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了上帝视角追书网更新最快,(请牢记追书网网址:https://www.zhuishu5.com)
李跛子,原名安家,生于1978年7月29日,长在一个小山村——李家村里,虽是家中男孩,却由于生来残疾,从小就不受家中父母喜欢,没读过书。
但李跛子想得开,父母纵然不喜欢他,对他却也没什么亏欠,毕竟生了他,也养了他不是!
在他十五六岁时,在坡上放牛,见到有人拿剪刀剪头发就能吃饭或者拿到钱,李跛子就心动了,他拿着自己家的剪刀,也尝试着剪头发,没有师父,就自己摸索着。
三年后,他游走附近村上,就凭一把剪刀,给人剪头发。
那时候的人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人也纯朴善良,他的生意很好,走到哪里,就有人供他吃住。
他们村上的媒婆见他能够挣钱养家,便有心为他说亲。
然而他看上的,都看不上他。
李跛子不想将就,他甚至觉得自己一个人过也很好。可他父母不愿意,非要他挑一个。李跛子无奈娶了一个妻子,安了另一个家。
但那个家,让他不自在极了。
那之后,他越走越远,只偶尔回来将养家的钱交给他名义上的妻子。
他妻子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人,嘴碎,嫁人时也并不满意他,就四处说他的流言,又一边拿着他的钱养好自己,在他回家后也一个劲儿的数落他赚太少。
后来,李跛子终于在那个家待不下去了,一年到头也不回家一次,倒坐实了他妻子传开的谣言——他外面有人,不安分,也不给钱养家。
他的父母因为有这样的儿子为耻,宣告再也不认他这个儿子。
后来李跛子连这个村子都很少来了,他游走在外,见有人家处便吆喝道:“剪头发啰,剪头发啰。”
有时候,他在某些村子里来得勤快些,就经常称哥,称嫂子的叫唤,导致十里八乡的人都养成习惯等他来剪头发。
随着物质生活的进步,李跛子的工具更多了,他在有钱时也拜过师傅,只是那时候的师傅对徒儿也没那么尽心,毕竟给钱就能教,教了基本用法手法就够了,余下的就说多练练。
十几年的理发手艺,多练练,依然被淘汰。
李跛子不是没吃过苦的人,他有时走在外面没有人家,或是人家不肯收留时,也睡过桥洞,蜷缩在地上,但当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时,他却越来越苦。
“年纪大了啊”——他经常感慨。
一生大半都在游走,到老了无家可归了。
一生大半都在帮人理发,到老了被人嫌弃手艺差。
一个阴沉沉的天,近午时饭点,李跛子又走到半山村口了。半山村临近李家村,他与这村子里的人最是熟悉,有些人还与他沾亲呢,他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好好休息了。
可事实上,却没有人肯招呼他,也没有人肯再让他理发。
至于原因,其一便是一次他积极地为死人理发,收了两百,村里人觉得他不地道。其二便是真的嫌弃他手艺了,这些村人有儿女给钱,也有贫困补助,虽然依旧勤俭节约,可到底不同了。
李跛子走啊走,像他这样的孤寡老人,也只能这样了,没有其他办法,他无从安家。
只是有时候他到底会想起过去。
“剪头发啰,剪头发啰”
“哎呦,是李跛子唢,天都快黑了,你还要走哪去啊?不如就在我家歇息吧”
“哥,谢了,那我就留了?”
“来嘛来嘛,回家吃面,叫你嫂子给你煮个鸡蛋。”
熟悉的吆喝声响起,是一位壮汉的热情招待,而在很多年之后,却都是被流言覆盖。
“你们说说那个李跛子,一辈子忙碌到头哎,连个家都没有”
“那可不是,要我说,当年他就该老老实实在家,生个儿子,现在肯定过得舒服”
“当初他理发坑别人钱,还坑上瘾了,你们不晓得,我哥哥去了的时候,他还特别高兴,又想来骗我们钱”
“哎呦,心都黑透了,你家大哥不是做化疗都没得头发吗?”
“那可不是,我就把他轰走了!”
……
又过几年,人们再没听到过那游走在村里的吆喝声了,或死或生,也无人在意。
李跛子,原名安家,生于1978年7月29日,长在一个小山村——李家村里,虽是家中男孩,却由于生来残疾,从小就不受家中父母喜欢,没读过书。
但李跛子想得开,父母纵然不喜欢他,对他却也没什么亏欠,毕竟生了他,也养了他不是!
在他十五六岁时,在坡上放牛,见到有人拿剪刀剪头发就能吃饭或者拿到钱,李跛子就心动了,他拿着自己家的剪刀,也尝试着剪头发,没有师父,就自己摸索着。
三年后,他游走附近村上,就凭一把剪刀,给人剪头发。
那时候的人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人也纯朴善良,他的生意很好,走到哪里,就有人供他吃住。
他们村上的媒婆见他能够挣钱养家,便有心为他说亲。
然而他看上的,都看不上他。
李跛子不想将就,他甚至觉得自己一个人过也很好。可他父母不愿意,非要他挑一个。李跛子无奈娶了一个妻子,安了另一个家。
但那个家,让他不自在极了。
那之后,他越走越远,只偶尔回来将养家的钱交给他名义上的妻子。
他妻子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人,嘴碎,嫁人时也并不满意他,就四处说他的流言,又一边拿着他的钱养好自己,在他回家后也一个劲儿的数落他赚太少。
后来,李跛子终于在那个家待不下去了,一年到头也不回家一次,倒坐实了他妻子传开的谣言——他外面有人,不安分,也不给钱养家。
他的父母因为有这样的儿子为耻,宣告再也不认他这个儿子。
后来李跛子连这个村子都很少来了,他游走在外,见有人家处便吆喝道:“剪头发啰,剪头发啰。”
有时候,他在某些村子里来得勤快些,就经常称哥,称嫂子的叫唤,导致十里八乡的人都养成习惯等他来剪头发。
随着物质生活的进步,李跛子的工具更多了,他在有钱时也拜过师傅,只是那时候的师傅对徒儿也没那么尽心,毕竟给钱就能教,教了基本用法手法就够了,余下的就说多练练。
十几年的理发手艺,多练练,依然被淘汰。
李跛子不是没吃过苦的人,他有时走在外面没有人家,或是人家不肯收留时,也睡过桥洞,蜷缩在地上,但当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时,他却越来越苦。
“年纪大了啊”——他经常感慨。
一生大半都在游走,到老了无家可归了。
一生大半都在帮人理发,到老了被人嫌弃手艺差。
一个阴沉沉的天,近午时饭点,李跛子又走到半山村口了。半山村临近李家村,他与这村子里的人最是熟悉,有些人还与他沾亲呢,他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好好休息了。
可事实上,却没有人肯招呼他,也没有人肯再让他理发。
至于原因,其一便是一次他积极地为死人理发,收了两百,村里人觉得他不地道。其二便是真的嫌弃他手艺了,这些村人有儿女给钱,也有贫困补助,虽然依旧勤俭节约,可到底不同了。
李跛子走啊走,像他这样的孤寡老人,也只能这样了,没有其他办法,他无从安家。
只是有时候他到底会想起过去。
“剪头发啰,剪头发啰”
“哎呦,是李跛子唢,天都快黑了,你还要走哪去啊?不如就在我家歇息吧”
“哥,谢了,那我就留了?”
“来嘛来嘛,回家吃面,叫你嫂子给你煮个鸡蛋。”
熟悉的吆喝声响起,是一位壮汉的热情招待,而在很多年之后,却都是被流言覆盖。
“你们说说那个李跛子,一辈子忙碌到头哎,连个家都没有”
“那可不是,要我说,当年他就该老老实实在家,生个儿子,现在肯定过得舒服”
“当初他理发坑别人钱,还坑上瘾了,你们不晓得,我哥哥去了的时候,他还特别高兴,又想来骗我们钱”
“哎呦,心都黑透了,你家大哥不是做化疗都没得头发吗?”
“那可不是,我就把他轰走了!”
……
又过几年,人们再没听到过那游走在村里的吆喝声了,或死或生,也无人在意。