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毕竟李孝恭与李沐,二人在长安时,素有来往,又在百济之战中,有同袍之义。
李世民就更惊诧了。
不是说敌人反对的我支持,敌人支持我的反对吗?
这小子明显不按牌理出牌啊。
可李沐毕竟是摄政王,百官之首。
魏征等人虽然不明白李沐想做什么,但身为臣子,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魏征出列道:“启奏陛下,李道彦流放伏俟城已经有些年头,据往日李大亮奏报,李道彦在伏俟城也颇有建树,臣以为可召回李道彦,令其戴罪立功,也未尝不可。”
马周紧随其后,“臣附议。”
韩仲良不甘于后,“臣亦附议。”
于是御史台一班御史,工部官员、交通监官员,民部官员泱泱上百人一齐出列。
“臣等附议。”
又有一批中立的见风使舵官员,出列奏道,“臣等附议。”
声势之大,震耳欲聋。
李世民脸色剧变,虽然知道李沐势大,可没想到竟大到这种程度。
朝堂之上,俨然已经可以与朕分庭抗礼了。
这更坚定了李世民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李沐遏制下去的决心。
只是,李世民知道,现在远不是时候。
硬碰硬,没有胜算。
那就按原计划行事吧。
想到此,李世民点点头道:“既然摄政王认为此时召回河间郡王李孝恭不妥,朕就不再坚持了。那就先召回李道彦,至于河间郡王嘛,等百济局势平稳之后,再作定论。”
“陛下圣明。”
这次不但李沐一派的官员一起称颂,连原本争得不可开交的李世民一派也都一齐称颂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连政敌都站到了皇帝一边,自己再争下去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李世民脸色稍霁,这才问起李沐新政之事来,“朕记得,摄政王此前所请之新政,应该今日便颁布吧?”
李沐躬身道:“回陛下,臣近日听闻各地皆有世家豪族与民抢购田产,致使田产价格飞涨。此时颁布新政恐怕不妥,故臣请陛下允臣延迟颁布新政,待臣准备好应对之策,再颁布不迟。”
这是李世民今日听到最开心的事了。
显然李沐已经得知消息,且仓促间还没有应对之策。
只能延迟颁布新政,以解燃眉之危了。
李世民心中乐开了花,李沐啊李沐,你终究是年少了些,你可知道,每拖一天,各地世家就会多购一批田产,到时,就算你有良策,恐怕也难挽流水落花了。
李世民嘴上却道:“朕知道摄政王一心为国为民、惮精竭虑,只是新政关乎江山社稷和国计民生,还望摄政王不辞辛劳,早日颁布新政,造福天下黎民。”
李沐躬身应道:“臣遵旨。臣必不辜负陛下期望。”
李世民这时环视群臣,“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奏?”
殿中无人应答。
袁仁国此时大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时候,如果再有哪个不识趣的出来启奏,那估计就是自己找不痛快了。
于是,在袁仁国大喊三次过后,新年的大朝会就此散了。
毕竟李孝恭与李沐,二人在长安时,素有来往,又在百济之战中,有同袍之义。
李世民就更惊诧了。
不是说敌人反对的我支持,敌人支持我的反对吗?
这小子明显不按牌理出牌啊。
可李沐毕竟是摄政王,百官之首。
魏征等人虽然不明白李沐想做什么,但身为臣子,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魏征出列道:“启奏陛下,李道彦流放伏俟城已经有些年头,据往日李大亮奏报,李道彦在伏俟城也颇有建树,臣以为可召回李道彦,令其戴罪立功,也未尝不可。”
马周紧随其后,“臣附议。”
韩仲良不甘于后,“臣亦附议。”
于是御史台一班御史,工部官员、交通监官员,民部官员泱泱上百人一齐出列。
“臣等附议。”
又有一批中立的见风使舵官员,出列奏道,“臣等附议。”
声势之大,震耳欲聋。
李世民脸色剧变,虽然知道李沐势大,可没想到竟大到这种程度。
朝堂之上,俨然已经可以与朕分庭抗礼了。
这更坚定了李世民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李沐遏制下去的决心。
只是,李世民知道,现在远不是时候。
硬碰硬,没有胜算。
那就按原计划行事吧。
想到此,李世民点点头道:“既然摄政王认为此时召回河间郡王李孝恭不妥,朕就不再坚持了。那就先召回李道彦,至于河间郡王嘛,等百济局势平稳之后,再作定论。”
“陛下圣明。”
这次不但李沐一派的官员一起称颂,连原本争得不可开交的李世民一派也都一齐称颂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连政敌都站到了皇帝一边,自己再争下去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李世民脸色稍霁,这才问起李沐新政之事来,“朕记得,摄政王此前所请之新政,应该今日便颁布吧?”
李沐躬身道:“回陛下,臣近日听闻各地皆有世家豪族与民抢购田产,致使田产价格飞涨。此时颁布新政恐怕不妥,故臣请陛下允臣延迟颁布新政,待臣准备好应对之策,再颁布不迟。”
这是李世民今日听到最开心的事了。
显然李沐已经得知消息,且仓促间还没有应对之策。
只能延迟颁布新政,以解燃眉之危了。
李世民心中乐开了花,李沐啊李沐,你终究是年少了些,你可知道,每拖一天,各地世家就会多购一批田产,到时,就算你有良策,恐怕也难挽流水落花了。
李世民嘴上却道:“朕知道摄政王一心为国为民、惮精竭虑,只是新政关乎江山社稷和国计民生,还望摄政王不辞辛劳,早日颁布新政,造福天下黎民。”
李沐躬身应道:“臣遵旨。臣必不辜负陛下期望。”
李世民这时环视群臣,“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奏?”
殿中无人应答。
袁仁国此时大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时候,如果再有哪个不识趣的出来启奏,那估计就是自己找不痛快了。
于是,在袁仁国大喊三次过后,新年的大朝会就此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