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帝国裂变(3)(第1页/共4页)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两年, 说短也长。
中山国依托于滹沱河的内河运输航线基本成熟,在两年间在滹沱河上穿行的除了「中山号」之外, 亦是出现了别的大船,不过这些当然不是中山国所造, 而是河间国以及一些商家调运而来。
他们体量不比中山号, 但都有志一同地进行了双开门的设定。这都是为了迎合中山国港口的特殊设计, 但同时也是船主本身的需求。
货船停靠在船舶是需要支付给港口费用的, 这是一笔并不低的支出。而中山国的港口提供双面卸货的服务也就意味着卸货速度基本能快上一倍, 虽然这同样意味着要雇佣更多的劳工,但这笔费用比起港口使用费来说不值一提。
当然如果要为了迎合这一需求重新造一艘船那成本太高, 多半都是在现有船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改装罢了。
但即便如此, 效果也好得出奇。
尤其在深泽港这几年几个泊位上方均都装上了吊车以后,卸货的速度更是快到眨眼间的程度。
吊车需要付费借用, 由中山国船舶司派来的专业人员进行调度指挥。在港口干活的脚夫们都已经和他们配合熟练, 若是租借吊车, 卸货时间更能大大缩减。
而且如今正是推广期, 有特殊优惠:如果使用吊车, 货物可以免费在港口的仓库堆存三天, 三天内取走无须支付费用,这无疑也给了货主更多的运转时间。所以, 从这项服务上架后,几乎就没有船是不购买这项服务的。
滹沱河在这两年内被整治多次, 河道亦是进行了拓宽和加固, 连通沿县水道, 在保证旱季时候滹沱河仍能保证水流供应的同时,也起到疏水的作用。
而在河间国,河间王刘德则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河道修整。滹沱河本身在河间国只是占了一小块地方,很快就拐弯出去了,而在这条河道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刘德决定动用役夫将滹沱河和河间国南边的虖池河连接起来。
为此,他借用了弟弟鲁王的工匠来负责水利疏通和设计。
这个并不算庞大的工程持续了近一年。当这一条人工运河开通后,河间国自此南北货物贯通,并且在之后借用滹沱河澎湃水系帮助河间国南部区域水量较小的虖池河亦能满足同航和灌溉的双重职能。
当然,他这么一干,下游的涿郡郡守不干了。
在这个以水利灌溉为主的时代,你们两兄弟一会加大水流量,一会又分割水流,经过我们下游的人同意了吗?
而且你们这么干作为上游人是没事,考虑过我们下头人的防汛压力了没?
夏安然和刘德二人一脸懵逼。
他们二人动工前都是算好的鸭,夏安然这边负责加大流量,刘德负责削减,水利工程的匠人们都表示一消一涨之间,滹沱河水流应当稳定没有变化来着。
只是这是计算所得,到底口说无凭,面对涿郡派来的官员,两位藩王只能派人前去交涉。
中山国和河间国本身并不直接相邻,他们中间隔着涿郡的一小块地方,所以三方会谈就定在了这里。
涿郡的郡守派出了郡内最善辩之人,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两位藩王齐齐耍赖,中山国派出了由国内最高学府组成的师生团,河间国则是满满当当一整个儒、法、纵横的辩论天团。
两国为天然同盟,又都是文学大拿,没有谋面也有听过名字,彼此见面时候气氛一派和谐,纷纷相约事后大家也来交流下学问。
面对那一团散发出的学霸之光,涿郡官吏们纷纷汗如雨下。
这场事关三方的辩论会在当时和后来都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在农业国家,因为农耕用水掀起辩论和驳斥的事情太多太多,像这种和平会谈连上书中央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这却造成了另一个结果,在这次谈判散会后不久,一批儒生从河间国辞职到了中山国的学舍内任教。
夏安然还是他哥写信来骂他这个弟弟不讲道义后他才知道的,他被这帮子任性而为的臣子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被迫挖角的小国王默默地看着兄长在信的最后那几个表达期待再见的词汇,总觉得当中带着浓浓的杀气。这个可怕的朝代,就连文艺青年也是有一身好武艺的,起码揍个弟弟不在话下。
既然一定会被揍……
夏安然眯了眯眼,当下大手一挥,在中山国的大学学舍内开设了另外两个专科,一个授经史,一个授医学。
反正都要被打,干脆将人落实鸭!把人绑定利用起来再说。
中山国终于条件成熟可以开设医科学院了。
为了达到这项目的,夏安然花费了三年时间。
博物馆开设后,因其只需要付五钱的灯油费便可进入参观,在国内很是热闹了一番。但本地人很快发现这里头东西还挺枯燥的,除开门口最近的几个厅堂内放的是一些较为实用的药草和野菜,后头的全是些他们根本就不认识的植物,更有许多是来自于南方或者西方。
在这个人群活动受限颇大的时代,有些人一辈子都有可能不会踏出县乡一步,对这些东西自然完全没有兴趣。除了天生好奇心丰沛的小孩们
-->>
两年, 说短也长。
中山国依托于滹沱河的内河运输航线基本成熟,在两年间在滹沱河上穿行的除了「中山号」之外, 亦是出现了别的大船,不过这些当然不是中山国所造, 而是河间国以及一些商家调运而来。
他们体量不比中山号, 但都有志一同地进行了双开门的设定。这都是为了迎合中山国港口的特殊设计, 但同时也是船主本身的需求。
货船停靠在船舶是需要支付给港口费用的, 这是一笔并不低的支出。而中山国的港口提供双面卸货的服务也就意味着卸货速度基本能快上一倍, 虽然这同样意味着要雇佣更多的劳工,但这笔费用比起港口使用费来说不值一提。
当然如果要为了迎合这一需求重新造一艘船那成本太高, 多半都是在现有船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改装罢了。
但即便如此, 效果也好得出奇。
尤其在深泽港这几年几个泊位上方均都装上了吊车以后,卸货的速度更是快到眨眼间的程度。
吊车需要付费借用, 由中山国船舶司派来的专业人员进行调度指挥。在港口干活的脚夫们都已经和他们配合熟练, 若是租借吊车, 卸货时间更能大大缩减。
而且如今正是推广期, 有特殊优惠:如果使用吊车, 货物可以免费在港口的仓库堆存三天, 三天内取走无须支付费用,这无疑也给了货主更多的运转时间。所以, 从这项服务上架后,几乎就没有船是不购买这项服务的。
滹沱河在这两年内被整治多次, 河道亦是进行了拓宽和加固, 连通沿县水道, 在保证旱季时候滹沱河仍能保证水流供应的同时,也起到疏水的作用。
而在河间国,河间王刘德则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河道修整。滹沱河本身在河间国只是占了一小块地方,很快就拐弯出去了,而在这条河道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刘德决定动用役夫将滹沱河和河间国南边的虖池河连接起来。
为此,他借用了弟弟鲁王的工匠来负责水利疏通和设计。
这个并不算庞大的工程持续了近一年。当这一条人工运河开通后,河间国自此南北货物贯通,并且在之后借用滹沱河澎湃水系帮助河间国南部区域水量较小的虖池河亦能满足同航和灌溉的双重职能。
当然,他这么一干,下游的涿郡郡守不干了。
在这个以水利灌溉为主的时代,你们两兄弟一会加大水流量,一会又分割水流,经过我们下游的人同意了吗?
而且你们这么干作为上游人是没事,考虑过我们下头人的防汛压力了没?
夏安然和刘德二人一脸懵逼。
他们二人动工前都是算好的鸭,夏安然这边负责加大流量,刘德负责削减,水利工程的匠人们都表示一消一涨之间,滹沱河水流应当稳定没有变化来着。
只是这是计算所得,到底口说无凭,面对涿郡派来的官员,两位藩王只能派人前去交涉。
中山国和河间国本身并不直接相邻,他们中间隔着涿郡的一小块地方,所以三方会谈就定在了这里。
涿郡的郡守派出了郡内最善辩之人,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两位藩王齐齐耍赖,中山国派出了由国内最高学府组成的师生团,河间国则是满满当当一整个儒、法、纵横的辩论天团。
两国为天然同盟,又都是文学大拿,没有谋面也有听过名字,彼此见面时候气氛一派和谐,纷纷相约事后大家也来交流下学问。
面对那一团散发出的学霸之光,涿郡官吏们纷纷汗如雨下。
这场事关三方的辩论会在当时和后来都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在农业国家,因为农耕用水掀起辩论和驳斥的事情太多太多,像这种和平会谈连上书中央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这却造成了另一个结果,在这次谈判散会后不久,一批儒生从河间国辞职到了中山国的学舍内任教。
夏安然还是他哥写信来骂他这个弟弟不讲道义后他才知道的,他被这帮子任性而为的臣子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被迫挖角的小国王默默地看着兄长在信的最后那几个表达期待再见的词汇,总觉得当中带着浓浓的杀气。这个可怕的朝代,就连文艺青年也是有一身好武艺的,起码揍个弟弟不在话下。
既然一定会被揍……
夏安然眯了眯眼,当下大手一挥,在中山国的大学学舍内开设了另外两个专科,一个授经史,一个授医学。
反正都要被打,干脆将人落实鸭!把人绑定利用起来再说。
中山国终于条件成熟可以开设医科学院了。
为了达到这项目的,夏安然花费了三年时间。
博物馆开设后,因其只需要付五钱的灯油费便可进入参观,在国内很是热闹了一番。但本地人很快发现这里头东西还挺枯燥的,除开门口最近的几个厅堂内放的是一些较为实用的药草和野菜,后头的全是些他们根本就不认识的植物,更有许多是来自于南方或者西方。
在这个人群活动受限颇大的时代,有些人一辈子都有可能不会踏出县乡一步,对这些东西自然完全没有兴趣。除了天生好奇心丰沛的小孩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