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哥的社会见闻实录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黄尚载是b哥一个农友(支青)的儿子,他的这个宝贝儿子可以说是那种读书不成三大害的人。黄尚载的父母都当过知青,结婚时候也三十多岁了,而且那个年代每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结婚后能生一个男孩,当然很高兴,也很紧张。他们夫妻希望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能升官发财,就把孩子的名字该成叫黄尚载。黄和皇是同音字,意思就是有皇帝载着,一切都会顺利完成,逢凶化吉,横财就手,一生无忧。

    黄尚载的父亲黄成叶招工回城后,当了几年工人,就离职不干了。那时候刚改革开放,你能放下面子去做小生意,不怕丢掉铁饭碗,那二餐饭也是可以的。黄尚载的父母亲刚结婚不久,就离职不干,去菜市场租了个挡位卖鱼。当时能在菜市场找个挡位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那时候刚刚不用凭票证来买鱼和肉,所以,生意很好,虽然是小生意,但也发了点小财。结婚后接着就生了个儿子,可以说是添丁发财了。

    过了几年,黄尚载的父母亲觉得卖鱼辛苦而且又比较脏,很难发大财。因为做卖鱼的人,半夜就要起床去进货,再用么托车拉回市场卖,尤其是在冬天卖鱼,整天湿手湿脚,也够辛苦的。所以就决定转行去卖服装,当然了,在八十年代的中期,黄尚载的父母每人一部么托车,算是有钱一族的人群了。

    可以说,黄尚载出生后,他父母的生意也一天好过一天。在八十年代底到九十年初期,是服装业的黄金时代,黄成叶转行去卖服装也算他够眼光。他们先是在那路边的临时棚里卖衣服,到了九十年代的中后期,已经在广州市很有名的批发大厦里拥有一间三十多平方米服装批发部,在灯光夜市里也有批发挡,还有一间制衣厂,有几十台衣车。应该说是制衣和批发一条龙了,在九十年代,黄成叶挣的钱在***那些回城的知青里面,算是有本事,挣得钱多的那种。

    在九十年的中后期,和b哥同一公社下乡一起回城的知青,他们工作的单位很多都在转制或关门,很多人都下岗了,b哥也在那时候下岗。在当时,黄成叶在那些农友心目中是个有钱有面的人,是个成功的人。因为他们算是有铺(租的),有楼(在近郊区有一间六十多平方的商品房子,是没有电梯的那种,那时候很少有电梯楼,一般都是八层楼高),有车(有一部面包车是用来运货的)。

    由于黄成叶有点钱,所以黄尚载出生后想要什么,只要他们夫妇能够做到的,不管是否会对孩子产生好坏的影响,就不顾一切地满足孩子的要求。黄尚载就在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环境下长大。老实说,其实黄成叶也算不了什么有钱人,只不过在那个年代算是生活好一点。

    由于黄成叶和老婆他们的家庭上一代以前都是打工一族,是劳动人们,是穷人。黄成叶和老婆也是没有文化的那种,因为中学读了一年多的书就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且也不是读书的料。以前穷惯了,现在改革开放,能够挣点钱,所以也觉得自己是个成功的人,是个有钱人。所以就有点那个,常出口狂言,口气很大,得罪了不少以前一起当知青的农友。有几个农友下岗后,曾在黄成叶那里做了几个月的工,都不干了,说他很难相处,和以前没发财差了很远。

    究竟是父母种坏成了,生骨大头菜(广东省的方言,就如那些种坏的农作物一样,不管以后怎样小心耕种,也很难变好,文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