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生!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最快更新极生!最新章节!

    42、营建苑池时,池中建有瀛洲、蓬莱、方丈三山。

    43、阿房宫是由阿城、前殿和门阕等三部分组成。

    44、秦皇御苑:上林苑、甘泉苑、宜春苑。长安宫苑: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

    45、长乐宫沿中轴线上主要的宫殿有前殿、临华殿和大厦殿。未央宫是萧何监修的,有西宫之称,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宫殿,已有1041年的历史。

    46、建章宫打破了建筑宫苑的格局,在宫中出现了叠山理水的园林建筑。甘泉宫是西汉王朝的行宫,规模宏大,仅次于未央宫。

    47、上林苑本是阿房宫的一处大苑囿,汉武帝时扩而广之为上林苑,上林六池:昆明池、百子池、积草池、池、牛首池和西坡池。最大的是昆明池。

    48、洛阳宫苑之广成苑。

    49、两汉私家园林: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和东汉梁冀的苑囿。富豪巨贾苑囿:西汉时袁广汉园,樊重园。

    50、中国园林体系完成(魏晋——隋)寺观园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园林体系的最终完成。

    51、皇家园林邺都园林:铜雀园、华林苑。洛阳园林:芳林园、西苑。建康园林:华林园和乐游园。长安园林:芙蓉园、西苑。

    52、寺观园林宗教建筑的世俗化意味着寺、观无非是住宅的放大和宫殿是缩小。寺观园林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毗邻于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二是寺、观内部各种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三是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

    53、城市寺观园林洛阳寺观:宝光寺、景明寺、冲觉寺、永明寺。建康寺观:同泰寺是建康寺观中规模最大的寺观园林。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壁画、戴安道雕塑的五尊佛像及狮子国赠送的白玉佛像,称为建康寺观三绝。

    54、郊野寺观园林五台山和峨眉山。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靠近水源;二是靠近树林;三是地势向阳背风。

    55、私家园林魏晋六朝时期的私家园林有建在城市里的城市型私园——宅园、游憩园,也有建在郊外的与庄园相结合的别墅园。

    56、北方私家园林以洛阳地区最为繁华。

    57、《山居赋》涉及到卜宅相地、选择基址、道路布设、景观组织等方面的情况。这些都是汉赋中所未见的,是风景式园林升华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58、中国园林的写意化——唐宋时代。中国园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受繁荣的文化大背景影响,在唐代山水园林写意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最终达到全盛时代。

    59、李戒的《营造法式》和喻培的《木经》是官方和民间对当时发达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60、园林观赏树木和花卉栽培技术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以出现嫁接和利用实生变异发现新种的繁育方式。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的栽培方法:四时变接法、接花法、栽花法、种祖子法、打剥花法、分芍药法。

    61、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到宋代已经达到诗、画、园三位一体的艺术境界。

    62、中国园林在唐宋时期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下,诗文、绘画、园林三者相互渗透,各展其长,使园林更富诗情画意,异乎寻常地出现了写意山水园林的新阶段。

    63、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这三门艺术门类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形成中国山水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从而影响及于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

    64、皇家、寺观、私家三大园林类型都以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主要特点,文人园林进过唐代发展至两宋,其园林风格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正是中国风景式中国园林主要特点的外伸,成为中国写意山水园林的杰出代表。

    65、唐代皇家园林集中分布在两京——长安、洛阳。宋代的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长安、洛阳、汴梁和临安四地最具代表性。

    66、唐长安城中,有三大宫殿区,史称“三大内”,即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

    67、西内太极宫即隋朝的大兴宫,唐初改名太极宫并加以扩建,主要建筑有太极殿、两仪殿、万春殿、凌烟阁、鹤羽殿、海池、相思殿。东内大明宫主要建筑有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等。大明宫,是长安三大内中规模最大,建筑物最多的宫殿建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