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之他来自未来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r />
    不得不说,这样的结果,绝对是蝴蝶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理论上,他确实给这些无人机的系统设置了完善的自毁保险,五十克的高爆炸药一旦引爆,足以将所有的重要零件全部变成无法采集,无法研究的残渣碎片,但在触发条件的设置上,为了防止意外,从信号丢失到炸药引爆,实际上是存在着十秒的延迟的——毕竟这只是一套民用的无人机系统,在飞行时偶尔丢失一下信号那是经常的事,如果没有这个延迟,无人机的损耗速度绝对会高得令人发指,所以这也算是一个无奈的妥协。

    正常情况下,如果真出现无人机失控的现像,这十秒的延迟自然不会有太大影响——就算是受到敌军的信号干扰或是被击落,区区十秒的时间也不足以让敌军在回收残骸后再将炸药拆除,但此时此刻,这十秒的延迟,却就成了一个最致命的破绽。

    问题就出在这炸药的安装位置上。

    设计时,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和拍摄的需要,无人机最贵重的摄像头与图传系统都是安装在飞行器的前端头部位置的,连带着飞控模块也被设计得十分靠前,而为了保持机体的平衡,重量较大的电池和用于自毁的炸药则被放在了机身的中后段位置——还是那句话,正常情况下,这连距离完全不会影响到炸药的破坏效果,但此时,当机身在高速运动的状态下被空气撕扯得四分五列之时,这些安装在机体内的部件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被甩出了机身外,随风飘落。

    炸药的线没有被切断——军工部门在这方面倒是有所考虑,如果炸药与主控系统的线路因意外被截断而无法得到自毁信号时,其自带的触发装置就会立刻引爆,但遗憾的是,这个保险并没有被触发,反倒是飞控模块与图传系统之间的插头因为拉扯而被断开了,这样一来,包括图传系统和两个摄像头在内的大半个机头就彻底与炸药断开了连接,然后越飞越远。

    数秒后,落在一栋民居上的炸药自动引爆,将本就破烂不堪的泥砖房炸得只剩两堵围墙,而飘落的机头则落在了距离爆炸点二十多米外的空地上。

    根本不需要命令,所有的越军官兵立刻就向着距离自己最近的机体残骸冲了过去,并由现场军衔最高的军官将其收缴,然后又用最快的速度躲进了事先挖好的坑道掩体中,并将那些残骸放进了一个个早就准备好的保险柜里——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如果连对手丢失重要装备后必然会有的反应都猜不到,他们也不可能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坚持这么多年了。

    果然,没过多久,炮弹撕裂空气的尖啸声便从空中传来,不过落点却偏离了村庄数百米,大部分都落在了两侧的山上,倒是让完成伏击后还没来得及撤退的那些越军精锐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炮弹不断落下,并且漫无目标的向四周开始延伸覆盖——显然,在失去了无人机的引导后,因为无法掌握炮弹的具体落点,中国军队的炮兵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尽可能的覆盖目标区域,但这样一来,也等于是分散了火力,虽然零星落下的炮弹最终还是摧毁了那个村庄,但藏在掩体中的机体残骸和那些越军,却还是逃过了一劫。

    数个小时后,这些足足用上百名越军士兵的命才换来的无人机残骸,终于摆在了苏联专家的眼前。

    “不可思议,他们竟然能把镜头做得这么小巧……还有这些零件,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就是负责处理图像和传输信号的部件——你能相信吗?这样的体积,这样复杂的功能,难道美国人的技术已经先进到这种地步了?”

    “你看这个,这不像是普通的摄像头,它的结构太复杂了……我怀疑它可能具备夜视的功能,可是我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能与美国抗衡数十年的红色帝国的技术专家,其眼光和对技术的敏感性自然是一流的,根本不需要任何专业的检测,仅凭这些零件的外观,他们就推断出了要造出这样的设备,大致得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而答案却是让他们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因为证据就摆在眼前。

    震惊之余,巴捷洛夫突然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立刻停止了感叹,并对伊万诺夫递了个眼色,俩人随既不动声色的将所有残骸都搜集起来,重新装进了箱子。

    这些残骸太重要了,越南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价值,所以才会这么大方的将它交给苏联,但越南人也不是傻瓜,在他们国内也未必就没有懂技术的人,为免夜长梦多,这些东西必须尽快的送回苏联——最好是能在越南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这一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