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者荣耀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生活中一直都是在做选择,每个抉择都要面对一种结果,大隋c瓦岗c河西,魏征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其中有困惑c不知所措,有后悔,有承担。魏征若有所悟,遗憾地说:“难怪没有千秋大业,不过也好,如果前面人把事情都做完了,后面的人又怎么办。越王,那我们现在对外的目标就是突厥和高句丽,对内的就是一日三餐。”
杨崇摇着头说:“要对付的只是高句丽,突厥我会留着,杀戮太多,会让东北各族抱团取暖,最关键的就是人口,天下太平,中原的百姓就不愿背景离乡,我们必须把突厥等族的百姓看成自己的百姓,塞北和东北才有可能有未来。只要我们有耐心,时间在我们这边,魏大人,既然来了洛阳,就陪陪我,把对高句丽的这盘棋下完。”
魏征再一次苦笑,自己的长处不在于运筹帷幄,要是换做房玄龄差不多,杨崇说的意思,其实就是要自己留在洛阳;只要自己不在,长安的风波就会慢慢平息下来,韦云起是个聪明人,杀伐果断,不会在小事上死磕,不过也好,就当在杨崇身边协助军机,接触一下对付高句丽具体运作的内容。
高句丽国内已经吵的不可开交,隋人狡猾,高句丽的权贵不敢相信,杨崇会为了六万俘虏把辽东交出来。这些俘虏都是为王室和权贵无偿工作的,交出去,影响的是他们的利益,心理难免有些怨恨;乙支文德反而很敬佩老友所夫孙的魄力,这件事办得堂堂正正,不管最后什么结果,现在让高句丽站在一个理字上面。
盖苏文听朝堂上争辩了快两个时辰,感觉耳朵都快起茧,低声对乙支文德说:“这些人难道不清楚,杨崇要的就是一个打大仗的理由,就希望我们不答应,那样就可以压制国内反战的呼声。”
中原人对攻打高句丽有担心,这也是杨崇一直不敢全力出兵的原因。但是如果高句丽扣着隋军俘虏,杨崇就能获得军方的支持,在民族情绪愤怒的时候,轻易地获得大规模征调军队的许可。盖苏文和杨崇的军队打过几仗,晓得高句丽的军队差了一个档次,杨崇只需要十五万大军,恐怕就能横扫辽东了。
理是这个理,但是大多数人都愿意忽视,乙支文德苦笑着说:“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这话你留着回去和你老子说,渊氏是仅次于王室的得利者,你没听礼部在说,你们家用了一万三千俘虏吗?”
两个军事天才在逗嘴,被高句丽婴阳王高元看得清清楚楚,直接招呼乙支文德说:“大将军,说说你的看法,到底杨崇什么意思?”
乙支文德大步走到大殿中间说:“大王,其实杨崇不在乎辽东,他在源水头设立的是东北经略使,如果整个东北都是他的,突厥c室韦c契丹等族一起唯大隋马首是瞻,难道我们占据辽东,就能和大隋扳手腕?杨崇看得很远,辽东不过是一个台阶罢了。我相信,只要把人放了,辽东杨崇肯定不要,并且杨崇军队作战放弃式与原来完全不同,这些人就是放回去也当不了兵。”
这是乙支文德给自家人圆面子,这些俘虏在苦寒之地劳碌多年,身体早就垮了,只是求生的欲望支撑着他们。高元咬咬牙问:“能不能让大隋再给一点补偿?”
乙支文德笑了起来:“大王,你想要什么样的补偿?”
婴阳王高元毫不犹豫地说:“我要玻璃和香皂的配方。”
站在一侧的高句丽东部大人c大对卢渊太祚眼里闪过一丝凶光,婴阳王高元对外想着捞好处c不顾大局,对内则时时刻刻想着削弱渊氏这些世家的实力,把分配出来的军政大权拿回去。高句丽虽然以向隋遣使乞降和送还叛臣斛斯政,获取了隋炀帝的谅解,但婴阳王高元仍不肯遵从隋炀帝入朝召见,就是为了一己生死置国家于不顾。
这也是导致杨崇在两三年内统一中原后,就开始对辽东下手,好不容易眼下有了这个机会,国力困弊的高句丽能有机会解决外忧,腾出精力稳定国内矛盾,恢复经济生产,高元还在异想天开。谁不知道玻璃和香皂的配方是杨崇的立身之本,就是杨崇身边的亲戚好友,都是不得擅入的禁地,高建武有这个想法,那就是在告诉杨崇我不同意,还是挑衅式的表态,战争就变成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乙支文德断然说:“大王,你要是抱这个想法,不如我们直接备战。我们只要开口,杨崇一定不会回绝,会拖延到开春出兵,打完仗再说。其实我们要那里,除了是粮仓,也是为辽东千里长城的建设争取时间,按照末将的看法,可以先答应下来;最起码能保证明年的粮食收成。”
辽东千里长城,就是在高句丽几次正面战场惨败后,婴阳王高元担心大隋统一之后,再次来攻打高句丽,而让乙支文德负责督建的;长城东北自扶余城起,西南至海,不仅仅是原有的山城连接,而且是加强纵深的复合式防线。这样的长城不是一日可以建起,而是需要时间,多年的时间。
再说现在高句丽缺粮,杨崇用了一年的收成换取了对东北的优势,高句丽是得到实惠的,如果达不成协议,大隋从三面派出骑兵来毁庄稼,那辽水北面的地盘在不在手上,又有什么差别。一提到粮食,人群中都发出不同的感叹声,不少官员都跟着表态,日子苦一点没问题,可是没有吃的,军队怎么办?
高元这几年能明显感受到群臣对自己的淡漠,要不是三次击退隋军,自己在百姓中有着崇高的威望,这些人恐怕已经把自己赶下台去。杨崇的事迹高元听了很多,最感同身受的就是士族门阀对自己的钳制,王与马共天下,中原如此,高句丽也是如此;高元在心中喟叹一声,表面上还是笑容满面,颔首说:“那就按大将军说的办。”
(本章完)
生活中一直都是在做选择,每个抉择都要面对一种结果,大隋c瓦岗c河西,魏征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其中有困惑c不知所措,有后悔,有承担。魏征若有所悟,遗憾地说:“难怪没有千秋大业,不过也好,如果前面人把事情都做完了,后面的人又怎么办。越王,那我们现在对外的目标就是突厥和高句丽,对内的就是一日三餐。”
杨崇摇着头说:“要对付的只是高句丽,突厥我会留着,杀戮太多,会让东北各族抱团取暖,最关键的就是人口,天下太平,中原的百姓就不愿背景离乡,我们必须把突厥等族的百姓看成自己的百姓,塞北和东北才有可能有未来。只要我们有耐心,时间在我们这边,魏大人,既然来了洛阳,就陪陪我,把对高句丽的这盘棋下完。”
魏征再一次苦笑,自己的长处不在于运筹帷幄,要是换做房玄龄差不多,杨崇说的意思,其实就是要自己留在洛阳;只要自己不在,长安的风波就会慢慢平息下来,韦云起是个聪明人,杀伐果断,不会在小事上死磕,不过也好,就当在杨崇身边协助军机,接触一下对付高句丽具体运作的内容。
高句丽国内已经吵的不可开交,隋人狡猾,高句丽的权贵不敢相信,杨崇会为了六万俘虏把辽东交出来。这些俘虏都是为王室和权贵无偿工作的,交出去,影响的是他们的利益,心理难免有些怨恨;乙支文德反而很敬佩老友所夫孙的魄力,这件事办得堂堂正正,不管最后什么结果,现在让高句丽站在一个理字上面。
盖苏文听朝堂上争辩了快两个时辰,感觉耳朵都快起茧,低声对乙支文德说:“这些人难道不清楚,杨崇要的就是一个打大仗的理由,就希望我们不答应,那样就可以压制国内反战的呼声。”
中原人对攻打高句丽有担心,这也是杨崇一直不敢全力出兵的原因。但是如果高句丽扣着隋军俘虏,杨崇就能获得军方的支持,在民族情绪愤怒的时候,轻易地获得大规模征调军队的许可。盖苏文和杨崇的军队打过几仗,晓得高句丽的军队差了一个档次,杨崇只需要十五万大军,恐怕就能横扫辽东了。
理是这个理,但是大多数人都愿意忽视,乙支文德苦笑着说:“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这话你留着回去和你老子说,渊氏是仅次于王室的得利者,你没听礼部在说,你们家用了一万三千俘虏吗?”
两个军事天才在逗嘴,被高句丽婴阳王高元看得清清楚楚,直接招呼乙支文德说:“大将军,说说你的看法,到底杨崇什么意思?”
乙支文德大步走到大殿中间说:“大王,其实杨崇不在乎辽东,他在源水头设立的是东北经略使,如果整个东北都是他的,突厥c室韦c契丹等族一起唯大隋马首是瞻,难道我们占据辽东,就能和大隋扳手腕?杨崇看得很远,辽东不过是一个台阶罢了。我相信,只要把人放了,辽东杨崇肯定不要,并且杨崇军队作战放弃式与原来完全不同,这些人就是放回去也当不了兵。”
这是乙支文德给自家人圆面子,这些俘虏在苦寒之地劳碌多年,身体早就垮了,只是求生的欲望支撑着他们。高元咬咬牙问:“能不能让大隋再给一点补偿?”
乙支文德笑了起来:“大王,你想要什么样的补偿?”
婴阳王高元毫不犹豫地说:“我要玻璃和香皂的配方。”
站在一侧的高句丽东部大人c大对卢渊太祚眼里闪过一丝凶光,婴阳王高元对外想着捞好处c不顾大局,对内则时时刻刻想着削弱渊氏这些世家的实力,把分配出来的军政大权拿回去。高句丽虽然以向隋遣使乞降和送还叛臣斛斯政,获取了隋炀帝的谅解,但婴阳王高元仍不肯遵从隋炀帝入朝召见,就是为了一己生死置国家于不顾。
这也是导致杨崇在两三年内统一中原后,就开始对辽东下手,好不容易眼下有了这个机会,国力困弊的高句丽能有机会解决外忧,腾出精力稳定国内矛盾,恢复经济生产,高元还在异想天开。谁不知道玻璃和香皂的配方是杨崇的立身之本,就是杨崇身边的亲戚好友,都是不得擅入的禁地,高建武有这个想法,那就是在告诉杨崇我不同意,还是挑衅式的表态,战争就变成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乙支文德断然说:“大王,你要是抱这个想法,不如我们直接备战。我们只要开口,杨崇一定不会回绝,会拖延到开春出兵,打完仗再说。其实我们要那里,除了是粮仓,也是为辽东千里长城的建设争取时间,按照末将的看法,可以先答应下来;最起码能保证明年的粮食收成。”
辽东千里长城,就是在高句丽几次正面战场惨败后,婴阳王高元担心大隋统一之后,再次来攻打高句丽,而让乙支文德负责督建的;长城东北自扶余城起,西南至海,不仅仅是原有的山城连接,而且是加强纵深的复合式防线。这样的长城不是一日可以建起,而是需要时间,多年的时间。
再说现在高句丽缺粮,杨崇用了一年的收成换取了对东北的优势,高句丽是得到实惠的,如果达不成协议,大隋从三面派出骑兵来毁庄稼,那辽水北面的地盘在不在手上,又有什么差别。一提到粮食,人群中都发出不同的感叹声,不少官员都跟着表态,日子苦一点没问题,可是没有吃的,军队怎么办?
高元这几年能明显感受到群臣对自己的淡漠,要不是三次击退隋军,自己在百姓中有着崇高的威望,这些人恐怕已经把自己赶下台去。杨崇的事迹高元听了很多,最感同身受的就是士族门阀对自己的钳制,王与马共天下,中原如此,高句丽也是如此;高元在心中喟叹一声,表面上还是笑容满面,颔首说:“那就按大将军说的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