂而熟悉的口音。

    席桓木不由再次笑了。

    真的回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