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乡村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父子闹翻

    金长锁按照两千块钱一亩田一年的标准从村民王建军手里租来一亩三分地稻田,破了这个例,租用旁边村民的地也得参照此标准,不然其他村民心里不平衡,低于这个价不会爽快地把地租给他。

    金长锁没有犹豫,一共花了七千块从三户村民手头租了连在一块的三亩半水田,金长锁决定对这三亩半水田进行科学规划,参考桑基鱼塘的做法把塘基适当搞宽一点,在上面可以试着种点桑树,葡萄,草莓,也可以留一小块地作为实验田,用来种各种珍稀新奇市场前景好的瓜果蔬菜。

    桑树生长得快,长在鱼塘边可以给泥鳅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桑叶有一定药用作用,即使不用来养蚕,作为青饲料用来喂鸡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用来养猪可以让猪生长得更健康,少生病,养鱼能使肉质更加鲜美。

    种葡萄除了可以美化环境,用鱼塘里挖出来的这种淤泥做肥料,用鱼塘里这种富含营养物质的富水进行浇灌,不打农药不施用化肥,种出来的葡萄蔬菜味道清甜,口感非常的好。如果自己吃不完还可以拿去卖嘛。

    这种生态农业模式若是效果好,效益高,摸索成熟了可以逐步扩大种养殖面积嘛,又不是一直局限在这三亩半地上,金塘村拥有将近两千亩耕地,其中大部分都出于半撂荒状态,一年种一季水稻,粗放管理,出产个八百一千来斤谷子又能有多大效益。因此村里的人除了一些老人在家种地,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全都在外面打工,对种地根本提不起兴趣。

    有些村民在建筑工地打工,有些村民在装修公司搞装修,干一天活少的能挣七八十块,多的能挣二百多块,对比下来,说在家种地辛苦不说,除去成本赚到的钱还不如他们在外打工一天赚的多,真没什么意思。

    所以这就是中国农村农业面临的普遍困境,金塘村是这么个情况,周边的几个村子,乃至全省全国的农村都大同小异都是这么个状况。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费掉大量的粮食,蔬菜,肉类,水果和水产品。每年光餐饮这一项全国创造的消费支出就有三四万个亿,是个庞大的天文数字。

    农业也得后继有人,需要有年轻人接班来搞么。

    金长锁之所以决定回乡搞农业,一方面是出于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觉得年轻人都往城里跑,都不想留在农村搞农业,不想留在农村发展,这个趋势不尽快扭转,国家每年要花大量外汇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粮袋子握在别人手里就很危险。

    金长锁当过五年兵,这个忧患意识比一般老百姓还是要强烈很多的。

    另一方面,金长锁做过厨师,知道这个好的优质的食材在城里都是不愁销路,而且消费量十分的惊人,消耗得快,需求量大,售价高,利润也高。好的农产品,优质的食材经常是供不应求的一个状态,十三亿人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但要求吃饱,还要不断要求吃得好一点,吃得丰富多彩,有营养,健康安全又有保障。

    做农业只谈责任无法吸引年轻人心甘情愿返乡创业,只有让农村的环境变得更优美,更舒服,比城里面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