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传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的看着儿子道:“你还年轻,那些书上的圣贤道理自然是没有错的,只不过世事无常,人心险恶那些圣贤道理怎么能全都说得明白。为父那拙劣得自污手段连你母亲都看得出难道皇帝陛下就看不出?只不过心照不宣罢了,我给陛下一个随时罢免我得理由,而陛下则给我暂时的信任,你看这交易多公平。这样也不至于在为父没有用的时候皇帝陛下煞费苦心想些处置我的罪名,就像曾经南城那座如日中天的将军府。可叹韩将军那般的英雄人物不会去想当他一路北上势如破竹将北蛮赶回贺兰山之后如此不世之功那位先帝陛下怎么能不胡思乱想?毕竟大周太祖皇帝便是拥兵自立才有了赵家江山。”
赵牧之骇然:“难道韩将军遇害真的与先皇陛下有关系?”
赵长风凄然笑道:“先皇陛下当然不必亲自动手,甚至不必动口,可他身边之人就不会替主子排忧么?”
顿了一顿赵长风避开这个京城之中所有人都不愿去提及也不敢去深究的问题转而道:“牧之,无论为父手段如何,但你记住,为父从没有愧对天下人,如果说有愧与谁的话,唯一对不住的就是你的母亲。唉!如今此事说不定已经摆在枢密院那个整天躲在小黑屋里的家伙的书案之上,鬼知道他会拿此事做什么文章。”
赵牧之听到父亲提到那个自己颇为敬重的年轻大人,直言道:“父亲,或许那位大人并不像您所说的那样钟情于摇唇鼓舌搬弄是非,那座神秘的院子也不是父亲所想的那般暗无天日。”
赵长风听儿子这样说话,当然知道他平日里听多了关于那个小子的市井传说,不悦道:“那个小崽子哪里会安什么好心,总之你以后离那座院子和那个小畜生远一些。”
赵牧之心中虽然对父亲所说颇有微词、心中极不情愿,但仍是点头道:“是,孩儿记得了。”
赵长风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又想起那个虽然同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官多年却只见过数面的骨子里透着满满邪气的年轻人,眼睛一眯狠狠道:“姓姬的,若是你真的敢把手伸到我儿子身上别怪我心狠手辣了,别人怕你,可赵某还不至于怕你个毛头小子!”
同样是京城之中,只不过与明亮宽敞的尚书府不同的是,这只是一处狭小民宅的暗室之中,那被尚书大人年年不忘的年轻人面前的书案之上也摆了两封书信。
姬姓年轻人面带微笑,只不过着笑容落在京城中那些达官显贵眼中却让人感到隐隐不安。
案几上并排铺开两封通过绝密通道送到他的面前,一封是院中他只有一人知晓的密探所传回来的前几日在莱西城所发生事情的详细经过,以及当地一位寒门书生在那天夜间的言谈,详细到语气停顿表情变化都记录在册。而另一封让他露出少有笑容的书信乃是出自那个少年之手,信中不过是写了些生活琐事以及那座山上的人、事、趣闻还有少年心中隐隐对一位少女的倾慕,字里行间流露出写信少年对他的思念和依赖。
姬姓年轻人将那封出自那个当年被自己从死人堆里抱出来一手养大,总喜欢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少年所寄的家书小心收好,塞进袖中微笑自语道:“这个小东西还算有点良心知道寄信回来。”然后又隔空瞥了一眼尚书府的方向不屑道:“这赵长风也太小家子气了,你家那档子烂事我可懒得去管。”
眼下莱西城之事算是已经有了定论,大致的因果也已经了结清楚,那狐仙白丽娘、京城吏部赵尚书、昆嵛山下山游历的云飞二人一干人等都选择默认此等结局。当然赵长风如果心有余愤那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他有胆子找上昆嵛山报仇自寻死路那谁也不会拦着。
姬姓年轻人站立窗前,夜风尚冷穿着单薄的他却不为所动。那小东西已经可以下山了,自己这些年在京城之中明面上、暗地里也做足了准备,既然万事俱备,那么当年那些参与那场公案的台前的幕后的凶手们,你们准备好自己的脖子了吗?
他凭窗而立,眺望南方。这些年时常回忆起自己那不可称为少年的少年时光。府中大人们的穿梭忙碌,父亲的殷切期望、那对神仙一般的夫妇赞许的目光。腿脚不便整日坐在堂前晒太阳的老夫人慈祥的笑容,偶尔出府所见外人对这座将军府的敬仰,每每想起历历在目。可是这一切的美好却在那场突如其来的杀戮和大火中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自己这个凶手推算不出来的“异人”和那个被自己偷偷救出来的孩童。虽然他一直将自己看作是这个并非是自己熟知的历史长河中的过路人,但那些和自己朝夕相处生活了十几年的人们的仇恨总有人要去报的,很多人不敢,很多人不能,而那个最有资格的人如今还只是个少年的家伙则需要自己的帮衬。唉!真是个操心的命啊!
最后他提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看着十分别扭的字:“吏部尚书赵长风、莱西城寒门学子于慎行二人可为辅国之臣。”写完之后仔细端详几眼对自己写字水平颇为满意,将笔随意丢进笔海之中。轻轻叹了口气的年轻人拍拍手,一个幽灵般的身影出现在房中垂手而立。年轻人将写了字的纸胡乱折了几折递给人影道:“明早送去御书房。”那身影接过纸条小心翼翼退出房中。
只剩独自一人呆坐在暗室中的年轻人忽然孩子般在房中来回跳着格子,自言自语地唱着这个世界中无人听过的儿时童谣:“小小子儿坐门墩,小小子儿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
(本章完)
的看着儿子道:“你还年轻,那些书上的圣贤道理自然是没有错的,只不过世事无常,人心险恶那些圣贤道理怎么能全都说得明白。为父那拙劣得自污手段连你母亲都看得出难道皇帝陛下就看不出?只不过心照不宣罢了,我给陛下一个随时罢免我得理由,而陛下则给我暂时的信任,你看这交易多公平。这样也不至于在为父没有用的时候皇帝陛下煞费苦心想些处置我的罪名,就像曾经南城那座如日中天的将军府。可叹韩将军那般的英雄人物不会去想当他一路北上势如破竹将北蛮赶回贺兰山之后如此不世之功那位先帝陛下怎么能不胡思乱想?毕竟大周太祖皇帝便是拥兵自立才有了赵家江山。”
赵牧之骇然:“难道韩将军遇害真的与先皇陛下有关系?”
赵长风凄然笑道:“先皇陛下当然不必亲自动手,甚至不必动口,可他身边之人就不会替主子排忧么?”
顿了一顿赵长风避开这个京城之中所有人都不愿去提及也不敢去深究的问题转而道:“牧之,无论为父手段如何,但你记住,为父从没有愧对天下人,如果说有愧与谁的话,唯一对不住的就是你的母亲。唉!如今此事说不定已经摆在枢密院那个整天躲在小黑屋里的家伙的书案之上,鬼知道他会拿此事做什么文章。”
赵牧之听到父亲提到那个自己颇为敬重的年轻大人,直言道:“父亲,或许那位大人并不像您所说的那样钟情于摇唇鼓舌搬弄是非,那座神秘的院子也不是父亲所想的那般暗无天日。”
赵长风听儿子这样说话,当然知道他平日里听多了关于那个小子的市井传说,不悦道:“那个小崽子哪里会安什么好心,总之你以后离那座院子和那个小畜生远一些。”
赵牧之心中虽然对父亲所说颇有微词、心中极不情愿,但仍是点头道:“是,孩儿记得了。”
赵长风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又想起那个虽然同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官多年却只见过数面的骨子里透着满满邪气的年轻人,眼睛一眯狠狠道:“姓姬的,若是你真的敢把手伸到我儿子身上别怪我心狠手辣了,别人怕你,可赵某还不至于怕你个毛头小子!”
同样是京城之中,只不过与明亮宽敞的尚书府不同的是,这只是一处狭小民宅的暗室之中,那被尚书大人年年不忘的年轻人面前的书案之上也摆了两封书信。
姬姓年轻人面带微笑,只不过着笑容落在京城中那些达官显贵眼中却让人感到隐隐不安。
案几上并排铺开两封通过绝密通道送到他的面前,一封是院中他只有一人知晓的密探所传回来的前几日在莱西城所发生事情的详细经过,以及当地一位寒门书生在那天夜间的言谈,详细到语气停顿表情变化都记录在册。而另一封让他露出少有笑容的书信乃是出自那个少年之手,信中不过是写了些生活琐事以及那座山上的人、事、趣闻还有少年心中隐隐对一位少女的倾慕,字里行间流露出写信少年对他的思念和依赖。
姬姓年轻人将那封出自那个当年被自己从死人堆里抱出来一手养大,总喜欢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少年所寄的家书小心收好,塞进袖中微笑自语道:“这个小东西还算有点良心知道寄信回来。”然后又隔空瞥了一眼尚书府的方向不屑道:“这赵长风也太小家子气了,你家那档子烂事我可懒得去管。”
眼下莱西城之事算是已经有了定论,大致的因果也已经了结清楚,那狐仙白丽娘、京城吏部赵尚书、昆嵛山下山游历的云飞二人一干人等都选择默认此等结局。当然赵长风如果心有余愤那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他有胆子找上昆嵛山报仇自寻死路那谁也不会拦着。
姬姓年轻人站立窗前,夜风尚冷穿着单薄的他却不为所动。那小东西已经可以下山了,自己这些年在京城之中明面上、暗地里也做足了准备,既然万事俱备,那么当年那些参与那场公案的台前的幕后的凶手们,你们准备好自己的脖子了吗?
他凭窗而立,眺望南方。这些年时常回忆起自己那不可称为少年的少年时光。府中大人们的穿梭忙碌,父亲的殷切期望、那对神仙一般的夫妇赞许的目光。腿脚不便整日坐在堂前晒太阳的老夫人慈祥的笑容,偶尔出府所见外人对这座将军府的敬仰,每每想起历历在目。可是这一切的美好却在那场突如其来的杀戮和大火中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自己这个凶手推算不出来的“异人”和那个被自己偷偷救出来的孩童。虽然他一直将自己看作是这个并非是自己熟知的历史长河中的过路人,但那些和自己朝夕相处生活了十几年的人们的仇恨总有人要去报的,很多人不敢,很多人不能,而那个最有资格的人如今还只是个少年的家伙则需要自己的帮衬。唉!真是个操心的命啊!
最后他提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看着十分别扭的字:“吏部尚书赵长风、莱西城寒门学子于慎行二人可为辅国之臣。”写完之后仔细端详几眼对自己写字水平颇为满意,将笔随意丢进笔海之中。轻轻叹了口气的年轻人拍拍手,一个幽灵般的身影出现在房中垂手而立。年轻人将写了字的纸胡乱折了几折递给人影道:“明早送去御书房。”那身影接过纸条小心翼翼退出房中。
只剩独自一人呆坐在暗室中的年轻人忽然孩子般在房中来回跳着格子,自言自语地唱着这个世界中无人听过的儿时童谣:“小小子儿坐门墩,小小子儿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