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赵武天下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将军,我军离开阳城已经一日了,距离韩国的叶邑也只有半天路程。末将已经安排人继续去探路了。”
昭阳骑在马上,对他点点头。“命令探马向鲁阳方向搜索,遇见问题,提前来报。若是韩国人,告诉他们我军是北上函谷前线的,请他们务必放行,万万不可鲁莽行事,否则军法处置。”
“是。”来人恭敬行礼,根据昭阳的安排去执行了。昭阳则在马上眯着眼,心里想着心事。
楚国的体制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有所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楚国的县制。楚国应该说是在众多诸侯国中最早实行县治的国家。但是楚国的县不同于其他诸侯国的郡县。譬如对于其他国家实行的郡县制,县是由县丞负责县内具体事务的,而且每个官吏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实行这样的制度,是为了替代分封制对中央的威胁,就像如今的周天子一样。当初实行分封,想要做的是护卫周天子,结果随着礼崩乐坏,各路诸侯群雄并起,造成了如今的乱世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楚国的县也颇有些分封的味道在里面。楚国大多是灭国制县,就是吞并这个国家后,不但重设宗庙,而且还任用当地的贵族或者从楚国宗室中选择贤能者一二人充任县公。县公在基本保留了被灭国时的区域前提下,拥有了军政大权,俨然一方诸侯。虽然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缓解楚国国内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换取对楚国的认同,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制度,让公族势力迅速崛起。楚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之下,恰恰孕育的是公族宗室日益膨胀的恶果。
面对这样的境况,楚国的大王们也并非无动于衷,楚庄王也曾为此做出努力,然而这种势力一旦形成,是无法予以快速撼动的,特别是楚国的县公又多有战功,随便处置,反而会引起内乱,是以楚王们能做的也是尽量通过换血,对这种势力进行打击。
昭阳的是楚昭王的后裔,属于熊姓的旁支,和屈氏c景氏一样,是属于宗室贵族。昭氏家族大约在楚惠王时期成为县公,后来就发展成为楚国重要的贵族,虽然说对于楚王不能完全摆布,但是说他的家族能够影响整个楚国的政策,是毫不夸张的。
但是从昭阳的心思来看,他是反对出兵函谷关的。原因倒也简单,除了楚王获得了其他国家的赞赏之外,这些贵族们实质上能够获得的利益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占领了函谷关,对于楚国来说,获得了声誉,却不会获得土地和钱粮的周转。昭阳已经是令尹,军功再大也已经没有升迁的可能。与其如此周折,何必要图这么一个虚名呢?
怪只怪那个陈轸,还有唐昧,两个人一个鼓吹楚王的伟大和函谷之战的意义,一个希望楚王能够对自己这样的贵族予以排斥,就像当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样。陈轸的意思很简单,如今五国联军共同攻打秦国,楚国国力最胜,又是纵约长,一旦能够率领诸国踏平函谷关,定然会取得其他国家的认可,声望之隆,无以复加。即使能和秦国相持下去,也能够赢得在诸国国君心中的感激之情。这对希望开创楚国大业,成为一代雄主的楚王熊槐充满了诱惑力。
而唐昧对于自己这些公族宗室,宗室充满了戒心,以为正是他们让楚悼王的改革夭折,也是他们阻挡了楚国强大的去路,只有扫除自己这些人的影响,方能让楚国顺利实现变法革新。正好这个时候函谷关之战开打,楚王熊槐又十分热衷,就将自己这个朝中数一数二的令尹派了出来,好让他们的变法少了一大障碍。昭阳没有办法,只能带兵出征。
再加上前不久魏国的惠施又来督促,楚王终于下令,征调大军,由令尹昭阳为将,率军北上函谷关,带领五国联军攻打秦国。
“希望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公孙衍能够带领其他联军,已经拿下了那里。某到了之后也就转转回来吧。难道还真以为秦国是泥捏的,能够一举摧毁不成?笑话。”昭阳冷笑着说道。
从楚国到达函谷关,最近的路线,自然是从宛城出发,东北行到阳城之后,出长城到韩国的叶邑,然后西北向鲁山进入东周国境内,再转向崤函道进入函谷关。就在昭阳的前锋部队刚刚出了楚国长城,快要到达韩国叶邑的时候。突然一份十万火急的命令送达到了昭阳的面前。
昭阳不疾不徐的鉴定火漆,确认无误后拆开,只见上面写着:“秦出武关,穰邑告危!”他脸上微微一惊,继而有些高兴,却看到传令兵还在眼前,遂问道:“如今穰邑情况如何了?”
“回禀将军,如今秦军兵锋已经逼近穰邑,宛城也在旦夕之间。大王令您先行回兵增援宛城,确保城池不失。北上之事,暂且搁置。”
“知道了,你火速回到郢都,告知大王某已经知
-->>
“将军,我军离开阳城已经一日了,距离韩国的叶邑也只有半天路程。末将已经安排人继续去探路了。”
昭阳骑在马上,对他点点头。“命令探马向鲁阳方向搜索,遇见问题,提前来报。若是韩国人,告诉他们我军是北上函谷前线的,请他们务必放行,万万不可鲁莽行事,否则军法处置。”
“是。”来人恭敬行礼,根据昭阳的安排去执行了。昭阳则在马上眯着眼,心里想着心事。
楚国的体制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有所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楚国的县制。楚国应该说是在众多诸侯国中最早实行县治的国家。但是楚国的县不同于其他诸侯国的郡县。譬如对于其他国家实行的郡县制,县是由县丞负责县内具体事务的,而且每个官吏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实行这样的制度,是为了替代分封制对中央的威胁,就像如今的周天子一样。当初实行分封,想要做的是护卫周天子,结果随着礼崩乐坏,各路诸侯群雄并起,造成了如今的乱世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楚国的县也颇有些分封的味道在里面。楚国大多是灭国制县,就是吞并这个国家后,不但重设宗庙,而且还任用当地的贵族或者从楚国宗室中选择贤能者一二人充任县公。县公在基本保留了被灭国时的区域前提下,拥有了军政大权,俨然一方诸侯。虽然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缓解楚国国内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换取对楚国的认同,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制度,让公族势力迅速崛起。楚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之下,恰恰孕育的是公族宗室日益膨胀的恶果。
面对这样的境况,楚国的大王们也并非无动于衷,楚庄王也曾为此做出努力,然而这种势力一旦形成,是无法予以快速撼动的,特别是楚国的县公又多有战功,随便处置,反而会引起内乱,是以楚王们能做的也是尽量通过换血,对这种势力进行打击。
昭阳的是楚昭王的后裔,属于熊姓的旁支,和屈氏c景氏一样,是属于宗室贵族。昭氏家族大约在楚惠王时期成为县公,后来就发展成为楚国重要的贵族,虽然说对于楚王不能完全摆布,但是说他的家族能够影响整个楚国的政策,是毫不夸张的。
但是从昭阳的心思来看,他是反对出兵函谷关的。原因倒也简单,除了楚王获得了其他国家的赞赏之外,这些贵族们实质上能够获得的利益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占领了函谷关,对于楚国来说,获得了声誉,却不会获得土地和钱粮的周转。昭阳已经是令尹,军功再大也已经没有升迁的可能。与其如此周折,何必要图这么一个虚名呢?
怪只怪那个陈轸,还有唐昧,两个人一个鼓吹楚王的伟大和函谷之战的意义,一个希望楚王能够对自己这样的贵族予以排斥,就像当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样。陈轸的意思很简单,如今五国联军共同攻打秦国,楚国国力最胜,又是纵约长,一旦能够率领诸国踏平函谷关,定然会取得其他国家的认可,声望之隆,无以复加。即使能和秦国相持下去,也能够赢得在诸国国君心中的感激之情。这对希望开创楚国大业,成为一代雄主的楚王熊槐充满了诱惑力。
而唐昧对于自己这些公族宗室,宗室充满了戒心,以为正是他们让楚悼王的改革夭折,也是他们阻挡了楚国强大的去路,只有扫除自己这些人的影响,方能让楚国顺利实现变法革新。正好这个时候函谷关之战开打,楚王熊槐又十分热衷,就将自己这个朝中数一数二的令尹派了出来,好让他们的变法少了一大障碍。昭阳没有办法,只能带兵出征。
再加上前不久魏国的惠施又来督促,楚王终于下令,征调大军,由令尹昭阳为将,率军北上函谷关,带领五国联军攻打秦国。
“希望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公孙衍能够带领其他联军,已经拿下了那里。某到了之后也就转转回来吧。难道还真以为秦国是泥捏的,能够一举摧毁不成?笑话。”昭阳冷笑着说道。
从楚国到达函谷关,最近的路线,自然是从宛城出发,东北行到阳城之后,出长城到韩国的叶邑,然后西北向鲁山进入东周国境内,再转向崤函道进入函谷关。就在昭阳的前锋部队刚刚出了楚国长城,快要到达韩国叶邑的时候。突然一份十万火急的命令送达到了昭阳的面前。
昭阳不疾不徐的鉴定火漆,确认无误后拆开,只见上面写着:“秦出武关,穰邑告危!”他脸上微微一惊,继而有些高兴,却看到传令兵还在眼前,遂问道:“如今穰邑情况如何了?”
“回禀将军,如今秦军兵锋已经逼近穰邑,宛城也在旦夕之间。大王令您先行回兵增援宛城,确保城池不失。北上之事,暂且搁置。”
“知道了,你火速回到郢都,告知大王某已经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