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国术宗师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来就把拳术给否了,在坐的几个武术行家,都是满脸无奈。

    张之江就问王洪:“以你在义勇军里的见识,两军作战,国术能做什么?”

    王洪一直在迷茫这个问题,他挠着头说:“偷袭摸哨,偶尔拼剌刀。除此之外,我也不知道能干什么”。

    严乃康奇怪的问:“日本人不拼剌刀吗?”

    王洪就把自己困惑的讲了出来:“我在东北,炮没遇到,远远的就是机枪、步枪打来打去。近些距离,大肚匣子扫射最好用。等交战到最后时,才会拼剌刀。只是拼剌刀更多的象古代作战,就那几下子,还讲究配合。除了夜里摸哨,我用的是武艺,其他地方,我也想不清国术有什么用”。

    这是近现代战争最常见的情景,括号,去除国内这些垃圾军阀,再括号,去掉弹药不充足的抗战时期。

    几个人大眼瞪小眼,却怎么也想不出,国术在战场上还能多些什么用处。

    张之江只能把这个问题归纳到:增强体质,激励斗志上。

    这番话对朱国福的触动很大,他想到自己马上要下到军队里做训练,就拉着王洪询问着如何训练军队。

    饭后,张之江对王洪夫妻说,明天他打听一下情况,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就准备好一起去南京。

    第二天,张之江出面,找了些朋友,这才知道王洪与日本人的互相剌杀这事儿,没有后续了。

    日本人没有证据指向王洪,也考虑到互相剌杀的麻烦,已经不再提起此事。

    他回来,对王洪夫妻说:“只要不给日本人剌杀的机会,就没什么事了”。

    几个人就准备再住一夜就赶往南京。

    这回,唐豪也返聘了。即防止日本人事后报复,也想跟着王洪继续练刀。

    赵婧之留了封信给三叔,两人也就做好了随时走的准备。

    到下午时,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突然发来贴子,要宴请各位。

    张之江有些莫名其妙,他跟杜月笙不熟啊,但这应酬还不能不去。

    杜月笙说起来,还是中央国术馆的投资人之一。在中央国术馆成立的时候,谁也不给经费,这副馆主李景林就拿着枪,向黄金荣、杜月笙讨了几万大洋,才顺利的开了门。

    张之江仔细想了下,估计杜月笙主要宴请的是王洪。

    王洪带着义勇军的光环,身手好,以牙还牙的剌杀了日本人,风头正劲,杜月笙要是闲着没事儿,肯定会找王洪交朋友。

    晚上,几个人到了杜公馆。

    果不其然,杜月笙面面俱到的跟几个人说话,还真就想见下王洪。

    席面上,两个陪客,张之江、朱国福、唐豪、严乃康他们几个都认识。

    一个叫孙存周,一个叫郑怀贤。

    杜月笙介绍道:“这两位可都是我盟弟。天下第一手,孙禄堂,听说过吧?这位是孙公子孙存周,这位郑怀贤是孙先生的得意弟子。说起来,我也是孙先生的递贴门生”。

    王洪大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每章一句:枪不破甲,同于不扎。平日能洞墙壁,则破甲矣。这是军阵武术对于大枪实用高手的定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