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玉扬羽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
青燕眼神不自觉的就溜到了郭碧玉小手背上的那一抹擦嘴的痕迹上,心想:大娘子这是饿狠了,什么时候有过这样吃东西的时候!跟街上穷人家的孩子似的!
郭碧玉接过帕子,随意拭了拭嘴,又擦了擦手,丢给青燕。
“谁也别管她,也要让她吃点儿苦头。”郭碧玉道:“你们几个可看见了?这就是在外人面前,不晓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的下场。”
墨鸦小声的问:“大娘子,您昨个儿夜里真的做噩梦开门跑出去了?”
郭碧玉哪说得清楚,含混道:“我只不过是睡热了,开门透透气。可不管怎么说,雀儿这样回话,不是明摆着说她没照顾好我么?那二婶母不罚她又罚谁?”
郭妈道:“二夫人原本说也要罚老奴的,又说大娘子屋里就我这么一个年纪大点儿的,就……”
“说。”
“就给老奴留点儿体面……”郭妈说到这里,眼泪就挤了几滴下来:“也不知道郎君和夫人什么时候回来。”
郭碧玉脸色就一沉。
上辈子这一年的入夏时分,她二叔郭仪在甘州长史的任上考评绩优,终于得以调任户部,做了一名京官,要接了郭老夫人到上京来享福。
郭老夫人的两个儿子,一个西北一个江南的这么分别了数年,老太太说什么都要阖家在上京团聚。
老太太这么一发话,郭碧玉的父亲郭皋自然无不遵从,便开始着手安置江南那边的七七八八的产业。
郭家长房在江南发家,此时郭家的“聚时珍”早已成为江南一带信誉良好、盈利极丰的大商号,不但“聚时珍”的总号,连分号也大多设在江南一带。
更不要说隐含经营的生意往来和人脉关系。
这些都是基业,自然要选派经验老道、为人忠诚却不失灵活的管事守着。
下头这些人谁跟到上京创业,谁留在江南守业,怎么个会账法儿,各种杂七杂八的事儿,竟然拖了半年,才安排的差不多了。
上京的调令可不等人,二叔郭仪入夏的时候特意跑了一趟江南,先带了郭老夫人来上京置了宅院安定下来。直到入了冬的时候,郭皋夫妻两个才将大娘子郭碧玉先送到了上京。
实在是因为又到了年关,郭皋夫妻干脆想着等到下面的商铺全都会了账以后,再亲自押了江南那边儿的年礼过来。
总之,郭皋和费氏的行程是拖了又拖,延了又延。
想到这里,郭碧玉道:“盼着我爹娘过来,还不如顾顾眼前。郭妈呀,您还是将宝押在我身上的好。如果不是您不让雀儿闹出动静儿来,又怎么会有这么一摊子事儿?”
雀儿真的把她弄醒了,她就有办法撒泼闹一场。
她才十岁,撒泼耍赖,顶多就是小孩子不懂事。
可当婶母的趁着侄女病倒,要处置侄女手底下的奴婢,说出去却不是什么好听的事儿。
看着青燕她们几个若有所思,郭碧玉倒是放心的,这几个奴婢还算忠心,最关键的是,她们的身契是在她娘亲的手里。
郭妈就不同了,郭妈是当初祖母打发来的,虽然是十几年一直在大房手底下,可遇到事情,还总是先想着“郭家”,而不是“郭家长房”。
这两者之间,差别可大了去了。
郭碧玉吃饱喝得,又训教了这么半天,十岁的生了病的小身板就有些扛不住,热度重新上了来,她便又躺回床上,耷拉着眼皮叮嘱道:“你们是我的人,只要对我一心一意,我就有办法罩着你们;对外人,你们别太实诚,千万不能受委屈,为了自保就算是满嘴胡吣,我也准。”
这句迷迷糊糊说出来的话,才是真真正正她要说的。
人真到了没了路走,什么骨气都是假的,好死不如赖活着。
可那时候她又为什么不想活了呢?
..
青燕眼神不自觉的就溜到了郭碧玉小手背上的那一抹擦嘴的痕迹上,心想:大娘子这是饿狠了,什么时候有过这样吃东西的时候!跟街上穷人家的孩子似的!
郭碧玉接过帕子,随意拭了拭嘴,又擦了擦手,丢给青燕。
“谁也别管她,也要让她吃点儿苦头。”郭碧玉道:“你们几个可看见了?这就是在外人面前,不晓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的下场。”
墨鸦小声的问:“大娘子,您昨个儿夜里真的做噩梦开门跑出去了?”
郭碧玉哪说得清楚,含混道:“我只不过是睡热了,开门透透气。可不管怎么说,雀儿这样回话,不是明摆着说她没照顾好我么?那二婶母不罚她又罚谁?”
郭妈道:“二夫人原本说也要罚老奴的,又说大娘子屋里就我这么一个年纪大点儿的,就……”
“说。”
“就给老奴留点儿体面……”郭妈说到这里,眼泪就挤了几滴下来:“也不知道郎君和夫人什么时候回来。”
郭碧玉脸色就一沉。
上辈子这一年的入夏时分,她二叔郭仪在甘州长史的任上考评绩优,终于得以调任户部,做了一名京官,要接了郭老夫人到上京来享福。
郭老夫人的两个儿子,一个西北一个江南的这么分别了数年,老太太说什么都要阖家在上京团聚。
老太太这么一发话,郭碧玉的父亲郭皋自然无不遵从,便开始着手安置江南那边的七七八八的产业。
郭家长房在江南发家,此时郭家的“聚时珍”早已成为江南一带信誉良好、盈利极丰的大商号,不但“聚时珍”的总号,连分号也大多设在江南一带。
更不要说隐含经营的生意往来和人脉关系。
这些都是基业,自然要选派经验老道、为人忠诚却不失灵活的管事守着。
下头这些人谁跟到上京创业,谁留在江南守业,怎么个会账法儿,各种杂七杂八的事儿,竟然拖了半年,才安排的差不多了。
上京的调令可不等人,二叔郭仪入夏的时候特意跑了一趟江南,先带了郭老夫人来上京置了宅院安定下来。直到入了冬的时候,郭皋夫妻两个才将大娘子郭碧玉先送到了上京。
实在是因为又到了年关,郭皋夫妻干脆想着等到下面的商铺全都会了账以后,再亲自押了江南那边儿的年礼过来。
总之,郭皋和费氏的行程是拖了又拖,延了又延。
想到这里,郭碧玉道:“盼着我爹娘过来,还不如顾顾眼前。郭妈呀,您还是将宝押在我身上的好。如果不是您不让雀儿闹出动静儿来,又怎么会有这么一摊子事儿?”
雀儿真的把她弄醒了,她就有办法撒泼闹一场。
她才十岁,撒泼耍赖,顶多就是小孩子不懂事。
可当婶母的趁着侄女病倒,要处置侄女手底下的奴婢,说出去却不是什么好听的事儿。
看着青燕她们几个若有所思,郭碧玉倒是放心的,这几个奴婢还算忠心,最关键的是,她们的身契是在她娘亲的手里。
郭妈就不同了,郭妈是当初祖母打发来的,虽然是十几年一直在大房手底下,可遇到事情,还总是先想着“郭家”,而不是“郭家长房”。
这两者之间,差别可大了去了。
郭碧玉吃饱喝得,又训教了这么半天,十岁的生了病的小身板就有些扛不住,热度重新上了来,她便又躺回床上,耷拉着眼皮叮嘱道:“你们是我的人,只要对我一心一意,我就有办法罩着你们;对外人,你们别太实诚,千万不能受委屈,为了自保就算是满嘴胡吣,我也准。”
这句迷迷糊糊说出来的话,才是真真正正她要说的。
人真到了没了路走,什么骨气都是假的,好死不如赖活着。
可那时候她又为什么不想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