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之钢铁世纪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年,宫里的北司里就要换人了,现在这波人再怎么厉害,也就几年的时间,还能出什么花样。我看王相公你就是瞎操心!”
只听得啪的一声响,原来是王启年猛的一下站起身来,将茶杯都带到地上,只见他脸色铁青,显然被胡克勤刚才那番话已经气到了极点。胡克勤却好似全然没有看到对方发火的模样,自顾坐在那里喝茶,一副无欲则刚的模样。两人就这般对峙了一会儿,王启年冷哼了一声,一顿足转身离去。
“胡大人,你这”一旁的戚之悌见状,也顿了一下足,也赶忙跟了出去,只留下胡克勤坐在屋中,独自品茶。
外间,戚之悌赶上了王启年,低声道:“王相公,刚才胡大人那些话也就是饭后的闲话,您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罢了,他那个脾气我是知道的!”王启年突然停住脚步,脸上的神色已经变得淡然:“我若是在他那个位子上,只怕也是与他现在一样。只是”说到这里,王启年稍微停顿了一下,低声问道:“这次和约的事情你觉得该怎么办?”
“和约的事情?”戚之悌稍微沉吟了一下,脑子里却在飞速的运转着,猜测着对方问自己这个问题的真实意图。这个问题本身很简单,这次和英国人的签订的和约,虽然缅甸王国又是割土又是赔款,但对于大顺来说,不但扶植了一个忠于己方的王国政府,还获得了驻军,为其训练新军的各种特权,等于是将整个西南的边防线向外推出去上千公里,而且和大英帝国在这个地区达成了谅解。相比起这个成果,大顺所付出的代价可以说微乎其微。虽然耗费了相当数量的军费,但战场都在他国的领土上,海上贸易商船也没有受到英国舰队的攻击。与历史上的历次类似事件相比较,这次缅甸的事变可以说大顺应对的相当出色了。
“那王启年为何还要问这个问题呢?难道不应该照准吗?”戚之悌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低声问道:“王相公你莫非是在问吴汉民吗?”
王启年无声的点了点头,这才是他最大的心病,在这次平定缅甸之乱之中,吴汉民虽然没有上得前台,但无论是拔都和陈再兴的先期护送公主和王子入缅,还是后来早国权领大军增援,都离不开吴汉民在背后的运筹支援,这份功劳是谁也抹杀不了的,本来此人资历官阶都已经到了外官的顶峰,若是论功行赏,很有可能就是进京了,中枢有了这样一个大佬,王启年想要继续这样执掌朝政,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戚之悌心里暗叹了一口气,他这位同僚清廉有能,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虽然心胸有些狭窄,但到了关节时候,也能够做出相应的让步,达成妥协,纵然在大顺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也算得上是贤相了,死后谥号里有一个“文”字是肯定的了,先帝选择他来做托孤重臣之首,的确没有选错人。如果要说王启年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权位看的太重了些,他固执的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这个帝国最好的舵手,无论是谁挡在他前进的道路上,他都会无情的将其粉碎。本来说他这种想法对于一个位居百官之首的宰辅大臣来说,并没有什么错误,但问题是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一旦天子到了亲政的年纪,与这个性格刚强的首辅会不会起什么冲突呢?历史上幼帝时执政的辅臣们有几个能够得到善终的呢?
“启年,你不要想的太多了,太后的性格也是知道的,只要你我做的好,她是不会有换相的念头的!”戚之悌低声道,不过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起码在天子亲政前!”
王启年点了点头,戚之悌的话和他内心的想法是相同的,他稍一沉吟,低声问道:“不过有功必赏是朝廷法度,吴汉民在这次的事情里有运筹之功,早国权的折子里也有提到,如果我们不提,太后那里是过不去的。”
“这个倒无妨,‘官以任能,爵以酬功’,吴汉民已经是从二品的光禄大夫了,这次晋一级到特进,加一个检校少保在太后那里也说得过去了。太后那里也有明白人,知道把吴汉民弄得京里来,一山不容二虎,反倒与国事有害!”
王启年点了点头,额头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在这个问题上只要内阁的意见一致,以太后的性格,肯定不会反对的,至于那些女官们,正如戚之悌所说的,再过几年,自然就会被新的秉笔们所代替,对付那些二十出头的黄毛丫头,难道自己还不成。
一旁的戚之悌看着同僚的脸上露出了刚愎自用的神色,已经猜出了几分对方心中所想,不由得暗自感叹:“你只想到一旦新帝亲政,那些秉笔都会被人代替,难道没有想到自己也很有可能被新人多替代吗?世间人都是如此,只看到别人身前有坑,却没有看到自己面前也是万丈深渊,当真是可笑可悲呀!”
年,宫里的北司里就要换人了,现在这波人再怎么厉害,也就几年的时间,还能出什么花样。我看王相公你就是瞎操心!”
只听得啪的一声响,原来是王启年猛的一下站起身来,将茶杯都带到地上,只见他脸色铁青,显然被胡克勤刚才那番话已经气到了极点。胡克勤却好似全然没有看到对方发火的模样,自顾坐在那里喝茶,一副无欲则刚的模样。两人就这般对峙了一会儿,王启年冷哼了一声,一顿足转身离去。
“胡大人,你这”一旁的戚之悌见状,也顿了一下足,也赶忙跟了出去,只留下胡克勤坐在屋中,独自品茶。
外间,戚之悌赶上了王启年,低声道:“王相公,刚才胡大人那些话也就是饭后的闲话,您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罢了,他那个脾气我是知道的!”王启年突然停住脚步,脸上的神色已经变得淡然:“我若是在他那个位子上,只怕也是与他现在一样。只是”说到这里,王启年稍微停顿了一下,低声问道:“这次和约的事情你觉得该怎么办?”
“和约的事情?”戚之悌稍微沉吟了一下,脑子里却在飞速的运转着,猜测着对方问自己这个问题的真实意图。这个问题本身很简单,这次和英国人的签订的和约,虽然缅甸王国又是割土又是赔款,但对于大顺来说,不但扶植了一个忠于己方的王国政府,还获得了驻军,为其训练新军的各种特权,等于是将整个西南的边防线向外推出去上千公里,而且和大英帝国在这个地区达成了谅解。相比起这个成果,大顺所付出的代价可以说微乎其微。虽然耗费了相当数量的军费,但战场都在他国的领土上,海上贸易商船也没有受到英国舰队的攻击。与历史上的历次类似事件相比较,这次缅甸的事变可以说大顺应对的相当出色了。
“那王启年为何还要问这个问题呢?难道不应该照准吗?”戚之悌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低声问道:“王相公你莫非是在问吴汉民吗?”
王启年无声的点了点头,这才是他最大的心病,在这次平定缅甸之乱之中,吴汉民虽然没有上得前台,但无论是拔都和陈再兴的先期护送公主和王子入缅,还是后来早国权领大军增援,都离不开吴汉民在背后的运筹支援,这份功劳是谁也抹杀不了的,本来此人资历官阶都已经到了外官的顶峰,若是论功行赏,很有可能就是进京了,中枢有了这样一个大佬,王启年想要继续这样执掌朝政,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戚之悌心里暗叹了一口气,他这位同僚清廉有能,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虽然心胸有些狭窄,但到了关节时候,也能够做出相应的让步,达成妥协,纵然在大顺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也算得上是贤相了,死后谥号里有一个“文”字是肯定的了,先帝选择他来做托孤重臣之首,的确没有选错人。如果要说王启年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权位看的太重了些,他固执的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这个帝国最好的舵手,无论是谁挡在他前进的道路上,他都会无情的将其粉碎。本来说他这种想法对于一个位居百官之首的宰辅大臣来说,并没有什么错误,但问题是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一旦天子到了亲政的年纪,与这个性格刚强的首辅会不会起什么冲突呢?历史上幼帝时执政的辅臣们有几个能够得到善终的呢?
“启年,你不要想的太多了,太后的性格也是知道的,只要你我做的好,她是不会有换相的念头的!”戚之悌低声道,不过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起码在天子亲政前!”
王启年点了点头,戚之悌的话和他内心的想法是相同的,他稍一沉吟,低声问道:“不过有功必赏是朝廷法度,吴汉民在这次的事情里有运筹之功,早国权的折子里也有提到,如果我们不提,太后那里是过不去的。”
“这个倒无妨,‘官以任能,爵以酬功’,吴汉民已经是从二品的光禄大夫了,这次晋一级到特进,加一个检校少保在太后那里也说得过去了。太后那里也有明白人,知道把吴汉民弄得京里来,一山不容二虎,反倒与国事有害!”
王启年点了点头,额头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在这个问题上只要内阁的意见一致,以太后的性格,肯定不会反对的,至于那些女官们,正如戚之悌所说的,再过几年,自然就会被新的秉笔们所代替,对付那些二十出头的黄毛丫头,难道自己还不成。
一旁的戚之悌看着同僚的脸上露出了刚愎自用的神色,已经猜出了几分对方心中所想,不由得暗自感叹:“你只想到一旦新帝亲政,那些秉笔都会被人代替,难道没有想到自己也很有可能被新人多替代吗?世间人都是如此,只看到别人身前有坑,却没有看到自己面前也是万丈深渊,当真是可笑可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