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极为舒适,清爽又不闷脚,但是当它们没了鞋子的遮挡露在空气中……哪怕朝堂燃有炭炉,但是在一个穿风的大空间内,炭炉的保暖效果并不好。

    地暖的出现拯救了大臣们。

    就冲着这一个地暖,汉室的臣子就要领曹孟德的情,但是也有耿直的臣子在计算如此地暖所耗如何,最后得到消息,这地暖本质上只是个寻常建筑而已,它的热量来源就是灶台,最后大家才消停下来。

    至于灶台要烧一个晚上的柴火消耗,这个他们倒是不算的,作为小皇帝这点子特权还是被允许,而且说到底小皇帝也是为了造福诸位大臣。

    嘿呀还别说,这地上还怪暖和的,而且还没炭炉有味道……再一打听这个技术在兖州、豫州已经基本普及开了,让大家忍不住在心里面喷一下奢侈的曹孟德不厚道,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事他们也不占理,总不能逼着人把技术提供出来吧。

    然而,没用多久他们就开始夸奖贴心的曹孟德了,小皇帝迁都的当年天刚转冷时,就有一支从东面来的队伍说来帮大家盘坑了。

    汉室臣子们激情代言,使得这一技术很快在洛阳城内辐射开来。

    要完成如此大规模的铺开,工匠们自然得在洛阳当地招收帮手,技术也是藏不住的,但是造火坑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材料就是需要耐火砖,目前耐火砖……只有兖州才出产。

    也不是没有人试过使用普通的青砖或是红砖,偶尔也有因为工艺巧妙或是不敢将灶温抬得过高,也能安全过关的,但是大部分还是会遇到砖块破裂使得一整个火炕结构崩塌的情况。

    最后大家只能在劳务费之外再加上一笔工本费。

    除了火炕以外,自南方还传来了一个新生事物,正是竹炭。

    价格比之寻常木炭更为便宜,虽比之柴火要更昂贵些,但是考虑到耐烧、控温的优点,洛阳城的人民群众还是很支持的。

    自打刘协迁都回了洛阳之后,洛阳民众嘴上虽然说着说着希望小皇帝不要来,但是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禁卫军一到位,他们就陆陆续续回到了故地,洛阳城虽然造过损坏,但是也就是王城损毁较为严重,外头的城区极其大概结构还是保存的比较完整的。

    尤其是洛阳人富庶,又是几百年的古都,住在皇城的人家底都不薄,否则也经不起董卓一轮又一轮割韭菜一样的搜刮了。大家的房子基本都是砖石结构,如今稍稍修葺一下就能继续住。

    而且如今的人,很少是单个人,大部分都是以家族为单位。

    既然是家族,虽然洛阳的这一支被收了一茬叶子,但是根到底还在,只要给个水浇个肥立刻就能蹿天。

    帝王迁都就是水。

    而帝王祭天,就是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