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的小皇后2(第2页/共2页)
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 待周念夏醒来,已经是半上午日头都升老高了,见家里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很是欣慰,她愿意付出可也不希望被当冤大头,亲姐弟之间有来有往也是必要的。
吃过饭,周念夏收拾好饭碗,就带着二弟去地里了,这个家到底还是身为男儿的二弟当家作主,再加上马上要要到来的逃荒,这个二弟需要尽快成长起来,毕竟女子在这时代还是不方便出头。
一路出来,周念夏与一路遇见的邻居长辈们一一打过招呼。
这村子叫大柳村其实也只是因为村头的那棵大柳树,但实际村子里主要也就三大姓,周姓、王姓和张姓,多年下来互有婚嫁,三家之间也一向共进退。
比如周念夏,母亲是王家的女儿,奶奶就是张家的,也是如此姐弟四人才能在父母过世后保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没被觊觎不说还颇受照拂,也算幸运的了。若是没有宗族的人家,一家幼小被逼死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这也得族人有良心,也多亏了家中还有两个弟弟,在有男丁就有希望的古代,这才是有族人给他们撑腰和帮助的根本。
要是一家子女孩,不用外人动手,怕是宗族里的人就会第一时间把周家的土地收回去,最多给姐妹几人一点饭别饿死,理由嘛,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周家的土地哪里能给外人。
所以说,宗族有好有坏,不过对于现在的周念夏自然是好处大于坏处的,现在想那么多也没用。
来到地里,周念夏便带着二弟开始了今日份的劳作。
现在正是八月头,秋收还没有正式开始,活也不是太多,周念夏他们最近的任务就是地里一亩地黄豆的收获。
在古代,大米出产少、是精细粮,并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就如周念夏她们家,虽然地里主要种植稻谷,但那都是留着卖出去换钱的,平常自家吃的也大多是些粗粮,如红薯、玉米这些罢了。
今年的大米,周念夏打算全留下。倒不是为了吃,吃都吃不饱了谁还顾得上口腹之欲,而是大米价值高且占地少,一斤米能换好几斤的粗粮,他们家就几口小人儿,带太多东西是走不了的,还不如捡着值钱的带。路上大米总还能找着人换不是。黄豆今年的收成倒是没怎么受干旱影响,周念夏也准备全留下,这可是补充蛋白质的最佳途径。
一边想着后面的打算,周念夏手上的活计也没有停,人小干的慢,他们可得抓紧了。
不同于后世的机械化收割,收拔禾、脱粒、收获自动化操作,这时候是真正的纯手工收割。周念夏和周二弟人手一个大镰刀,从禾苗底部将禾苗一丛丛割下,甩到一边的空地,动作快速麻利,这还是最简单的收割,后面割下来的禾苗还要运到打谷场上晒干,再人工脱粒,每一个步骤都不容易,怪不得古人都说汗滴禾下土了。
周念夏现在就觉得这句话很形象,她一直以来没怎么吃过苦头,这可是第一遭。
其实叫周念夏想,还是提前离开这片灾荒地区比较好,可他们人单力薄,加上古代户籍管理严格,并不允许治下百姓随意流窜,这提前避难的想法是想都不要想了。至于找权贵大户庇佑,周念夏怀疑这整个县城都没有一个大户人家,有权势的谁想不开到这穷乡僻壤当官。
也是没办法,周念夏才只能老老实实干活,不为自己也为这一家小萝卜头不是。
好在辛苦都是值得的,姐弟俩足足忙活了好几天,这黄豆才总算全收上来了,粮食入库,周念夏心才安定下来。
手上有粮心中不慌,周念夏打算趁这段时间给姐弟几个好好补补身子,不然后面不定能撑下去。
就这样,周念夏过上了晚上偷偷去地里放水,白日里地间劳作的日子。只是周念夏预想的降雨始终没能实现,一直也就浇浇自己的天天里。辛苦是辛苦,可看着几个孩子的样子也略有点安慰。
很快就到了秋收的日子,不同于那一亩的黄豆,周家足足有三亩水田,往年原主都是请人来帮忙的,今年周念夏也没打算全自己干。他们家直系的长辈可不少,请个人过来帮忙,包一天三餐饭也就行了。这些人家也乐意帮个忙,只不过要等到自己家的收完了才会轮到周念夏家。
知道今年肯定是不会有雨的周念夏也不着急,每日里自己下田能收多少先收多少。
倒也没叫周念夏等太久,今年的收成不好,动作也快,没几天就有几个叔伯来到她家帮忙,周念夏也没矫情,自己连田也不下了,每日里之准备好帮忙人家的饭食,肉没有,可饭菜管饱,也让这些叔伯满意了。
到最后,粮食全部收上来,周念夏估摸着听旁人的议论,估摸自家的产量也就一亩比旁人家多个三十斤左右,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周念夏都不知道,该庆幸别人看不出来异样,还是该哀叹一番努力作用不大。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终于想好了这个故事叫什么,但是我们女主和这个故事依旧没有多大关系。
> 待周念夏醒来,已经是半上午日头都升老高了,见家里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很是欣慰,她愿意付出可也不希望被当冤大头,亲姐弟之间有来有往也是必要的。
吃过饭,周念夏收拾好饭碗,就带着二弟去地里了,这个家到底还是身为男儿的二弟当家作主,再加上马上要要到来的逃荒,这个二弟需要尽快成长起来,毕竟女子在这时代还是不方便出头。
一路出来,周念夏与一路遇见的邻居长辈们一一打过招呼。
这村子叫大柳村其实也只是因为村头的那棵大柳树,但实际村子里主要也就三大姓,周姓、王姓和张姓,多年下来互有婚嫁,三家之间也一向共进退。
比如周念夏,母亲是王家的女儿,奶奶就是张家的,也是如此姐弟四人才能在父母过世后保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没被觊觎不说还颇受照拂,也算幸运的了。若是没有宗族的人家,一家幼小被逼死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这也得族人有良心,也多亏了家中还有两个弟弟,在有男丁就有希望的古代,这才是有族人给他们撑腰和帮助的根本。
要是一家子女孩,不用外人动手,怕是宗族里的人就会第一时间把周家的土地收回去,最多给姐妹几人一点饭别饿死,理由嘛,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周家的土地哪里能给外人。
所以说,宗族有好有坏,不过对于现在的周念夏自然是好处大于坏处的,现在想那么多也没用。
来到地里,周念夏便带着二弟开始了今日份的劳作。
现在正是八月头,秋收还没有正式开始,活也不是太多,周念夏他们最近的任务就是地里一亩地黄豆的收获。
在古代,大米出产少、是精细粮,并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就如周念夏她们家,虽然地里主要种植稻谷,但那都是留着卖出去换钱的,平常自家吃的也大多是些粗粮,如红薯、玉米这些罢了。
今年的大米,周念夏打算全留下。倒不是为了吃,吃都吃不饱了谁还顾得上口腹之欲,而是大米价值高且占地少,一斤米能换好几斤的粗粮,他们家就几口小人儿,带太多东西是走不了的,还不如捡着值钱的带。路上大米总还能找着人换不是。黄豆今年的收成倒是没怎么受干旱影响,周念夏也准备全留下,这可是补充蛋白质的最佳途径。
一边想着后面的打算,周念夏手上的活计也没有停,人小干的慢,他们可得抓紧了。
不同于后世的机械化收割,收拔禾、脱粒、收获自动化操作,这时候是真正的纯手工收割。周念夏和周二弟人手一个大镰刀,从禾苗底部将禾苗一丛丛割下,甩到一边的空地,动作快速麻利,这还是最简单的收割,后面割下来的禾苗还要运到打谷场上晒干,再人工脱粒,每一个步骤都不容易,怪不得古人都说汗滴禾下土了。
周念夏现在就觉得这句话很形象,她一直以来没怎么吃过苦头,这可是第一遭。
其实叫周念夏想,还是提前离开这片灾荒地区比较好,可他们人单力薄,加上古代户籍管理严格,并不允许治下百姓随意流窜,这提前避难的想法是想都不要想了。至于找权贵大户庇佑,周念夏怀疑这整个县城都没有一个大户人家,有权势的谁想不开到这穷乡僻壤当官。
也是没办法,周念夏才只能老老实实干活,不为自己也为这一家小萝卜头不是。
好在辛苦都是值得的,姐弟俩足足忙活了好几天,这黄豆才总算全收上来了,粮食入库,周念夏心才安定下来。
手上有粮心中不慌,周念夏打算趁这段时间给姐弟几个好好补补身子,不然后面不定能撑下去。
就这样,周念夏过上了晚上偷偷去地里放水,白日里地间劳作的日子。只是周念夏预想的降雨始终没能实现,一直也就浇浇自己的天天里。辛苦是辛苦,可看着几个孩子的样子也略有点安慰。
很快就到了秋收的日子,不同于那一亩的黄豆,周家足足有三亩水田,往年原主都是请人来帮忙的,今年周念夏也没打算全自己干。他们家直系的长辈可不少,请个人过来帮忙,包一天三餐饭也就行了。这些人家也乐意帮个忙,只不过要等到自己家的收完了才会轮到周念夏家。
知道今年肯定是不会有雨的周念夏也不着急,每日里自己下田能收多少先收多少。
倒也没叫周念夏等太久,今年的收成不好,动作也快,没几天就有几个叔伯来到她家帮忙,周念夏也没矫情,自己连田也不下了,每日里之准备好帮忙人家的饭食,肉没有,可饭菜管饱,也让这些叔伯满意了。
到最后,粮食全部收上来,周念夏估摸着听旁人的议论,估摸自家的产量也就一亩比旁人家多个三十斤左右,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周念夏都不知道,该庆幸别人看不出来异样,还是该哀叹一番努力作用不大。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终于想好了这个故事叫什么,但是我们女主和这个故事依旧没有多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